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上級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道路交通管理,規范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努力營造我鎮安全、暢通、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根據省政府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云府辦明電〔〕184號)、縣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機動車駕駛人交通安全教育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祿政辦通〔2011〕4號)和2011年1月29日縣召開“全縣道路交通安全暨消防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會議精神。按照2011年2月1日,州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支隊長靳昌到調研羅次地區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情況及工作要求。結合鎮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為指導,站在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高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按照建設“平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總體要求,突出監管重點,開展標本兼治工作,管住源頭,全面推進道路交通管理社會化綜合治理,更好地為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暢通、和諧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加強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基礎工作,健全綜合協調機制,改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杜絕鎮農村道路交通重大交通違法行為的發生,客運車輛超員、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拖拉機違法載人、無證駕駛、無牌無證機動車違法上路行駛、摩托車超員及駕乘摩托車不帶頭盔等嚴重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建立長效機制,使道路通行秩序進一步好轉,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明顯減少,交通安全基礎工作得到進一步增強。
三、組織領導
開展預防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集中整治,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派出所、羅次交警中隊、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及相關站所領導是集中整治的第一責任人,要加強對農村道路交通事故規律、特點的研究,及時向黨委、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把整治行動主動權置于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之下,確保集中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工作重點
重點情況掌握:轄區內農村道路、機動車、駕駛人底數。
重點執法道路:全鎮所有道路特別是鄉村、山區公路。
重點整治的違法行為:客運車輛超員、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拖拉機違法載人、無證駕駛、無牌無證機動車違法上路行駛、摩托車超員及駕乘摩托車不帶頭盔等。
重點宣傳教育群體:車主、駕駛人、農村中小學生以及集中出行的農村群眾。
五、工作措施
(一)職責分工,形成合力,嚴厲查處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鎮政府對派出所、羅次交警中隊、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司法所、學校、村委會、村民小組等單位為進一步細化任務,明確目標,落實工作責任,著力解決好轄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具體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科學調整勤務,最大限度地將力量和裝備向農村道路延伸,加大對農村道路的巡邏管控力度,擴大管控覆蓋面,確保重點路段、重點時段有人員執勤和巡邏,派出所和交警中隊加大對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營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嚴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按照《云南省公安派出所全面參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派出所、羅次交警中隊及相關部門相互配合,針對本轄區農村趕集日等群眾集中出行的實際情況,在鎮重點路段設立執勤點,加強路面秩序管理,嚴厲查處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拖拉機違法載人、摩托車超員及駕乘摩托車不帶頭盔等嚴重交通的行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鎮政府成立預防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領導機構,全面抓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分析研判轄區交通安全形勢,健全“四支隊伍”,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司法部門要有計劃、有組織、有落實、積極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學校每學期集中對學生進行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村委會和村民小組要在轄區內開展道路巡查及對本村機動車車輛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并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勸阻本轄區群眾在公路上打場曬糧、乘坐拖拉機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