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讀書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區教育局《關于在全區中小學進一步開展讀書活動的實施意見》,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以“培養讀書習慣,享受書香人生”為宗旨,以讀書系列活動為載體,大力營造書香校園,把學生培養成讀書人,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原則
教師要結合教材特點,科學訓練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充分利用課外讀物,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知識的遷移,做到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2、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相結合原則
提倡學生用日記、讀后感的形式對讀物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在讀書活動課上進行交流。通過讀寫聽說的緊密結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與學校活動相結合原則
廣泛開展學校活動,如“詩歌朗誦會”、“校園童話節”、“讀書演講比賽”、“科技布谷節”、“讀書沙龍”、“故事表演”等,為學生搭建表現自我的舞臺,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學校決定在每年的9月至10月舉辦“校園讀書節”。
4、與德育相結合原則
讀書活動要與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相結合,讓書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振興而讀書的遠大志向。
5、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原則
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進行專題研究,必然要廣泛查閱大量書籍資料,這樣會進一步增強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積極引導學生讀生活、讀社會、讀人生。
6、與齊文化教育相結合原則
要堅持閱讀的本土化特色,開展齊文化教育,把《齊國成語故事》、《齊文化叢書》等列入閱讀推薦篇目,讓齊文化閱讀成為閱讀活動的重要內容。
三、閱讀的內容和形式
1、古詩文閱讀
中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內涵深刻,意存高遠,其中包含著很多哲理。在小學段背誦一定數量的古典詩文,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加強自身修養,豐富學生的思想世界。
2、名著閱讀
引導學生尤其是初中生積極閱讀中外經典名著,包括文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吸取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
3、時文閱讀
在提倡學生經典閱讀的同時,可安排一定量的時文閱讀。所謂時文是指富于時代氣息、體現時代特點的文章。
4、科普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
5、外文閱讀
學校要配備一定數量的英文卡通、通俗故事等。要通過大量外文閱讀解決學英語的瓶頸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英文原著閱讀能力。
閱讀的主要形式有書面閱讀、音像閱讀和網絡閱讀。書面閱讀是閱讀的一種主要形式。音像閱讀是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覺渠道共同參與的一種喜聞樂見的閱讀方法。如:廣播小說、電視詩歌、散文欣賞等。網絡閱讀也逐漸成為一種閱讀的新時尚。
四、具體措施
1、學生個人要制定讀書計劃,并認真加以落實。班級要建立讀書個人檔案,每生一張檔案卡,用于記錄學生每學期的讀書內容和成效。
2、要充分利用好30分鐘的晨讀時間以及每周的閱讀課,合理安排晨讀和閱讀課的內容。
3、教師要率先垂范,帶頭背誦和閱讀,在教育隨筆中要有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
4、班主任、課任教師要對學生的讀書篇目和方法進行指導。教科室、教導處要認真進行讀書與青少年成長理論和實踐研究,有關人員要深入班級進行活動指導,發現典型,及時推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