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無煙日宣傳資料
5.31是世界無煙日,這一天即將到來,大家宣傳世界無煙日時要整理什么樣的資料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5.31無煙日宣傳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5.31無煙日宣傳資料——世界無煙日起源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年5月31日為世界無煙草日,中國大陸稱之為世界無煙日,香港和中國臺灣則稱之為世界不吸煙日。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燃燒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
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制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后,英國、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并于1988年開始施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
為了不干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5.31無煙日宣傳資料——吸煙的危害
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種疾病(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結核和肺癌)與吸煙有關。吸煙可能引發肺、喉、腎、胃、膀胱、結腸、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腫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血性心臟病、腦卒中、流產、早產、出生缺陷、陽痿等其他疾病。1998年,在我國進行的100萬死亡人群回顧性調查和25萬人群追蹤性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人群中,所有歸因于煙草的死亡中copd和肺癌約占60%,而所患吸煙相關疾病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腦卒中、冠心病和肺結核各占5%~8%。
研究表明,吸煙是導致copd發病的重要環境危險因素,至少95%的copd患者是吸煙者。吸煙使冠心病的患病時間提前20xx年,患病風險增加2倍,發生心臟猝死的相對危險升高3倍以上。吸煙使腦卒中的患病相對危險增加50%,其中患缺血性腦卒中的相對危險增加90%,蛛網膜下腔出血死亡危險增加190%;吸煙使外周血管病的患病危險增加10~16倍,70%的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閉塞和幾乎所有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都與吸煙相關。吸煙者煙量越大、煙齡越長和開始吸煙的年齡越早,患吸煙相關疾病的風險越大。
證據表明,二手煙暴露可使成人和兒童患多種疾病。二手煙暴露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增加哮喘的發病風險,損害肺功能。二手煙暴露對兒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到兒童生長發育各個階段,胎兒期母親吸煙或二手煙暴露以及嬰兒出生后的二手煙暴露均能使嬰幼兒患多種疾病,如嬰兒猝死綜合征、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急慢性中耳疾病,誘發或加重哮喘,并且能影響兒童的肺功能發育。
5.31無煙日宣傳資料——世界無煙日歷屆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你選擇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化體育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成長
1999年:戒煙。口號——“放棄香煙’”
20xx年:不要利用文化體育活動促銷煙草。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xx年:控制被動吸煙(二手煙)
20xx年:無煙體育——精彩的比賽
20xx年:無煙草電影,無煙草時尚活動
20xx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xx年:醫護人員在控煙工作中的角色
20xx年:煙草吞噬生命
20xx年:創建無煙環境
20xx年:無煙青少年
20xx年:煙草健康警示
20xx年:性別與煙草
20xx年: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20xx年:煙草也干擾
20xx年,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
20xx年:提高煙草稅
20xx年:制止煙草制品非法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