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校園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5.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設智慧校園。加強學校網站建設,大力推行電子校務。各處室定期上傳相關資料、工作信息和相關圖片;學校強化檢查力度,納入績效考核;強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及時上傳更新教師電子檔案內容,逐步完善教學資源庫,進一步豐富青年教師的網絡空間,定期進行教師專業技能(如課件制作、電子白板的使用、班級網頁制作、實驗員管理等內容)培訓,確保100%任課教師可自主開發、制作或使用課件;積極開展數字化校園創建活動,積極籌措資金,加強投入,完善硬件設施,做到班班有多媒體、教師人人有辦公電腦。不斷豐富網站內容,同時加強培訓,健全制度,強化檢查;逐步實施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提升計劃和數字化校園規劃,不斷提升網絡速度,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6.深化讀書活動,建設書香校園。加強學校圖書室、師生閱覽室建設,逐年對圖書進行補充與更新,確保生均圖書達到40冊。學校為教師人均訂閱教育教學報刊數不低于1份。圖書館、閱覽室每天向師生開放,借閱率100%。鼓勵師生使用天津市中小學數字圖書館資源。各班設有圖書角、圖書架,通過學生圖書交換或捐助等形式豐富班級圖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全面開好校本閱讀課程,保證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做好資料的積累。進一步加強“閱讀課”的管理,積極開展“中華經典”誦寫講活動,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育部推薦書目。建立和完善書香班級、讀書之星等評選制度,每年評選表彰一批讀書活動先進個人。
7.確保安全穩定,建設平安校園。牢固樹立“學校工作,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實《天津市中小學幼兒園平安校園建設標準》和《靜海縣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指導手冊》,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完善各項安全制度;利用主題班會,宣傳安全知識;每周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安全演練,制定避險預案;加強安全巡邏值班,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實行早中晚巡查和定點值班,巡查和值班記錄要詳實;進一步檢查警務室標準建設,完善標準要求;按規定配置消防器材和標志,定期檢查,設施完好率保持100%;加強對教師、班主任、保安、食堂從業人員、衛生保健教師的安全教育常識和能力的培訓,制定食堂從業人員定期體檢制度;依據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開展交通、食品、水、電、火等安全教育活動,加強學生安全管理;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巡查,加強重大節假日等的值班力度,確保敏感時期的穩定工作。
8.堅持依法治教,建設法治校園。
加強法制宣傳與教育,定期邀請xx鎮派出所、司法局、教育局法制辦等相關領導同志來我校講座,開展“法律進學校”和“法律進課堂”活動;進一步整理、完善學校的各項章程制度,定期召開班子例會、全體教師會、黨員民主生活會,廣泛征求教職工意見、建議或提案,重大事項、決定均遵守集體討論、決策,對外公開,網上公布,張貼示眾,大力推進學校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進程,積極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堅持每學期召開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大會的內容、程序都有充分準備,各處室負責人每學年向大會述職,大會審議各處室的工作計劃與總結,對重大事項要進行討論與表決;進一步規范校務公開制度,通過學校網站、校務公開欄等途徑進行校務公開,公布學校主要領導電話、信箱,接受師生及社會監督,依法落實和保障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堅持規范辦學,嚴禁違規收費;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措施,教務處、德育處、辦公室分別細化管理,對教師教學、班主任管理、學生數監控提高考核評估力度,注重學生鞏固率、合格率的提高,保證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9.增強服務能力,建設和諧校園。
學校高度關注弱勢群體,建立殘疾學生、家庭困難學生和居住證持有人隨遷子女的檔案,建立助學機制,保障他們完成規定學業;加強班、團隊會的管理、監督,提高班團隊會學生組織參與的水平。不斷加強學生自主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學校學管會以及班級學管會的檢查、監督作用;進一步完善依法處理學生違規違紀問題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做到維護學校權威,保障學生權益;公布學校訴求渠道,定期召開家長會,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評教、家長評教活動,暢通師生、家長訴求渠道,妥善化解各種矛盾;籌備建設教工之家、教工小食堂、休息室,積極開展教師社團建設和體育鍛煉活動,提升教師的生活質量,解決教職工的難題;完善董事會、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建設,定期召開家長會以及家長委員會、學校董事會,廣泛聽取董事會、家長委員會的建設性意見,堅持走“人民的教育人民辦”改革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