數學學科子模式“五步教學法”實施方案
矯正:學生展示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板眼習題中的錯誤,鼓勵學生用紅色粉筆更正,寫出正確的答案(不要擦去原來學生寫的)。如果學生更正錯了,鼓勵其他學生繼續更正。教師輕易不要表態,不能讓更正變成教師唱“獨角戲”。
學生全部展示完畢,教師要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研究的過程、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結論等。
此環節一般控制在10分鐘左右。
(五)達標訓練,拓展延伸。
達標訓練不是簡單地做題,而是根據學生有效學習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供學生在課堂上檢測學習效果,突出“學案”的檢測反饋功能。
達標訓練設計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
(1) 基礎知識練習,關注本節課的知識點。
(2) 變式訓練,形成基本的知識與技能。
(3) 聯系生活實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能力。
操作建議:
此環節由教師精心設計一定數量的習題,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設計應緊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能力培養目標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對所學內容進行及時鞏固,習題的設計要注意基礎性、針對性、層次性,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再三對難點和易錯點進行強化。練習題最好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讓學生通過練習既能消化、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正,做出正確評價。也可以適當設計相關的拓展內容讓學生獨立探究,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拓展應用。
此環節在15分鐘左右。
以上是課堂教學的五個基本環節,在應用時,不要生搬硬套。必須靈活運用,根據學習內容可以選擇課上預習也可以選擇課前預習。教師在各個教學環節之間,自己或讓學生注意運用恰當的過渡語,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以保證一節課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流暢性。
六、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與制度保障
樹立生本理念。讓每個教師通過學習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課程標準》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切實樹立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的生命狀態。不僅要關注學生學了什么,更要關注學生是怎么學的,還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綜合發展。
簡言之,就是關注學生的學,創造一切條件與機會讓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因為,課程改革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課堂教學應該始終貫穿和體現這一基本理念。關注學生,就要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就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從人格上建立和學生平等的關系。關注學生的學就是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能力提高層次;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否安全和健康,民主和科學,學習的結果是否達到了課標的要求;關注學生的學就要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投入狀況,態度是否正確,價值觀是否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