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精選12篇)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1
白曉卉主要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分子診斷專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其工作的一部分,而她的專業課題是圍繞遺傳性耳聾的致病基因進行研究和篩查,通過預警盡最大可能避免耳聾的發生。
從醫10余年,白曉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省級課題4項。發表SCI論文50余篇,總影響因子200余分,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6篇,單篇論文的最高他引次數達70余次,在國際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研究摘要1篇。
“無論是討論患者基因檢測的結果,還是受邀參與免費的義診活動,她總是熱情地參與進來。”因為研究領域的交集,山東省立醫院副主任醫師于淑東常和白曉卉有聯系,他說,白曉卉是個積極向上的人,工作干得很好,家庭也能顧得來。
“檢驗科近年來取得的諸多科研成就,都和她的付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白曉卉也是業內較年輕的博導,她的離世,是科研領域的一大損失,尤其是她主要從事的包括遺傳性耳蝸的致病基因研究、分子檢驗等領域,也是難以估量的損失。”和白曉卉同部門的副主任技師劉蕓說。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2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白曉卉胸懷“國之大者”,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奮不顧身奔赴抗“疫”最前線。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白曉卉帶領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檢驗醫師們一直奮戰在一線,先后輾轉于北京、新疆、河南、山東等各個疫情一線戰場,與病毒正面交鋒。
20__年6月,白曉卉擔任山東醫學檢驗隊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奔赴北京,對口支援提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核酸檢測能力。抵達北京后,“白隊長”承擔總協調、優化流程的工作,迅速提出了實驗室的改建方案,以48小時內的“山東速度”緊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對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備4個功能區和高壓滅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經過多日的艱苦奮戰,白曉卉所帶領的山東醫學檢驗隊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累計完成核酸檢測數萬人份。
20__年7月,白曉卉剛結束在北京20多天的“戰斗”,疫情又在新疆出現。強烈的使命感驅使著白曉卉在隔離期間就寫下了“請戰書”,剛出隔離期,她再次作為隊長,帶領山東第二批援疆醫學檢驗隊41名檢驗人員從濟南出發,奔波近萬里,馳援新疆。隊員們在喀什與當地醫院檢驗科的工作人員通力合作,累計完成了20多萬人份的檢測工作。
為提高喀什地區的整體核酸檢測能力,白曉卉等隊員們對當地的檢驗科工作人員開展了為期9天不間斷的全程培訓,為當地培養了60多名業務骨干,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隊伍。
20__年1月5日,接到省衛健委支援河南命令后,白曉卉又一次踏上征途。作為領隊,她帶領山東省立醫院6名具備豐富核酸檢測工作經驗的同事參加山東省立醫院支援河南疫情處置檢測隊,先后赴鄭州、安陽支援核酸檢測工作。隊員們分工明確,每天四班次不分晝夜不間斷工作,白曉卉作為領隊,更是一直在進行各方協調部署,盡全力保障戰友沒有后顧之憂。
20__年3月8日晚,接到省衛健委支援命令,白曉卉二度出任領隊,與5名具備豐富核酸檢測工作經驗的同事加入山東省立醫院支援威海疫情處置檢測隊。白曉卉作為支援威海疫情處置省直檢測隊領隊,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后立即前往威高諾潤檢驗所查看實驗室條件,指揮所有運抵的儀器設備試劑裝配調試工作,14時即作為第一組投入核酸檢測工作中。為了提高檢測速度及檢測質量,她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總結方案、優化流程,進行精細化崗位管理,形成流水化作業,極大地提高了核酸檢測的工作效率和檢測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
“防護服就是我們的戰袍,身披戰袍就是身披責任。只要有需要,我們就要堅守崗位,勇往直前。”沖在前、不后退,白曉卉用一言一行書寫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白曉卉卻永遠留在春天里,與百卉為伴。3月20日6時45分,白曉卉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2歲。這朵“最美的戰疫之花”,光彩將永不凋謝。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3
,二年級學生,現任班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熱愛祖國,熱愛學校和班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活潑熱情,多才多藝,學習成績優異,體育、舞蹈、繪畫等方面表現也比較突出。有較強的組織能力。
一、班級管理以身作則,盡職盡責。作為學習委員,處處以身作則,起到班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老師交給的任務都能非常高興地接受,做到有始有終,是老師們稱贊的好干部。每天準時到校,協助老師管理好本班同學們的晨讀,中午午休期間對大聲喧嘩等違反紀律的同學敢于大膽制止,讓班級形成好的學風。能耐心細致地收發同學們的作業,和同學融洽相處,得到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持。
二、樂于探究,勤奮刻苦。學習上十分認真,一絲不茍,各項作業都能認真完成。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遇到難題,能積極向老師求教。并且主動幫同學講解疑難問題,全班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愛好廣泛,積極向上。自入學以來,注重各方面全面發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多次參加校運會比賽獲獎,被評為體育之星,多次參加舞蹈比賽并獲獎。連續兩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文明學生。在老師們的辛勤培育下,一定會繼續努力,做得更好。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4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陳__同志作為__鄉__村支部副書記,帶領村組黨員干部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及時筑牢本村防控安全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在接到上級通知后,立即和村委成立村級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組織各村組組長、黨員干部在各村組進行地毯式排查,排查出人員后立即對其進行居家隔離,并指定村醫對其進行體溫檢測。并對村莊所有出口進行封閉,僅留一條應急出口,村領導干部、黨員和志愿者24小時進行值班。
陳__同志作為包組領導,在其所包保的__村上寨組,總是沖鋒在前,再苦再難也不畏懼、不退縮帶動全組黨員和志愿者奮戰在抗疫一線,自20__年1月22日開始便堅守陣地,安排部署各項防疫工作,下村組到每家每戶排查外出返鄉人員;特別是武漢返鄉人員,要對其進行詳細的詢問和登記,勸其自行隔離14天,并對返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確保村民安全和平安。踴躍投身新冠疫情防控一線,帶頭執行防控紀律,帶頭落實防控措施,帶頭宣傳預防知識等相關防控工作,在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陳__還組織村民群眾一起加入到防疫宣傳隊伍,張貼防疫通告、掛橫幅標語。
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陳__還經常在__村八個村組間進行檢查,確保無人員聚集,并對我村的企業進行排查,嚴禁工作人員上班等,經常忙到夜里十二點,一線防控工作雖然有危險,但作為一名黨員,在危難之際就要挺身而出,擔起守護家園的責任。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艱巨,陳__肩上擔著全村村民的安危,壓力很大,但責無旁貸。他堅信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積極投身防控一線,陳__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兌現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給全村的群防群控工作作出了典范和樣板,凝聚起了干部和群眾在疫情面前不退縮、不動搖的強大力量,彰顯了人大代表的政治忠誠和責任擔當。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5
張__,女,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現為佳木斯市樺南縣樺南鎮雙合村村醫。
村醫是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是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人”。張__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25年,疫情防控以來,今年52歲的她一直蹲守在疫情防控的后方戰場,以護佑生命的大愛和舍已為人的奉獻,筑起了守護全村百姓安全的“防護墻”。樺南縣樺南鎮雙合村有常駐人口518戶、1346口人,這次共排查出12名武漢返鄉人員。__年春節,這12人成了張__最牽掛的人,從武漢返鄉回來的12個務工人員,盡管隔離在家,但剛開始還是在村里造成了恐慌,為了不讓村民擔心,保障大家的安全,張__每天穿著防護服,拿著聽診器、溫度計和“返鄉人員情況摸排表”,穿梭于村中,為返鄉人員測體溫、錄數據,給村民宣傳防護方法。期間,武漢返鄉人員吳某某找到她,說自己咳嗽幾天也未見好轉,讓張__幫忙來看看。聯想到近日在網上看到的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新聞,醫生的敏銳性告訴她,這件事必須引起重視。在缺少防護物資的情況下,張__顧不上那么多,多次往返吳某某家中,量體溫、看癥狀,并第一時間向鎮衛生院報告,鎮衛生院立刻協調縣疾控中心為吳某某診療診斷,最終確定其未感染,是慢性肺炎引發的咳嗽。事后,大家都問張__:“你不害怕么?”張__說:“怕,怎么不怕,但我是醫生、是黨員,群眾需要我,我必須上,這是我的責任”。全村12名武漢返鄉人員隔離14天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經縣鄉衛生部門同意,村里對這12名返鄉人員延長隔離時間7天。本來就已經很煩躁的這些人,延長后部分人開始出現焦慮和不穩定,總提出要出來見親人和同學。張__發現這一苗頭后,逐戶進行心理疏導,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反復勸說,與此同時,張__為了得到他們的理解,開始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由于隔離時間長,有些人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出現短缺,她就主動提出為其購買和運送,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除武漢返鄉人員外,全村百姓的安危也是張__一直放不下的事。疫情防控以來,雙合村村干部立即進行返鄉人員排查,張__也投入一線開始緊張的監測工作。雖然村子戶數較多,但她從不漏走一戶、漏登一人。有的村民勸她,在家里打電話問問情況就好了,她卻說:“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啊!我是醫生,會保護好自己,我得讓村民知道有人在照顧他們,密切關注他們”。
盡管張__這樣盡職盡責地看守著大家,但還有個別人有抵觸情緒,說些刺耳的話。“我也不是外地回來的,也沒有接觸武漢回來的人,你干嘛就不讓我出門出村,你就看好那些武漢回來的人,少管我們。”面對鄉親的指責,她只能把委屈放在心里,把眼淚流在人后,依然用微笑和柔情進行勸阻和勸說,直到他們理解。有人問張__,這么堅守圖個啥?她說:“身前是疫情,身后是鄉親,這個關鍵時刻雖受盡委屈但我不能轉身!”張__的母親居住在縣里面,已是古稀之年,一直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陳舊性腦梗塞,而且有新發病灶,自己是名醫生,自然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所以母親的病一直都是她在親自照顧。疫情防控期間,每天忙忙碌碌的她根本顧不上母親的病,有時通過電話進行詢問,得知母親哪里不舒服,自己又不能親自在床前照顧,她總是在電話這頭偷偷地流淚。
不光是母親,自己的女兒在外地上大學,只有假期才能和家人團聚,然而,張__白天入戶走訪,夜間測體溫監測,一家人吃頓飯都成了奢望。女兒雖有些不高興,但看到百姓安全了,她在心里開始心疼和理解媽媽了。當被問到你這么做不覺得虧欠家人么?張__哽咽說:“我自己內心肯定是覺得虧欠了家人許多,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虧欠’那12名返鄉人員和全村的百姓呀,他們的健康是我這名村醫最大的責任和使命。”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6
楊靖宇是我黨我軍優秀的高級軍事指揮將領。他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等職。他率部長期轉戰于長白山麓、松花江、鴨綠江畔,活動足跡遍及30個縣,是我國的英雄。
楊靖宇犧牲前五天。“討伐隊”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他們逐步逼近到50米處,喊話勸降,對方“連答應的神色也沒有,依然用槍向討伐隊射擊”。日軍見生擒困難就猛烈開火,有一彈擊中胸部,對方才“被打倒而絕命”。日軍根據追蹤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夠在零下20攝氏度且沒有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于是將遺體送到縣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軍官狠狠地說:“算他是支那的一條好漢!”日本關東軍在烈士殉難處破例舉行了一個祭奠儀式和對軀體的葬禮,以楊靖宇的頑強為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人民政府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7
20__年的春節,少了幾分人氣,多了幾分冷清,但在____卻有著一名散發著黨性光輝的逆行者,他就是____的文書—____。在家中,他是家里的主心骨;在村里,他是人人夸獎的好文書;在村容村貌整治中,他是優秀的指揮著;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他是領路人;在疫情防控面前,他是最帥的逆行者。
在過去的20__年,____回響著挖掘機的轟轟聲響,位于山溝里的____存在著大量建于幾十年前的老舊危房,這些農村老舊房屋長期閑置,既影響村容村貌又存在安全隱患。針對這一情況,____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要求,從____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及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整治,全面啟動拆臨拆危、人居環境改善工作。
雖然春節因為疫情使得節日氣氛冷淡,但外出歸家人員卻感受到了自己家鄉的變化,道路整潔了、危房變少了、原來隨處亂對的草堆、糞堆不見了,有的是整潔的道路,有序的柴堆、草堆和糞堆,環境變的都快和城里比肩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切變化,____同志在背后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同村組干部商量拆哪間危房、作哪戶群眾工作,如何安排機械等等工作,多少個夜晚忙到夜里一兩點,吃睡在村委,幾過家門而不入。這樣的努力,____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拆除危舊房屋601間。拆除前期,____分成四個片區,由片區書記和各小組長挨家挨戶開展前期摸排、登記和界定,掌握實際危舊房屋數量并形成臺賬。同時通過廣播、入戶、告知書等方式宣傳拆臨拆危的重要意義。
拆除過程中,他作為片長,堅持“一戶一宅、危房必拆”原則,按照“先易后難、先近后遠”的思路,主動帶頭拆除自家危舊房屋,并積極做好近親屬危房拆除工作。針對“拆危”過程中遇到的復雜矛盾糾紛和重點難點問題,綜合運用法律法規宣傳、鄰里調解、親屬幫勸等措施,做通群眾思想工作。
拆除后將拆除的土墻和廢棄物將進行分類處置,因地制宜,打造各家門前的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切實改善村內人居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從外面一進入楊家村內,你會看到幾十間大棚正在拔地而起,它們背后也有著____努力的身影。____5000多口人,但外出打工人口居多,每年留守在村的多為老人、兒童。又因為自身原因,全村產業基礎設施薄弱、村民增收途徑少、務工地點少。為了解決____產業基礎設施薄弱、村民增收途徑少等問題,____多方努力為____帶來了產業、帶來了希望,引進了姬松茸種植基地。這背后是村民土地流轉、種植基地工人安置、大棚搭建等多項工作。為了解決大棚占地問題,____多次和村組干部考察,最后確定了瓦窯小組的農戶稻田為基地,他同村小組長多次上門為農戶講政策、普及大棚建設對自身創收意義,最終得到所有農戶的理解。20__年的十月,____頂著烈日,帶領群眾、村組干部測量土地,對有問題的土地多次測量,直到群眾滿意,沒有鬧出一起糾紛,128畝土地成功流轉,成為了楊家的產業基地。
產業基地用地解決了,但搭建大棚的工人住房、辦公基地又成了問題,但____獨具慧眼,他發現瓦窯小組原來閑置的的小學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他聯系大棚基地負責人、村組長一起商量,把荒廢學校改建成了辦公樓、宿舍,既解決了荒廢學校問題,又解決了辦公用地,還幫村集體增加了收入,可謂一舉三得,得到了多方認可。
現在大棚基地建設已走上了正規,大棚搭建、腐殖土運輸、農戶承包已按部就班,相信不要多久就可以為村集體、群眾帶來收入。這一切離不開____在背后的默默努力。
20__年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影響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這場疫情防控戰斗中,____是最帥的逆行者,由于他的帶領,____打贏了這場疫情防控戰,全村未出現一例感染者,保護了群眾的生命安全。
大年初二,大家還沉浸著春節的歡樂,但____全體村組干部已經走上了抗疫前線。____指揮有度,外出務工人口排查登記、接觸者隔離、設卡檢查、隔離人員觀測檢查等等,都有序進行。
防控期間,他帶頭堅守崗位,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制定防控措施,深入群眾做思想工作,及時上報工作開展情況,組織帶領村干部、小組長,挨家挨戶發放張貼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并展開地毯式排查,及時了解常住人口、務工返鄉人員、在外讀書學生以及走親訪友情況,不留一戶及時排查出武漢歸家人員、接觸者,及時隔離。組織村里做好監測、消毒、衛生治理等工作,甚至半夜前往新發現接觸著測量體溫、登記信息上報等工作。正是由于他的努力,為楊家打贏這次疫情防控奠定了牢固基礎,有效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贏得了廣大村民的好評。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8
是xx小學六年級學生,今年十三歲,現任本班班長兼任學校少先大隊隊長。家住農村。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也是老師的好助手,可稱是學生的楷模。有關她的事跡很多,
一、 優秀的品德、優異的成績。
李娜同學自小學二年級開始就一直擔任班長、學習委員干部,曾先后七次獲過縣、鎮、校等各級三好生,優秀學生干部或優秀少先隊員,得到老師和學生的一直好評。她聰明靈活,各科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學生中的佼佼者,每次期末統測,她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在縣、鎮舉行的朗誦、書法、英語等各項比賽中先后多次獲獎,得到廣大師生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二、 樂于助人、是老師的好助手。
李娜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曾無數次地幫助過很多同學,特別是進入六年級以來。
在一次數學測試中,有幾位后進生在這次考試中成績很不理想。課后她走到辦公室對老師說:“老師,我知道您一定費勁,就讓我來輔導這幾位同學吧”隨后她主動承擔起為這幾位后進生輔導的任務。她每天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他們作業情況,充分利用中午時間為他們輔導,幫他們補缺補差。有時為了讓他們都聽懂,幾個中午連飯都沒吃。當問起她時,她總是說:“我不餓,我必須讓他們聽懂。”功夫不負有心人,下一單元檢測,這幾位同學成績有了顯著地提高。她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老師打心眼里為有這樣一位好干部而欣慰。
李娜同學不但關心同學們生活學習,而且對班級工作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在一次全校衛生評比中,第一名被五年級奪去了。得知消息后,她一頭撲在桌上傷心地哭起來。隨后來到老師跟前說:“老師,對不起作為班長,未能保住第一我有責任”一句簡單的“對不起”體現著她對班級工作的高度負責和較強的集體榮譽感。
三、李娜同學無論是在學校、家中、社會上都很有禮貌,孝敬體貼父母。父母在外干農活,弟弟還小,她主動承擔起家務活,幫媽媽做飯、洗衣、喂雞、喂豬等。她常說長大了一定要報答父母,報效祖國。
總之:xx同學愛學習、愛勞動、樂于助人,有很強的上進心和責任心,是個地地道道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班級的好干部。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9
在新型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__分局指揮中心副主任__在接到命令后,以一種“舍小我成大我”的抉擇,化身“逆行者”,以一種女戰士的英雄氣概站在最前列、沖在第一線,用女性的堅韌和執著在疫情防控戰線上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平安。
1月24日,__在400余公里外的__縣大山深處的的公婆家。她丈夫在國外留學,這是她一年中唯一一次與丈夫團圓的機會,沒想到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接到全警取消休假的命令后,作為該局指揮中心副主任的__同志,深知這異常兇險的“疫”線戰場遠比家人更加需要她,肩負警察使命與責任的她,必須要舍小家為大家。__看著許久未見的丈夫,內疚地說:“等打贏了這場仗,我再想辦法補上團圓飯。”她做通了丈夫與公婆的工作,獨自駕車風雨兼程6個小時,趕到了__防疫一線崗位。
指揮中心作為全局調度指揮的樞紐核心,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如何將高速而又精準地下達指令,如何科學合理的對全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調度顯得尤為重要。大年初一開始,__吃住在分局,連續二十多天不分白天黑夜連軸工作,做好全局指揮調度和數據指令上傳下達工作。極度疲憊的她,染上了感冒。領導和同事們都勸她休息,她謝絕了大家的好意,仍然堅守在崗位。
在指揮中心,__一坐就是一整天,忙起來水都顧不上喝,但從來沒有喊過一聲累,叫過一次苦。制定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預案、維護定點醫療和集中隔離場所周邊秩序應急處置預案,與衛健部門溝通聯系,摸排武漢返鄉人員情況和湖北籍、武漢籍人員來__情況,及時將工作指令、要求傳達到相關警種部門,一絲不茍地分析、匯總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對指令核查反饋情況匯總統計并上報……隨著疫情防控工作事態的愈發嚴重,工作強度越來越大。幾天下來,__雙眼布滿紅血絲,眼睛干、疼的時候就去用涼水沖一下。
有時候半夜接到核查任務,__看到男民警辛勤地奮斗在防控最前沿,她就默默地獨自攬下任務。她辦公室的電話幾乎打不進去,不是在反饋情況就是在對接群眾核查。有的群眾接到電話不理解不支持,甚至產生誤會在電話里謾罵侮辱。面對這些,__說:沒有辦法,生命高于一切,防控重于一切,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一名人民警察義不容辭的責任。自抗疫以來,__同志共計處置核查指令16批,協助排查湖北返鄉人員1500余人,核查確診患者同戶、同行、有密切接觸嫌疑人員500余人。
疫情在前,女警不退!__同志用一心為民的忠誠、巾幗不讓須眉的拚博,用行動踐行誓言,持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展現新一代女警的颯爽英姿。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10
李,女,xx小學601班學生。
該同學品行端正、積極上進、樂觀開朗、成績優異、身體素質良好,各方面表現出色。曾多次榮獲“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 “優秀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
在學習方面,該生學習態度端正,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課前能夠主動預習,積極向老師教不懂的地方。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踴躍發言。課后積極思考,絕不堆積問題,能按時按量地完成作業。采用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平時在一點一滴中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該同學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該同學作為學生干部,熱愛學校,熱愛班集體,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上課從不遲到早退,課堂上認真聽講,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充分起到了班級的表率作用。在班級中擔任語文課代表工作期間,始終不忘班干部的工作職責,積極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主動地處理班級各項事務,熱心為同學們做好服務。該同學將同學視為自己的兄弟姐妹,特別關注學習上有困難同學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心理狀況,帶領全班同學一起關心和照顧班級。與同學們形成了和諧、融洽、互助的關系。
該同學求真務實、認真負責、大膽創新的工作作風也帶動了身邊的其他學生干部,同時,在同學中樹立了較高的威信。作為語文課代表,不僅個人要求進步,還團結帶領全班同學共同進步。該同學還利用課余時間組織班里同學進行各種課外活動,借此加強同學間的交流,使班級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團結和睦、積極向上。該同學“急老師之所急,想同學之所想”,在班級中發揮了良好的紐帶作用,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認可。
該同學的體育成績很突出,體育成績一直是全校第一。之所以這方面的突出,讓國家教練曹二建收我到他的團隊取得專業女籃訓練。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只有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進步,才能取得成功,我希望在這次的補賽中我可以脫穎而出。謝謝大家!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11
1939年是抗聯一路軍抗戰以來最為艱苦的時期之一,部隊傷亡很大。曾當過楊靖宇身邊警衛戰士的黃生發老人回憶道:“天氣嘎嘎冷,我們的棉衣又不齊,有的同志手腳凍傷了。可是敵人的部隊越集越密,‘討伐’越來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
“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濕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著花,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
“這時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里,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干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群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
“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里,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咽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楊靖宇鼓勵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前夕,他和戰士們同吃著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靜地對警衛員說:“就是我們這些人都犧牲了,還會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革命總是會成功的。”此后幾天,他都沒有吃到一粒糧食,餓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饑,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敵人在蒙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圍了楊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鐘,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為國捐軀后,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并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白曉卉抗疫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篇12
“您不要擔心,等疫情過去,我們合作社第一時間就來收購咱家的藥材。”2月12日,在岷縣寺溝鎮巴仁村見到李綱時,他正在低保戶王龍青云家走訪。這個群眾口中的“高學歷村官”剛剛30歲出頭,是一名蘭州交通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也是巴仁村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村干部。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保障群眾生命安全,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沒有顧慮和猶豫,李綱第一個投入了戰斗中。連日來,李綱帶領全村干部群眾,與鎮干部和幫扶工作隊員共同在一線堅守,在村道設立24小時防控監測點4個,對進出村的車輛和人員嚴密排查、勸返。同時,李綱每天還帶頭通過大喇叭喊、小喇叭轉、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為全村群眾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有時還要面對個別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李綱通過積極溝通、耐心勸解,最終讓群眾為他的工作態度和毅力豎起了大拇指,他頗有感觸地說:“擔任村書記我還是個新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雖然通過帶領大家致富獲得了初步認可,但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如何做好群眾工作,是對我的進一步考驗。從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來看,我覺得只要自己獻出一顆真心,必然會溫暖一莊人!”這段時間,他還做起了巴仁村的“免費代購員”用自己的私家車為112戶村民代購面粉132袋,大米42袋,燃煤86袋,并送貨上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
時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在監測點當志愿者的貧困戶樊玉彩卻發了愁,“家中去年的黃芪和當歸還放在院里,沒有賣出去,眼下又有肺炎疫情,市場休市,藥材更沒有人要了,春耕也沒有錢啊!”他的困難被李綱聽到后,當場就給他打了保票:“你家的存貨我們合作社提前預定了,忙完這陣子,你就把藥材拉到合作社過秤,需要多少錢跟我說,我先給你預付了,無論如何都不能耽誤你們的春耕!”樊玉彩緊緊的拉著李綱的手不放,不停的說著感謝。原來,在了解到部分群眾年前采挖的中藥材還放在家里沒法變現時,李綱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疫情過后,他的逸博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將逐戶上門對村民家中的中藥材進行收購,解決大家的后顧之憂。
據悉,李綱回鄉后先后創辦逸博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人從眾蜂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借助自身優勢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帶動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600余畝,扶貧車間一座,中蜂養殖示范基地一處,共吸收50余名剩余勞動力就業,帶動貧困戶260余戶,累計分紅7萬余元。“研究生剛畢業那會兒,家人都希望我能在大城市工作安家,但我卻懷著滿腔熱情回到家鄉,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回憶起自己這些年從求學到創業再到擔任村干部的經歷,李綱的臉上泛出了一絲成功的喜悅。
疫情期間,在距巴仁村10公里的麻子川鎮,李綱的妻子陳莉娟也在疫情監測點值守,“她是鎮上的司法所長,每天比我還忙,除了一線值守,還積極帶領一幫女同志為大家趕制防護口罩,雖然我們一周才能見上一面,但我們都為彼此驕傲。”李綱說。
“疫情當前,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邁不過去的坎、打不贏的仗!”李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下,正是一批像他一樣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黨員干部,用躬身為民的責任感,心系人民安危的使命感,筑牢了疫情防控的一道道防線,體現著共產黨人奮力拼搏的蓬勃朝氣、勇創一流的昂揚銳氣和一心為民的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