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活動實施方案(通用3篇)
感恩活動實施方案 篇1
為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知恩、感恩、報恩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鞏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根據“德潤寶雞?書香陳倉”中小學德育行動計劃,市教育局擬在5月份母親節前夕開展20xx年中小學感恩周活動。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取得預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目的
弘揚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優良傳統和崇德尚禮的寶雞精神,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少年學會知恩、心懷感恩、懂得報恩,喚醒學生對親情的熱愛、對師生情的.珍愛和對同學情的珍惜,讓反哺成為習慣、美德潤澤心田,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知恩感恩、和諧友善、誠信包容的良好社會風尚,助推寶雞文明城市建設。
二、活動主題
知恩感恩,與愛同行
三、活動時間
5月5日―11日(5月份第二周)
四、活動內容
1.感恩父母養育。開展我同父母逛公園、看電影、同讀書活動,開展我為父母洗洗腳、捶捶背、做頓飯等親情體驗活動;開展我攜家人清理垃圾、清掃樓道等社區公益實踐活動;開展我給父母寫封信、說句心里話、學唱親情歌曲、親情語征集、“幸福一刻親情記憶”評選、我為母親制作節日禮物等活動,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喚醒學生對親情的渴盼與重視,與父母共同感受親情帶來的溫馨和快樂。
2.感恩師長教誨。進一步強化尊師意識,濃厚師生關系,教育學生尊重老師的辛勤勞動,開展給老師一個微笑、向老師問一聲好、 給老師寫一封感謝信、和老師談一次心、為老師做一張賀卡、給老師提一個建議、向老師表一個決心等活動,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師辛勤教誨的感激之情。
3.感恩同學相助。開展“牽手同學、共同進步”主題教育活動,引導中小學生互幫、互助、互學、互進,感恩同學相伴,珍惜同學友情,學會與人相處,在“為同學做件事”、“給班級做好事”等活動中加深了解,增進友誼,讓同學之間的純真友誼助力人生成長,成為美好記憶。
4.感恩社會關愛。開展“三愛”(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專題教育活動,引導中小學生體悟和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激發和增強“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開展“感恩社會,從身邊做起”等活動,倡導學生向環衛工人、公交司機、醫生、警察等社會公共服務行業工作者敬一次禮、說一句謝謝、送一瓶水、擦一把汗等活動,增強學生感恩社會、關愛他人的社會責任感。
五、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4月24―5月4日)
各縣區教育局、全市中小學校制定中小學感恩周活動實施方案,積極通過電視、報刊、廣播、網絡以及微博、微信、校訊通等新媒體,大力宣傳“中小學感恩周”的意義和活動內容,在校園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同時引導家長、社會在思想上認同,行動上支持,積極參與“中小學感恩周”活動。
市教育局、市文明辦等部門積極協調市級新聞媒體在市電視臺、寶雞日報、廣播電臺、新聞網、文明網刊發刊播中小學感恩周活動通知,播出專題公益廣告。在全市戶外LED電子屏、公交車車載電視、出租車LED電子屏滾動播放感恩周公益廣告(圖像、文字)、宣傳語等。中國移動、電信、聯通通過群發短信的形式,提示公眾積極參與中小學感恩周活動。
2.組織實施階段(5月5日―11日)
市、縣層層舉辦“中小學感恩周活動”啟動儀式,全市中小學校圍繞“四大主題教育”活動內容,根據高中(職中)、初中、小學三個學齡段學生身心特點、生活體驗和成長需要,積極開展貼近學生心靈、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感恩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快樂參與,不斷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同學的手足之情和社會的關愛之情,促進中小學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言、報恩于行,努力成為志存高遠、道德高尚、全面發展的合格接班人。
市級新聞媒體、戶外LED電子屏、公交車車載電視、出租車LED電子屏等持續刊播公益廣告、宣傳語等,為活動營造濃厚社會氛圍。市教育局將組織新聞媒體深入各縣區進行專項督查和采訪宣傳。
3.活動總結階段(5月12日―17日)
各縣區對“中小學感恩周”活動情況進行總結,對工作中的不足進行回顧反思、分析研判,以本次中小學感恩周活動為契機,著力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進一步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科學化、序列化、制度化。市教育局對全市中小學感恩周活動情況進行總結通報。
六、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縣區教體局和中小學校要充分認識感恩周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周密制定方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中小學生的原則,以高度的責任感組織開展好活動,確保縣不漏校、校不漏生、全員參與。
2.重在落實,務求實效。各縣區教體局、中小學校要按照既有一定聲勢、又要扎扎實實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廣泛吸引中小學生參與。要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做好督促檢查,確保中小學感恩周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要深入發動廣大家長、充分利用身邊的鮮活事例,開展形式新穎、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改善親子關系,努力形成學生自我教育、家校合力育人的德育工作良好局面。
3.培植典型,加強宣傳。各縣區教體局和市教育局直屬中小學要及時對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總結,對典型學校、典型活動案例等進行專題采編,通過多種媒介宣傳,確保活動效果。同時,要將典型活動方案、圖片、視頻等資料及時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
附件:寶雞市20xx年“中小學感恩周”活動宣傳
1.知恩感恩,與愛同行。
2.用真情溫暖人心,用感恩回報社會。歡迎您參與寶雞市中小學感恩周活動。
3.感恩的心,感謝有你。5月5日―11日,寶雞市中小學感恩周,期待您的參與。
4.讓家庭因我而幸福,校園因我更美麗,社會因我更和諧。
5.讓溫馨親情照亮美好人生。
6.讓我們一起體驗美好親情,營造幸福家庭,共建和諧寶雞。
7.常懷感動之情,常為感恩之行。
8.感恩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
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0.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11.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
12.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人有感恩之心。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14.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15.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16.登高山之巔,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記恩師意。
17.感恩之心,人皆有之;感恩之人,世皆敬之。
18.常回家看看,給父母一份溫馨。
感恩活動實施方案 篇2
獻愛心,送真情”活動。通過組織青年志愿者服務、環保衛士、關愛孤寡老人、愛心助學捐款等活動,引導學生回報社會。五是各班要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以先進幫助后進,形成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風氣。六是組織全校師生組織開展感恩征文活動,將優秀文章編輯成冊。
一、開展誠實守信教育。
一是通過誠信格言征集、誠信故事會、主題班隊會、演講比賽等形式,積極營造誠信做人、誠信做事的良好氛圍。二是通過開展誠信作業、誠信試卷、簽訂誠信承諾書等活動,引導學生踐行誠信。三是政教處、教務處要聯合出臺《營東區一中學生誠信標準》,明確誠信的內涵。四是要建立誠信獎罰機制,對誠信方面表現突出的人和事要大力表彰,對失信行為要有相應的處罰措施。
二、深入開展“三項主題教育”主題大討論活動。
政教處、各級部、班級要充分利用主題班隊會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三項活動”的重要意義、踐行方式等,提高全體學生對“三項活動”的認識,努力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三、深入開展評先樹優活動。
活動中,要不斷挖掘先進事跡,發現典型人物,通過“三項活動”優秀班級、優秀宿舍、優秀小組等先進集體的評選和“三項活動”先進個人、文明標兵、感恩標兵、誠信標兵等先進個人的評選和表彰,發揮榜樣引領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四、措施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展“三項活動”是全面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對提高學校德育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各相關處室、級部和班級要高度重視,認真領會方案精神,明確活動目標,把握好實施要求,精心組織,常抓不懈,努力提高活動水平。
(二)建立長效機制,扎實有序推進。開展“三項活動”實踐活動是提高學校德育水平的重要舉措,是一項長期工程。政教處和各級部、班級要不斷探索活動的實施途徑,制定出活動的長期、階段目標和學年活動計劃,明確措施要求,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將“三項活動”打造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特色項目。
(三)選準活動載體,拓寬活動渠道。要將“三項活動”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教務處、教科室要引導全體教師加強學科德育滲透的研究,努力發掘學科教學的德育資源,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與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要將“三項活動”與班級環境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努力營造活動氛圍;要特別將活動內容與班級行為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努力提升班級的文明程度和班級文化的精神內涵。三是要與家長學校相結合。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活動的重要意義,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四)建立考核機制,確保活動成效。政教處要出臺“三項活動”考評制度,將“三項活動”考評結果按一定比重納入到班級考評中來,進一步調動班主任和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確保活動成效。
(五)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在校園網和校報上開辟“三項活動”專欄,并發揮好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陣地的作用。同時,要不斷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利用各級報刊、網絡、電臺、電視等新聞媒體宣傳和展示“三項活動”取得的成果,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附:營東一中“三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名單
營東一中
二○一四年十二月八日
感恩活動實施方案 篇3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學生道德養成教育,促進學生素質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愛祖國、愛父母、愛老師、愛生命,構建和諧校園。我校開展“感恩我們在行動”主題教育活動。
一、活動時間:
x年10月14日11月14日
二、活動對象:
全體學生
三、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學生感恩教育,教育學生牢記黨和國家的培養之恩、不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培養學生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有熱愛、負責任、愿奉獻的良好情感,增強學生的公民道德素質。
四、活動內容:
大力開展“四個一”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
(一)是舉辦一次專題感恩演講。演講以“感受關愛,勤奮學習”為主題。
(二)是算一筆感恩帳。各班要充分發揮師生的創造性,精心策劃,利用主題班會,讓學生在老師和同學面前講出對父母、師長、親友的愛。通過算時間帳、金錢帳、感情帳,引導學生算一算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辛勤養育之恩、老師的細心教導之情、親友的無私幫助之誼。
(三)是寫一封感恩信。組織學生參加“書信寫作比賽”,比賽以“感恩”為主題,讓學生聯系學習、生活實際,抒發對生活的熱愛,對親情的眷戀。
(四)是做一次感恩作業。結合本班學生特長精心設計“感恩作業”。如:每周回家幫家長洗一次碗、幫父母做一次清潔衛生、為長輩倒一杯水等。
在開展“四個一”感恩教育活動的基礎上,還可舉辦知識競賽、美術書法作品展覽,并將比賽優秀作品推薦到學校進行展覽。
五、組織領導:
1、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張漢書(校長)
成員:宋恩峰、呂相忠、劉成勝、楊玉強、孫懷平、王樹剛及各班班主任
2、設立感恩活動小組:
①宣傳組:由孫懷平負責。
②保障組:由楊玉強負責。
六、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10月10日——10月13日)
以“省下一點零花錢,為父母獻上一片孝心”等感恩主題辦板報,播放感恩主題歌曲、文章,通過這些形式,營造感恩主題教育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引發學生對感恩問題的思考。
第二階段:精心實施(10月14日——11月10日)
大力開展感恩教育宣講活動,動員和組織全班學生每個人都根據自身實際參與到活動中來。認真組織完成“四個一”感恩教育活動。
第三階段:認真總結(11月14日)
階段性活動結束之后,認真總結表彰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班級和個人。
七、具體要求
(一)高度重視,廣泛發動。
各班要認真貫徹落學校《感恩我們在行動活動方案》精神,認真執行,廣泛發動青少年參與活動。
(三)宣傳造勢,擴大影響。
各班在活動中要注重宣傳造勢,發揮媒體、社會輿論力量,擴大活動影響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氛圍。
(四)強化制度,確保實效。
各班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的統一部署,認真做好活動記錄和過程記載,確保青少年活動安全。
(五)認真組織,確保實效。
各班要著力打造1—2名青少年典型,積極參加學校的評比活動。
(六)收集資料,信息報送。
各班要注意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留有價值的圖片、文字資料,并及時上報政教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