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流程管理
2.人員的分工
人員分工必須根據宴會類型,針對迎賓、值臺、備餐、傳菜、酒水、服務桌、供酒、區域負責人等進行工作任務分配,將任務落實到每個人。宴會部主管應在宴會開始前,計算所需服務人員的總數,若有人數不足的情形,宜提早申請臨時工。為確保臨時工能隨時補缺,飯店需預先安排臨時工的來源,比如對社會人士、學校或飯店其他部門的人員進行培訓,并隨時保持聯系以備不時之需。
3.物品的準備
開宴前的物品準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臺面用品
宴會服務使用量最大的是各種餐具,宴會組織者要根據宴會菜肴的數量、宴會人數,計算出所需用餐具的種類、名稱和數量,并分類進行準備。通常需由宴會服務開出清單交給餐務部或管事部工作人員進行準備,所需餐具酒具的計算方法是:將一桌需用的餐具、酒具的數量趁乘以桌數即可。各種餐具、酒具的要一定數量備用,以便宴會中增人或者損壞時替補,一般來說,備用餐具不應低于20%。桌布和餐巾同樣需按照桌數準備,此外餐巾數量應比宴會叁于加人數多準備10%左右,以便應付宴會人數臨時增加使用。
(2)茶水、酒品飲料
宴會開始前30分鐘按照每桌的數量拿取酒品飲料。取回后,要將瓶、罐檫干凈,擺放在服務桌上,做到隨用隨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3)冷菜圍碟
大型宴會一般在開始前30分鐘擺好好冷菜。冷菜的多少應根據宴會的規模、規格來定,一般安排8個圍碟,高檔宴會外加一道花式冷盤。服務員在取冷菜時一要使用大長形托盤,決不能用手段取。
4.開宴前的檢查
開宴前的檢查,是宴會舉行前的關鍵環節,它是消除宴會隱患,將可能發生的事故降至最低,確保宴會順利、高效、優質運行的前提條件,是必不可少的。宴會的組織在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后,應該立即對餐臺進行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餐桌的檢查、衛生檢查、安全檢查和設備檢查,具體內容如下:
① 宴會廳內的擺設及形式是否宴會訂席單上的內容一致。
② 宴會通知單上的注意事項,客數、器材設備、桌布顏色等是否與宴會現場擺設相符。
③ 宴會廳外的海報及指示牌內容與宴會是否相符。
④ 宴會指示牌、宴會廳名稱、宴會場地示意圖是否正確無誤。
⑤ 接待桌的位置及所需物品是否備妥。
⑥ 會場上所需物品及使用器材是否準備齊全并維持在良好狀況下。例如,喜宴時會場上的喜字、蛋糕、香檳酒等是否準備妥當;會議時所需的器材,例如幻燈機、投影機、麥克風等是否備妥并功能完善。
⑦ 設備,如燈光、音響、冷氣、電器等,運作是否正常。
⑧ 音響、背景音樂備妥與否;應在宴會開始前半個小時將空調設備開啟。
⑨ 餐具、家具、地毯是否合乎衛生標準。
⑩ 檢查房間窗簾和服務臺是否整潔美觀。
檢查盆花是否新鮮,玻璃、銀器是否檫拭光亮。
檢查桌布和餐巾是否有破損的情況,應確保其干凈衛生。
維護服務區域與工作臺的整潔。
檢查服務人員是否隨身攜帶筆、打火機及開罐器等必備物品。
為準備好宴會,增加宴會收入,喜來登酒店集團設計了一份出色的“宴會指導檢查表”,供宴會銷售使用,包括以下內容:
① 宴會聯系人的姓名、地址、電話。
② 將要使用哪一宴會廳、坐位風格、具體服務時間。
③ 招待─開胃小吃、裝飾與音樂。
④ 赴宴人數、保證人數、主席臺位人數和保證日期。
⑤ 菜單、酒單─雞尾酒、葡萄酒、其他菜品。
⑥ 價格多少。包括稅金服務費在內的價格、服務費或小費如何處理、誰來為宴會活動付款,何時付。
⑦ 晚宴或晚宴舞會,表演者到位名單、出場順序。
⑧ 晚餐后舞會:是否清臺。
⑨ 承諾的所有項目是否能按時交付(宴會前要再次檢查)
⑩ 服務時間廚師、領班有無變動。
保證酒吧正常運轉。
主席臺位與坐位的風格與要求一致。
坐位數與擺臺人數的一致。
衣帽間打開,并有侍者服務。
花草和燭臺與預定要求一致。
室溫、特殊燈光設施。
麥克風工作效果檢查,講稿架、講詞提示器正常工作。
雪茄、香煙按預定要求準備,足夠的煙缸和火柴。
旗幟、橫幅、標志擺放到位,過道、房間設置指示牌。
攝影、攝像、錄音設備正常運作。
其他服務項目檢查到位。
確定向來賓表示歡迎的飯店高級主管。
名卡、紀念品的分發。
額外服務,包括:特殊花草、大分枝燭臺、帶燈光的放演講稿臺架─講詞提示器,會議主席使用的小木槌或賞金,雪茄香煙,演出費,攝影師,投影、放映設備與操作員,錄音機,桌面人造噴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