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煙日板報內容
在世界無煙日來臨之際,大家想做一起關于這個節日的板報,那么在板報上應該寫一些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文章世界無煙日板報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世界無煙日板報內容——節日起源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燃燒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日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
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制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后,英國、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并于1988年開始施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
為了不干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世界無煙日板報內容——歷屆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成長
1999年:戒煙。口號是“放棄香煙”
20xx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xx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xx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xx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xx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xx年:衛生工作者與控煙
20xx年:煙草吞噬生命
20xx年:創建無煙環境。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煙霧對被動吸煙者和環境的危害。
世界無煙日板報內容——煙草危害成分
煙草燃燒所產生的煙霧是由7000多種化合物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其中氣體占95%,如一氧化碳、氫化氰、揮發性亞硝胺等,顆粒物占5%,包括半揮發物及非揮發物,如煙焦油、尼古丁等。這些化合物絕大多數對人體有害,其中至少有69種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環芳烴、亞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癮的物質。
二手煙(Second-hand smoking, SHS)指從卷煙或其他煙草制品燃燒端散發的煙霧,且通常與吸煙者散發的煙霧混雜在一起。二手煙中含有幾百種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質,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氫氰酸等。二手煙已被美國環保署和國際癌癥研究署確定為A類致癌物質。與吸煙者本人吸入的煙霧相比,二手煙的許多致癌和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