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農民工子女“七彩課堂”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團委對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的總體要求,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踐行我校“德育入心,成德于行”的德育教育思想,為我校農民工子女送溫暖,為建設幸福新農村貢獻力量,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我校團委關愛農民工子女“七彩課堂”實施方案。
二、活動對象
我校的農民工子女學生。
三、活動內容
根據團中央關愛行動內容,從學業輔導、親情陪護、感受城市、自護教育、愛心捐助等五項志愿服務總體要求入手,開展活動,實施方案。
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擴大農民工子女的知識面,用愛心傳遞知識,激勵農民工子女奮發圖強,努力學習。
2.啟動“七彩”體育鍛煉計劃,組織農民工子女進行體育鍛煉,開展趣味運動會,提高其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3.關注農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為農民工子女提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常態化服務。幫助他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農民工子女的安全和健康成長做一份貢獻。
4.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為農民工子女送去歡樂,送去溫暖。
5.開展愛心捐贈活動,并將募捐的物品贈給農民工子女,為他們帶去圖書、學習用具、日常生活用品等。 6.開展走訪幫扶活動,走訪農民工子女家庭,了解農民工家庭經濟等情況,了解農民工子女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并對特別貧困的家庭進行幫扶。
7.采訪當地人大代表、老黨員、老革命家和老教師,并請教他們對于黨的90年發展之路的見解以及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問題,聽取他們對新農村建設提出的建議,進一步做好關愛農民工子女工作。
8.組織參觀本市城市面貌、工業區、企業等,進一步了解經濟發展與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問題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感。
9.開展“幸福新農村”為主題的調研活動,發放調查問卷,使農民工子女體驗幸福生活,增強他們生活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10.建立農民工子女成長檔案、推行“代理家長”幫教、輔導和興趣愛好培養、開展結對幫扶等活動。
四、活動計劃
結對單位
武威第十九中學團委
負責人
李明君
對象類型
(城市隨遷/農村留守)農民工子女
服務次時
全年計劃服務(28)次,累計(60)小時
月份
周次
時間
服務內容
具體內容
1
1
周四14:30-16:30
親情陪護
“七彩夢,飛起來”慶元旦文藝表演
2
4
周四下午
愛心捐贈
捐贈圖書
3
1
周四16:30-16:30
自護教育
法律知識競賽
2
周五16:30-18:30
學業輔導
趣味英語課堂
3
4
周五16:30-18:30
親情陪伴
心語之約:我愛父母,父母愛我
4
1
2
周四16:30-18:30
學業輔導
唐詩欣賞
3
周五16:30-18:30
感受城市
采訪“五老”活動
4
周四16:30-18:30
親情陪伴
班級演講比賽
5
1
周四16:30-18:30
學業輔導
繪畫比賽
2
周五9:00-11:00
自護教育
地震逃生演練
3
周四16:30-18:30
學業輔導
團知識講座,推薦入團
4
6
1
周五9:00-11:00
自護教育
火災逃生演練
2
周四16:30-18:30
親情陪伴
親子視頻連線
3
周四16:30-18:30
學業輔導
“我是黨的好孩子”詩文朗誦
4
7
1
周四16:30-18:30
學業輔導
復習方法指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