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CDC印發糖尿病管理模式推廣項目實施方案通知
(三)注意。
1.在檢測前,被調查者應靜止仰臥數分鐘。
2.檢查者應執筆式持探頭,并與表面皮膚成約45-60角。
3.檢查者能正確區分動脈搏動音與靜脈搏動音。
4.檢查者握持探頭必須穩定,保證充氣與放氣時信號良好,確保讀數時探頭在脈搏的中心區域,否則讀數會偏低。
5.對被調查者使用合適的血壓袖套。
6.abi測量時間應不超過10分鐘。
7.注意確診有動脈硬化的糖尿病患者abi會異常增高。
8.少部分被調查對象踝部某一血壓檢測不到時,使用能檢測到的結果進行計算。
(四)診斷標準。
有間歇性破行或靜息痛或abi<0.9診斷為周圍血管病變,根據abi進一步評價周圍血管病變。
abi值
意義
1.31以上
提示下肢動脈顯著鈣化
0.91 – 1.30
基本正常
0.71 – 0.90
輕度的下肢動脈病變
0.41 – 0.70
中度病變
0.40 以下
嚴重病變
四、腎臟病變篩查
(一)尿標本的采集。
1. 工作人員操作方法。
(1)準備工作。
①在留取尿標本前對被調查者進行留尿方法的指導并書面通知被調查者在檢查前應注意事項,如:留取尿標本前一日起停止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包括"氣功"),避免強體力勞動;受檢前24小時停服以下藥品:維生素類、磺胺類、激素類、降脂類、降(升)血糖類、利尿劑、降血壓類藥物;女性被調查者若逢月經期不宜留取尿標本。
②尿標本容器應統一規格大小(容積約20ml),有蓋、完好無損、中性、干燥、干凈。
(2)收集標本。
收取尿標本時應用肉眼仔細檢查其中有無混入其他液體(如血液)。如有混入或尿標本特別渾濁(如呈棉絮狀)應囑被調查者按上述方法當場再次留尿標本或另日留取尿標本由專人收集送檢。
標本的現場處理:原尿標本容器內保留3ml尿液,旋緊瓶蓋,避免滲漏。
2.被調查者留尿方法。
(1)留取尿標本前一日起停止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包括"氣功"),避免強體力勞動;受檢前24小時停服以下藥品:維生素類、磺胺類、激素類、降脂類、降(升)血糖類、利尿劑、降血壓類藥物。
(2)女性被調查者若逢月經期不宜留取尿標本。
(3)睡前應排空膀胱,睡前及入睡后起夜時避免大量飲用任何液體(包括水)。
(4)至次晨起床時即在家中立即留取小便于尿標本容器中,蓋緊瓶蓋(注意容器內不要受其他污染)。注意不要把非尿成分帶入尿內,女性要避免陰道分泌物或月經血混入尿標本內,男性則要避免前列腺液或精液混入尿標本內。
(5)注意留好的尿標本不可放在陽光下或溫度較高的環境中(最好放于4 c的冰箱保鮮箱中暫時保存)。
(二)診斷標準。
1.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病人若能排除其他原因(對于糖尿病病史小于6年的病人必須仔細排除其他可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引起的腎臟損害,出現持續性或間歇性蛋白尿,腎功能不全既要考慮糖尿病腎病的診斷。
2.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
(1)持續性微量蛋白尿:在1-6個月內收集3次24小時尿標本微量蛋白測定,其中2次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ug/min(相當于30-300mg/24小時)之間,或3次以上的uaer平均值在上述范圍內。
(2)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檢查尿白蛋白最簡單的方法是測定尿液中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只需單次尿標本即可檢測。如結果異常,應在3個月內重復檢測以明確診斷。
(3)acr(μg/mg)=[尿微量白蛋白(mg/l)/尿肌酐(μmol/l)]/113*106。
(4)判斷標準:次晨尿的acr 30-299 ug/mg,即相當于uae20-200 ug/min。acr在30-299.9μg/mg,糖尿病腎病Ⅲ期。acr≥300 μg/mg,糖尿病腎病Ⅳ期。(需要糖尿病適宜技術繼續教育、技術合作、生物芯片科研合作、產品購買、技術轉讓與交流、芯片投融資,請聯系:戴天巖,手機:13051069337,e-mail:,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