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科子模式“五步教學法”實施方案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核心理念,我校于xx年9月在礦區教育局統一安排下,實施了課堂教學改革。結合我校實際,我校前去xx縣實驗小學參觀學習,提出了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即“先學后導 自主互助”,為我們的課改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五步教學法”教學子模式提出的背景
我校實施“先學后導、自主互助”的模式已經有兩個學年了。我校教師經過課堂教學,結合學校學科實際,對于這種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已經有了感性的認識,特別是數學學科,對模式的應用有了自己的思考。為了進一步提煉模式中的精華,為學科教學提供理論指導與支撐,現結合數學學科特點,提出“五步教學法”子模式。
二、“五步教學法”子模式的內涵
“五步教學法”就是在大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把整節課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有自己的任務和操作方法。
第一步:情境導入。
第二步:出示目標。
第三步:探究交流。
第四步:展示提升。
第五步:拓展延伸。
三、模式的實施目標:
1、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破除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立以學生者為中心、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學習和教師有效指導相結合的教學過程。
2、實現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
注重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處理好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實現接受性學習與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并用。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3、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著眼于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使他們具有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創造性人格和創造行思維、合作精神和社會交往的能力,具有豐富的知識、健康的情感、獨特的個性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未來社會中自尊、自信、自強,敢于迎接社會的挑戰。
4、打造培養一支科研型教師隊伍。
培養一支具有現代教育觀念、掌握先進教學的基本方法、具備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師,在于學生的交往中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與學生同提高共發展。
5、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以學案為抓手,編寫要遵循基礎性、過程性、科學性的原則,課堂上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等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成為積極參與、富有個性、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計算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教學活動經驗,最終實現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
6、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改變一張試卷評定學生成績的現狀,實現教師、學生、家長多元的評價體系,評價時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關注學習過程及數學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
四、“五步教學法”子模式的理論基礎
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模式的確立,都必須依據正確的理論做先導。
1、《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改變數學課程內容的結構與呈現方式。面向全體學生的數學教育應當是學生未來需要的,是具有現實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戰性的。數學的內容應當是來源于學生的生活,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應當擯棄那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課程內容應當成為學生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的生動的素材。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應當更多的采取情境化、問題式的方式。
2、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過程不僅是學習者獲得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學習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養過程,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潛在能力;內容有意義且符合學生學習實際才會產生學習;學習者自我發起并主動積極地參與的學習是最有效、最深刻的;從做中學,鼓勵學生自由探索!
3、建構主義理論
“讓學生成為有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用探索法、發現法建構知識的意義;在建構意義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搜集并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聯系”與“思考”是意義建構的關鍵。
4、多元智能理論
“1983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和劣勢智力。教育應該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其核心是每個兒童都是潛在的天才兒童,要相信每一個兒童只要給予恰當的引導都可能成功。因此,多元智能理論倡導積極平等的學生觀,強調個性化自主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