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2017-2017軍訓實施方案
⑵增強海洋意識,樹立海防觀念。主要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一是堅決維護海洋國土和海洋權益。二是捍衛所屬島嶼。島嶼不僅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地處海防最前哨,軍事價值極其重要。三是珍惜領海資源。海洋是重要的資源基地,涉及國家的漁業和能源利益。我國近海漁業資源、海水養殖產量、大陸架石油儲量、天然氣儲量都十分豐富,這些資源對國家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四是大力發展海洋運輸業。海洋是交通運輸通道,涉及國家的航海和貿易,解決國內南北運輸問題,具有重要作用。五是保衛祖國神圣領海不受侵犯。
3、我國的領空
⑴我國的領空主權。領空是指一國的陸地、領海上空。任何主權國家都有權制定使用飛機和其他航空器的規定,有權禁止或根據條約原則允許外國航空器在本國飛行,有權防御和采取保衛國家領空的各種措施。我國領空是我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受我國主權管轄,除條約規定者外,外國不得侵犯。我國一向堅決維護國際法公認的規定行使領空主權,反對外國飛機非法越境。
⑵樹立新的國防觀念。防空是指對來自空中或外層空間的飛行器進行斗爭的措施和行動,包括建立各種防空體系,進行反空中偵察、反空襲作戰,實施對空隱蔽、偽裝、防護和消除空襲后果等。未來空襲作戰趨勢和反空襲作戰面臨的威脅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空襲兵器種類多、性能好、突擊手段多樣化、綜合化。二是航空兵器威力大、精度高,增大了殺傷破壞性。三是紅外線、激光夜視設備運用于戰場,使空襲兵器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一般不受氣象條件限制。四是航空兵器廣泛彩用隱身技術,使空中威脅隱蔽性和突然性增強。五是空襲兵器速度快,受空襲威脅的范圍擴大。面對新的挑戰,我國制定了高科技規劃,形成國土防空、要地防空、野戰防空、地域防空相結合,“高、中、低”和“遠、近”程相結合的全方位、大縱深、多層次的防空火力網,以保衛祖國領空,保衛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受外來侵略。
⑶加強人民防空工作。人民防空又稱國民防空、地方防空等,簡稱人防和民防。它的任務是根據現代戰爭特點,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采取防護措施,與敵人的空中襲擊作斗爭,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減少國民經濟損失,保存潛力。為加強對人防工作的領導,各級都設立了人民防空委員會。人民防空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①貫徹和監督執行國家關于人民防空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擬定人防建設規劃和有關規定;②組織實施人防工程、通信、警報的建設與管理;③組織制定城市防空襲預案;④組織、訓練防空專監隊伍;⑤訓練人防干部和技術人員,組織人防科學研究。⑥對公民進行防空教育;⑦管理人防經費物資;⑧戰時組織指揮人民群眾進行防空襲斗爭,消除空襲后果和配合城市防空、要地防空作戰,并協助有關部門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
(二)我國國防建設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政府根據國際形勢變化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通觀全局,審時度勢,及時作出了國防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把長期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指導思想,轉變到和平時期國防建設的軌道上來。
1、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適應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