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精選3篇)
讀書心得 篇1
我讀了《未來的學(xué)校》這篇科學(xué)幻想文章,感到很好,很新鮮。
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的母校十年以后的樣子。學(xué)校變得很有趣,有新、大、奇三個特點。新是教學(xué)大樓全是用塑料建造的。大是操場很大很大、奇是操場全部都在樓頂上。四周都是柳樹和花叢。萬紫千紅,美麗極了。人工湖里有金魚在游玩,青蛙在嬉戲。好一派美麗的景色啊!。教室里老師通過電視給學(xué)生講課,而且,每個學(xué)生面前都有一臺電子計算機。
讀完文章,我好像也看到我的母校----東風(fēng)小學(xué)未來的樣子,那個 時代的小學(xué)生該多么幸福啊!不過根據(jù)我們學(xué)校的實際情況,我又幻想增加電子圍墻,它會發(fā)射一種電磁波,阻擋人們翻越,可以保證學(xué)校的安全。我還幻想學(xué)校設(shè)立步行電梯,可以把你帶到學(xué)校的任何地方。還有一點建議,就是老師光通過電視教學(xué)效果不會太好,缺少老師和學(xué)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怎么改進呢?就是在每個同學(xué)的電子計算機上加裝一臺視頻器,老師能隨時隨地看到學(xué)生的一舉一動,而且,如果有分違犯紀律的現(xiàn)象,視頻器會立刻發(fā)出警報。
我們的未來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篇八:暑假讀書心得
讀了《背起病母上大學(xué)》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捧著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被母子間那份深深的情誼所吸引,所感動。
母親在六年前患上尿毒癥,為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父親不堪忍受,離家出走。幸福美滿的家庭頃刻間剩下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當(dāng)年九月,兒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大學(xué)。十九歲的兒子背起母親一起上大學(xué),并向母親說:“等我畢業(yè)了,我把我的腎割給您,您含辛茹苦地把我養(yǎng)大,我自然要力所能及地回報。”
讀到這里,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佩服劉霆,佩服他對病母的深情。考上大學(xué)后,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他毅然選擇了將母親背向?qū)W校里,帶著母親上大學(xué),并且對母親和大家承諾:畢業(yè)以后將腎割給含辛茹苦地供養(yǎng)他的母親。
我佩服,佩服他堅強的毅力。面對這重重的困難,父親選擇逃避,拋下母子二人不管。而兒子卻堅強地挺了下來,照顧著喪失勞動能力的母親,為他敷藥、打針……
我佩服,佩服他堅定的信念。生活上的困難威脅著母子。如此貧窮的家庭怎能供一個大學(xué)生。如果是其他人,早已放棄了學(xué)業(yè)。可是卻沒有,沒有因為困難而放棄學(xué)業(yè)和理想。
想想,比比我自己,我慚愧得很。我雖然沒有那樣悲慘的命運和生活環(huán)境,但卻從來不知道珍惜,只知道在父母的翅膀下生活。今天我明白了,這是一種依賴行為,是沒有堅強意志的表現(xiàn)。
讀了《背起病母上大學(xué)》,我被母子之間的親情所折服。我要以為榜樣,頑強地學(xué)習(xí),照顧好父母,不讓父母受到任何的傷害。
讀書心得 篇2
暑假里,我讀了《廣東第二課堂》里的一篇文章,叫《母親的姿勢》。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有一戶人和兩個雇工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兩層商鋪,有一天晚上,母親半夜起來時突然聞到一陣濃濃的煙味,便意識到家里著火了,等丈夫起來時,樓下已一片火海了。全家兩個女兒和3個兒子以及兩個雇工都被困在火海中,孩子們醒后,如受驚的兔子,聚在母親身邊,幸好閣樓上有個天窗,砸開它就可以逃生了。父親帶著兩個雇工砸開天窗,并第一個搶先逃了出去,父親出去后只顧叫人救火。大火離母親他們越來越近,五個孩子中最高的只有1.54米而圍墻卻有兩米高,沒有一個能單獨攀上去,幸好還有一個雇工留了下來,他一手攀上房頂橫梁,另一只手伸向母親和孩子,母親用手給孩子們做“椅子”,讓孩子們上去,最后,只剩下母親和大女兒了,大女兒哭著叫媽媽離開,但母親卻不肯,她拼了最后一口氣將大女兒托上去,但母親轉(zhuǎn)眼間被大火吞沒了。等消防人員到后。20分鐘將大火撲滅,人們進去尋找那位母親,看到了極為悲壯的一幕:母親雙手向上高高舉起,跪在地上,保持著托舉的姿勢……
多么偉大的母親啊!寧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救活孩子們,這就是世上最偉大的母愛啊!
讀到這里,我激動萬分,令我想到了我的母親,媽媽平時無微不至地照顧我,為我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看著媽媽臉上日益增多的皺紋,我心里真酸,現(xiàn)在我不能在物質(zhì)上報答媽媽,唯以好好學(xué)習(xí),爭取好成績來報答我的好媽媽。
讀書心得 篇3
我愛讀書,更愛讀《雷雨》這樣的好書。“死亡”一詞其實幾乎貫穿了整部《雷雨》的脈絡(luò)。從序幕中兩位尼姑談?wù)摰墓砩裾摚俚街芷己椭苻冷舾髯詾榱藧鄱壬龅膽曰诤蛨?zhí)著,最終直指那些為愛徇情的無知青年,每一個布景和情節(jié)都彌漫著對死亡的輕聲嘆息。
周萍的死倒并不算意外,或者說是我完全料想之中“該死”的角色,這個男人的一生應(yīng)該算是極其卑微潦倒的了,他總是在是非之中搖擺,不能忘卻前世與繼母的失足情網(wǎng),也不能割舍后世對魯四鳳的愛戀糾纏,他活得過于矯情,淡薄了尊嚴,丟棄了理想,湮滅了自由,結(jié)余的那些生命就只獨守著一個“情”字不了而已。我以為,愛他就好比施舍同情,但是在于他的評價我只能說懦弱得幾近使人唾棄。
曹禺曾經(jīng)在《雷雨》的序言中評價過他自己筆下的人物,但得到其大加贊賞的卻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便是同樣慘遭不幸的二少爺周沖。相比而言,我到認為周沖是個極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他先是對四鳳的求愛失敗;又在爭執(zhí)中委命于父親的呵斥,熟悉到獨權(quán)的威嚴終究是不可動搖的;之后他又抱著近似菩薩的善心去探望困頓中的四鳳,卻被魯大海視為不速之客辱罵出門;結(jié)尾他又被周繁漪無情地拉出來,眼見了殘酷的事實,最終被親生母親手丟棄在暴風(fēng)雷雨之中。一件件打壞他夢想的事情接踵而來,現(xiàn)實生活留給他的只有悲痛——剩下的是一種掉到黑洞中不可重生的絕望。周沖是無辜的,他只是一個被社會矛盾、家庭仇恨無故吞噬了的受害者,一個在夢想與現(xiàn)實中游離屈尊的年輕人。他最終還是死在自己夢開始的地方,令人悲憐不忍,心痛不已。
在這里我唯一想說的一個還活著的人就是整部《雷雨》的靈魂——周蘩漪。她是曹禺老先生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也是他認為最“雷雨的”角色。在我看來,周蘩漪并不是什么討巧的角色,但她的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到不失是半邊天空的一個鮮明代表——為了愛情而活,卻又被愛摧殘了身心,絕望了人世。我能夠給予她的更多的是同情,更或者說是仁愛。周蘩漪是鮮活的、真實的,她生命的一半已經(jīng)沉淪,但是在感情崩潰的邊緣卻忽地懼怕起了死亡,露出對現(xiàn)實的無盡渴望和激情,于是她本能地抓牢身邊最后的一棵救命草,不顧一切地瘋狂地向上攀爬,但卻不料,她所有的希望最終還是土崩瓦解在一個懦弱卑微的男人手里。然而更可悲的是,周蘩漪最終沒有獲得死亡超脫的權(quán)利,她將終生帶著遺恨和罪責(zé)感孤守在愛人和兒子的墓冢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