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書方案
(1)選擇一個故事作短劇表演。[校園電視 ]
(2)各班各選兩名同學講故事。[電視廣播或下班級 ]
(3)讀書筆記展覽、評比(各班8人8篇)。
(4)日記評比。
3、論壇(網絡,自由參加,統計各班參與情況)
(1)我最喜歡的人。(喜歡誰?為什么喜歡?他的主要故事?)
4.舉行表彰會。
集體獎:最佳班級組織獎、學習型家庭、最佳演出獎
個人全獎:讀書能手、讀書積極分子、最大進步獎
個人單項:最佳讀書管理者、最佳讀書筆記10篇、最佳日記10則、最佳網評、最佳故事員、最佳演員。
艾里克:本書主人公,天性善良,觀察敏銳,樂觀進取。
卡倫:強壯、善良、疾惡如仇,俠肝義膽,正義的象征。
德洛西:班長,品學兼優,修養、學識、待人處世各方面,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
那利:天生駝背、身體虛弱、常遭人欺,但堅強、發憤。
安東尼奧:“小泥瓦匠”,擅模仿,尤愛扮“兔臉”。
波來可西:鐵匠父親嗜酒如命,動輒對他拳打腳踢,但他仍孝順有加,即使帶有傷痕到學校仍極力替父親辯護,終于獲得學校表揚并感動父親。
斯塔笛:身材矮小肥胖,反應遲鈍,平時獨來獨往、沉默寡言,在班上人緣不是很好,但他極用功讀書,憑著一股傻勁得到第二名。
克洛西:他的家境極為不幸,父親因犯案被囚,母親沿街賣菜,在同學面前他總是深感自卑,幸好一群同學的鼓勵和父親的返家,他才重拾歡顏。
父親:身教的式,影響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