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CDC印發糖尿病管理模式推廣項目實施方案通知
(三)足部保護。
患者糖尿病足保護的基本原則,如每天檢查足,穿鞋以前要看看鞋內是否有異物;買鞋前選好適合自己的鞋,鞋子要寬松,讓足有一定的空間;防止燙傷,洗腳前先用手試水溫;不要赤足;定期看醫生、定期檢查;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等。
八、糖尿病患者轉診指征
(一)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5%。
(二)血糖控制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5%,無法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完成每年一次慢性并發癥檢查的。
(三)有急性并發癥,如酮癥或酮癥酸中毒,非酮癥高滲綜合癥。
(四)存在嚴重慢性并發癥,如眼病、腎病、血管病變、神經病變或足病。
(五)手術、圍手術期需要血糖調整。
(六)妊娠期糖尿病。
(七)兒童糖尿病及成人1型糖尿病。
九、糖尿病患者診治和管理
(一)糖尿病飲食指導。
(二)糖尿病知識咨詢。
(三)代謝指標檢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肝腎功能、血脂。
(四)慢性并發癥篩查:根據《xx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薦的方法。
1.糖尿病足病:10克壓力的尼龍絲檢查,128hz的音叉檢查震動覺,用針檢查兩點辨別感覺,用棉花絮檢查輕觸覺,足跟反射,踝/肱動脈血壓比值(abi)。
2.腎臟病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3.視網膜病變:視力普查、檢眼鏡檢查、免散瞳眼底拍照。
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篩查
一、視網膜病變篩查
(一)準備工作。
1.宣傳教育:應在檢查前對被檢查者做好解釋、宣傳工作,使被檢查者從心理上和生理上達到正常、平靜狀態,自覺接受檢查。
2.時間安排:調查當日,檢查人員應先于患者到達現場調查點,被檢查者早晨領表抽血后進行眼底檢查。
3.檢查環境與條件準備。
(1)檢查環境應獨立于調查現場,宜與人際隔離,有形成暗室的設置,以利眼底拍照,并要求安靜、清潔、通風良好,室溫保持20-25℃。
(2)現場要有各項設備,如國際標準對數視力表及相應配套設施,遮眼板、免散瞳眼底照相機及相應配套電腦設備,裂隙燈、眼壓計并保證完好、有效。
(二)視力檢查。
1.檢查者耐心仔細對被調查者進行各項眼科病史詢問及檢查,并做好記錄。
2.遠視力檢查:選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或對數視力表,視力表安裝為,被調查者取坐位向正前方平視時,眼和視力表1.0的符號在同一水平線上。
檢查方法:
(1)被調查者端坐于視力表正前方5米處,用遮眼板遮蓋左眼,先檢查右眼。
(2)從視力表第一行字開始識別,按照順序逐步識別第二行、第三行……但每一行的字必須全部準確識別,才移到下一行。
(3)1.0即為正常視力;如被調查者僅看到第一行字,視力為0.1;若被調查者看不到第一行字,囑其向視力表移位到4.0米處,可看到第一行字,視力為0.08;移到3.0米處,方可看到第一行字,視力為0.06;移位到2.0米處,可看到第一行字,視力為0.04;移位到1.0米處,可看到第一行字,視力為0.02。
(4)當移位到1.0米處,仍看不到第一行字時,囑被調查者坐回原位,醫生將1-2個手指置于被調查者眼前,囑其數指,如在最遠距離33.3厘米(1尺)處可準確看到1-2個手指,則視力為數指33.3厘米。
(5)如被調查者在眼前仍看不到手指,醫生將手掌置于被調查者眼前,輕輕左右擺動,被調查者在最遠距離33.3厘米處可看到手動,則視力為手動/33.3厘米。
(6)視力為數指或手動者,均需檢查光感及光定位。
3.近視力檢查。
(1)40歲以下,遠視力低于1.0,需檢查近視力。常用的近視力表有jaeger近視力表或徐廣第近視力表。
(2)檢查方法:囑被調查者距離近視力表30厘米,辨認視力表的符號。近視力表共有7行"e"字符號,第一行"e"字符號最大,依次變小,第七行"e"字最小。如僅能看到第一行字,則近視力為jr7;如能看到第七行符號,近視力為jr1。
(三)檢眼鏡檢查。
1.直接檢眼鏡。
直接檢眼鏡可直接檢查眼底,不必散大瞳孔,在暗室中進行檢查,檢查者眼睛必須靠近患者的眼睛,用右眼檢查患者的右眼,右手拿檢眼鏡,坐在或站在患者的右側,左眼則反之,醫者的另一手牽開患者的眼瞼,先將檢眼鏡置于患者眼前約20厘米,用+10d鏡片檢查患者的屈光間質是否透明,檢查屈光間質后,可開始檢查眼底各部分,轉動透鏡片的轉盤可矯正醫者和患者的屈光不正,若醫者為正視眼或已配矯正眼鏡,則看清眼底所用的屈光度表示被檢眼的屈光情況。一般先令患眼向前直視,檢查視乳頭,再沿網膜血管檢查顳上、顳下,鼻上、鼻下各象限,最后令患眼向顳側注視,檢查黃斑部。眼底病變的大小,以視乳頭盤徑表示,以透鏡的屈光度測量病變的凹凸程度,3d相當于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