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衛生工作管理實施方案
學校衛生工作是增強少年兒童健康素質的基礎工作,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保護學生的健康,
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為學生創造清潔優美的環境,努力打造和諧、文明、安全校園。為此,特制定衛
生管理實施制度如下:
1、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合理劃分環境衛生責任區,并由各班主任為責任區的負責人。
2、堅持衛生制度,做到三上墻,衛生檢查條例上墻,班內衛生小組人員名單上墻,分工責任上墻,早晨
到校,人人參與環境衛生的打掃,做到分工到人,職責明確。
3、衛生責任區,要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每月一評比,并有檢查登記和評比記載,衛生成績將納入
教師評估。
4、衛生責任區要做到地面干凈,無紙屑果皮、無垃圾臟物;責任區衛生及班級教師衛生由班級衛生監督
員進行檢查,檢查結果即使反饋、糾正。
5、教室要做到六面凈,燈具無灰塵、玻璃明亮、桌椅排列整齊,做到濕掃濕抹,防止灰塵飛揚,堅持經
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暢通;各班垃圾要及時裝入塑料()袋內,不得把垃圾散扔。
(地面:干凈、無灰塵。門窗:明亮、干凈、無灰塵。窗簾:干凈、按學校要求統一掛放。墻壁:干凈
、無灰塵)。
6、講究個人衛生,堅持杜絕吃零食、喝生水。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頭發干凈無頭虱。每日由各班的衛生
委員對本班進行個人衛生檢查。
7、教師內圖書角、衛生角、作業本要擺放有序,不得亂扔;每個窗臺擺放一盆花(花的質量要好些)。
8、要求各班建立1——2人的衛生監督員,對本班衛生清掃、保持及其他學生亂扔臟物情況進行監督。
9、學校組建衛生領導小組,對學校環境衛生進行隨時監督檢查。
10、按學校衛生管理制度執行的班級,衛生領導小組有權對各班衛生情況進行通報,因衛生環境差,給
學校造成不良影響的班級,扣除本班衛生成績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