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的先進個人事跡(精選3篇)
保安的先進個人事跡 篇1
劉是北京xx公司駐x大廈的一名普通保安員。20xx年通過刻苦學習和不解的努力在專業技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逐步成為保安隊伍的骨干。為了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骨干分子的先進帶頭作用克服重重困難全力以赴協助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20xx年9月正是望京大廈對保安部門進行調整的關鍵時刻就是在此時作為北京保安公司的普通一員進駐到望京大廈的。初來乍到人地生疏如何在短時間內盡快熟悉警衛目標是擺在及整個保安隊伍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積極主動地配合隊長排摸情況、了解大廈的布局并在短時間內適應了大廈的工作環境和安保的工作要求。 在工作中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只要是在崗位上那雙警惕的眼睛時時刻刻地巡視著警衛目標的每—寸土地。 生活中態度和藹、樂于助人是優秀品質。幫上夜班的同志打飯、替身體不好的同志上崗對于來說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無論誰遇到困難或者遇到不高興的事兒那張憨厚的臉馬上會出現在誰的面前。
在望京大廈以人緣好、威信高而贏得大廈安保部領導和全體安保人員的一致贊同。在大廈領導眼里只要是上班領導就一百個放心在弟兄們眼里就像一個老大哥時時的關心著、呵護著他們。由于工作需要幾個月來一直沒有回家面對家鄉妻兒的企盼和老人的抱怨笑著說出了最樸實也最感人的一句話“關鍵時刻咱不能掉鏈子”。 “有意者而勞之則必事成”。在北京保安公司20xx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被評為“優秀保安員”。他正是憑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實踐著自己平凡的人生而這平凡之中卻蘊藏著人生無窮的哲理。
保安的先進個人事跡 篇2
在全國百強鄉鎮山東*鎮,遍布著工、農、中、建等26家金融網點,其競爭的激烈程度用“白熱化”一詞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正是在這樣的環境里,支行行長依靠不懈的努力和執著的追求,帶領支行全體員工,勤奮工作,勇創佳績。
人們在談到時,無不豎起“大拇指”,說他身上有沖勁,有韌勁,有股讓人感動的親切勁,客戶稱他為好兄弟,員工稱他為好兄長。好成績的取得是勤奮的積累,榮譽的背后是汗水的沏浸。自20xx年擔任支行行長以來,憑著對農行事業的滿腔熱情和永不言敗的精神,開拓進取,使支行始終保持著全省農行先進行的地位。20xx年4月,某股份公司新上一個生產項目,需要數目巨大的項目貸款,各家銀行聞訊后紛至沓來,各顯神通展開強力攻勢營銷公關。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每天堅持到該公司“上班”,與業務人員溝通,向企業老總介紹農行的產品優勢,歷時月余奔波勞累,最終憑借對工作的那股沖勁和韌勁打動了客戶,硬是從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將項目貸款全部拉到農行賬下。
工作中,注重創新方式方法,講求工作的效果效率,走出了一條與客戶共贏互惠的發展之路。他通過對企業項目貸款營銷拉動企業網銀、轉賬電話、理財產品、國際業務等多項業務全面發展;通過走訪客戶、VIP答謝會等形式,了解客戶實際需求,維護客戶關系;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專業、新穎的金融方案。20xx年,他為某輪胎企業創新性地辦理了全市農行系統首筆非標準倉單質押貸款業務,在給企業創造價值的同時,也為支行自身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市場若做到規模大、業務品種多,隨之而來的風險也會不斷加大。對此,將信貸準入與貸后管理作為風險控制的兩大重心。敢于對不符合國家政策、高能耗、低利潤的企業說“不”,不為追求眼前利益放松貸款條件;不為追求辦貸效率放松貸前調查。多年來,每天都要檢查貸款大戶的資金動向,定期到企業走訪,全面掌握企業經營狀況及資金使用情況,確保了支行“無案件、無事故、無風險”的“三無”目標的實現。
作為“班長”,總是盡可能地發揮集體的智慧,調動全員的工作積極性,把對員工的關愛體現到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員工生病或家里有困難,他無一例外都會上門慰問。如果員工思想上有疙瘩,他就找員工談心,引導他們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活。節假日,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他還會組織員工外出參觀學習,為員工減壓,使他們能夠心情舒暢地干工作。去年,作為員工的“貼心人”被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評為了“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工作者”。
保安的先進個人事跡 篇3
提起鄧,XX縣交通運輸局的同事、左鄰右舍,凡是知道他的人無不都說:“晚茍是一個孝老愛親的模范,又是一個愛崗敬業的好職工。”
鄧于1956年元月出生于一個老紅軍家庭,1976年參軍入伍,1981年復員參加工作,后調入縣交通局運管所,擔任運管員。他的父親是我縣赫赫有名的老紅軍鄧,鄧老出生入死,浴血奮戰幾十年,為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全國解放后,鄧老卸甲歸田,回到腰陂老家,一邊養育兒女,一邊為鄉親謀福利。鄧老是一個極為善良和樂于助人的人,他為鄉親們做了不知多少好事,卻從不向組織上要待遇、要照顧,五個兒女中只有是當兵復員后,按政策分配了工作,其余四個子女至今均在農村務農。晚茍出生于紅色革命家庭,從小耳渲目染父親的一言一行,培養了晚茍的良好品德。他敬重父親,孝敬父親,在父親的晚年生活中,他常侍奉于身邊,問寒問曖,關心備至。1995年,鄧老不幸癱瘓,長年臥床不起,擔起全部護理工作,每天端尿接屎,喂飯喂水,為父親擦身洗澡,讓父親過得盡量舒服,一直盡心照顧到父親于98年9月過世。鄰居和同事無人不贊嘆:“真是一個孝子。”
1982年,和縣農機公司職工譚結婚成家,次年有了女兒鄧,夫妻相敬如賓,一家人的生活過得和和美美、甜甜密密。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1997年,被查出患有紅斑狼瘡,這是目前全世界都難以治愈的一種疑難重病,四處訪醫尋藥,精心治理,身體略有好轉。2019年5月,所在農機公司改制,她被買斷工齡下了崗,家里又少了一份經濟來源。禍不單行,就在下崗后的6月,又突然并發了糖尿病、急性腎炎等多種惡性大病,生命危在旦夕。見病重,心急如焚,忙將送到長沙的XX醫院搶救,經醫生們的大力救治,花去醫療費8萬多元,終于救回了性命。病,年年要到XX醫院化療,每次要花上萬元醫藥費,幾年下來,共花費醫藥費30多萬元。直到2019年參加城鎮居民醫保后才解決了一小部分醫藥費,絕大部分都是自負,巨額醫藥費讓晚茍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已經難以為繼,負債累累,至今還欠債10多萬元。含著淚對說:“這個家都拖垮了,我的病反正治不好,不要再花錢治了。”看著傷心的鳳花堅定地表示:“只要有我在,就是砸鍋賣鐵也要給你治。”
為了給妻子治病,把所有的生活開支壓到最低限度,從不抽煙、喝酒、打牌,只買最便宜的菜,從不舍得買衣服,成年累月就穿著單位發的制服,積攢每一分錢給妻子治病。女兒心疼母親,媽媽病重的時候,正值她考入XX大學讀書,為了給媽媽治病,她舍不得多花一分錢,把每個月的生活費壓低到200來元的最低生活標準。和女兒就只有一個心愿,要千方百計治好病。
自2019年6月后,長年臥病在床,2019年6月又中風處于癱瘓狀態,不但不能生活自理,還要人照顧護理。承擔了所有的家務,買菜做飯,洗衣漿衫,打掃衛生。糖尿病人天天要注射胰島素,為節省醫藥費,學會打針,堅持每天兩次準時親手為鳳花打胰島素,還要為煎湯熬藥,洗臉抹澡。待病情有所好轉,又堅持每天牽扶她下床鍛煉,外出散步,恢復身體。每天笑語相迎,讓心情快樂。終于奇跡出現了,臉色紅潤起來了,癱瘓的身體又能走得了,心情又開心快樂了。左鄰右舍見到和,無人不說:“沒有,還會有?象這樣的好男人,誰碰上了都是一生的幸福。”
一面精心照料病重的妻子,一面堅持做好本職工作。自患病以來,除了送妻子到長沙等外地醫院治病外,晚茍沒有耽誤一天班,沒有缺過一次勤。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他的愛崗敬業得到了全局干部職工的一致公認和好評,2019年6月,正在下鄉檢查,突發腦中風癱瘓暈倒在地,幸虧同事謝和龍與鄰居一起將鳳花送到醫院搶救。以后除了照顧更精心外,仍然堅持按時上班不缺勤,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
十多年來,鄧面對病重癱瘓的妻子,始終不離不棄,用親情溫暖親人,用行動守護親人,體現了這位老紅軍后代的崇高道德境界。晚茍的事跡,感動了左鄰右舍,也感動了縣交通運輸局的領導和同志們。縣交通運輸局每年授予“五好家庭”和“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號召全局干部職工學習晚茍同志孝老愛親和愛崗敬業的優秀事跡,人人爭做孝老愛親的模范,愛崗敬業的標兵。晚茍同志以自己的優秀事跡和模范作用影響了一大批干部職工,促進了全局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有力地推進了全局的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