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員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精選4篇)
安全員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篇1
20xx年,震驚中外的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駐馬店市公路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援川抗震救災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迅速組建了赴川抗震救災公路搶通保通突擊隊,決定由市公路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陳士榮任突擊隊隊長,帶領24名突擊隊員及施工機械,于5月27日從駐馬店出發,踏上了奔
赴四川省江油市災區的漫漫征程。
從駐馬店到四川江油的高速公路上,作為隊長的陳士榮同志既要負責全體突擊隊員乘座車輛的安全行駛,又要指揮運輸機械設備的平板拖車。嗓子喊啞了,吃幾粒三黃片;餓了,在服務區吃點方便面。夜里,陳士榮同志和隊員們一起停在服務區在車上休息,白天繼續向前開進。5月29日,陳士榮同志帶領全體突擊隊員安全到達江油市災區。根據河南省交通廳的統一部署,駐馬店市赴川公路搶通保通突擊隊,主要負責江油市文勝鄉安順村至六合鄉鄉級公路和江油市石元鄉、二郎廟鎮鄉級公路的搶通保通工作。
按照交通廳前線指揮部要求,進入搶通施工所在地江油市文勝鄉安順村后,陳士榮同志便迅速組織突擊隊員在稻田地里搭建帳篷,翻山越嶺找可飲用的水源,較快解決了突擊隊員的食宿問題。為爭分奪秒盡快展開公路搶通保通施工,5月31日,陳士榮同志和突擊隊工程技術人員和交通廳前線指揮部領導、江油市交通公路部門負責同志、當地村委主任一起,驅車100余公里,繞到六合鄉,從六合鄉下車向文勝鄉安順村方向徒步行走,對突擊隊肩負的搶通任務進行全線實地察看。陳士榮同志背著海事衛星電話、礦泉水、方便面等幾十斤重的東西,從龍池村上山探察。由于山高坡陡,塌方嚴重,公路嚴重堵塞,他和隊員們幾乎是彎著腰,用手扒著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午飯和晚飯陳士榮同志和隊員們一樣,吃方便面,喝礦泉水;礦泉水喝光了,就喝山上流下來的泉水。由于體力透支,等翻過啞口下山時,陳士榮同志兩腿打顫,只好砍個樹枝作拐杖,一瘸一拐地往下走,夜里九點才摸黑趕回駐地。到帳篷里燈光一照,陳士榮才發現自己身上被荊棘和樹枝劃出了道道血口,他忍著傷痛連夜整理勘察記錄及拍攝的路況、塌方、滑坡等影像資料。利用自己總工程師的專業技術優勢,組織技術人員根據沿線情況制定《施工技術方案》。一夜未眠的陳士榮,第二天又出現在工地一線。
為確保搶通進度,陳士榮根據現場搶通條件,要求突擊隊一個搶通工作面配備一臺挖掘機和一臺裝載機,每臺機械配一名施工員和兩名安全員,先用挖掘機對現場的塌方和落石進行清理,然后用裝載機對已清理過的路段進行平整、碾壓,效果良好。由于災區余震、塌方、滑坡和落石不斷,有時搶通過的道路又會斷行,在大型機械無法返回的情況下,陳士榮同志就帶領突擊隊全體隊員人工清理塌方,面對滑坡,陳士榮同志身先士卒,能用手搬的就用手搬,搬不動就用人抬,抬不動就用撬杠撬。一次在清理碎石時,由于路面有兩條縱向裂縫,挖掘機手因視野受限不敢往前開。為搶時間、趕進度,陳士榮置個人安危于不顧,果敢地跳到車上對機手說:“我給你指揮,別怕,石頭掉下來先砸我,機械翻下去我和你一塊光榮!”在他的精神感動下,機械手堅定地往前開進,按時到達了指定路段,為搶通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搶通保通施工中,危險無處不在。每逢此情,陳士榮同志總是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別人。6月8日上午9時許,陳士榮同志帶隊上路查看路過一個啞口時,聽見上面的懸石咔嚓作響,懸石突然出現了一道十來公分寬的裂縫,并開始向下掉碎石。這時,聽到安全員一聲哨響,提醒他們快速通過。危急關頭,陳士榮同志指揮同志們迅速向前沖,待大家安全通過后,他才沖出險境。就在他剛沖過去幾秒鐘,上面的山頭就垮了下來,幾百方石頭把陳士榮剛剛經過的地方堆起了一座小山,如果再晚幾秒鐘通過,后果將不堪設想。
為了確保抗震救災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省政府赴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和河南省交通廳前線指揮部每兩天就要在綿陽或江油召開一個會議。陳士榮同志每天要在綿陽、江油的山路和高速公路上奔波,日平均行程二三百公里,最多的一天跑了七百多公里。他所乘用的車的底盤護板時常被路上的石頭碰壞,修都修不及。開完會回來已是凌晨兩三點鐘,匆匆休息一會兒,天亮還要召開會議傳達上級會議精神。有時司機累得實在受不了了,突擊隊其它有駕駛執照的同志只好當臨時司機,臨危受命。陳士榮和車輛一樣一刻不停。在災區,陳士榮同志的乘用車足足行駛了一個萬里長征。
為了確保隊員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飲食安全,陳士榮同志組織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制定了《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生活飲食管理制度》,要求全體隊員工作時必須戴安全帽,穿長衣長褲。一臺機械配備兩名安全員,安全員手持望遠鏡和小哨,負責觀察山上落石和塌方,有危險隨時提醒機械操作手。在大的塌方或滑坡處理前,提前封堵施工點兩端道路,防止過路群眾闖入造成安全事故。要求機械在搶通時要留有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的緊急避險空間,確保人員和機械的安全。
面對時刻發生的余震、塌方、滑坡、落石等險情,為了確保搶通工作順利向前推進,陳士榮同志根據搶通工作實際,在當地聘請了十余名村民,擔任排險員,由于他們熟悉當地地形,由他們對施工路段的險石進行預先排除,并及時發現潛在危險,進行預處理,
確保了突擊隊人員和機械的安全。在災區搶通保通的一個多月時間,盡管危險無處不在,可是突擊隊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做到了人員、機械“零傷亡”。
按交通廳前線指揮部的要求,為了更好的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確保搶通保通任務的勝利完成,每個突擊隊都要成立臨時黨支部。6月初,經市公路局黨委批準,駐馬店市公路局赴川公路搶通保通突擊隊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臨時支部共有十一名共產黨員,分成三個黨小組,由陳士榮同志兼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在搶通保通工作中,陳士榮同志帶領共產黨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工作不分份內份外,不講條件,不計個人得失,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廣大突擊隊員積極向黨員同志學習,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向黨組織遞交了火線入黨申請書,經黨支部考察并經支部大會批準,突擊隊有9位同志在抗震救災一線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領導親自參加了新黨員火線入黨儀式,并重溫了入黨誓詞。臨時支部為搶通保通工作的勝利完成發揮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經過32天的日夜奮戰,陳士榮同志帶領突擊隊全體隊員,冒著落石、滑坡和塌方的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完成搶通道路25公里,新建災民安置點道路1.5公里,平整災民安置點場地20xx0平方米,共完成清理土石方39000立方米。出色的完成了省交通廳前指交給的工作任務,受到了省交通廳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災區,陳士榮同志要求突擊隊在做好公路搶通保通工作的同時,全力做好為災民服務工作。當陳士榮同志了解到文勝鄉群眾看病難時,就指示隨隊醫生設立公路愛心診所,拿出部分藥品,免費為當地群眾診治,并向災區群眾普及災后防疫知識。隨隊醫生共為當地群眾診療206次,免費發放防疫宣傳資料200余份。突擊隊看到當地群眾因看不懂國際援助的帳篷說明書而無法搭建帳篷時,就根據帳篷的說明書示圖,主動為當地群眾搭建帳篷,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群眾的廣泛贊揚。
作為一名有著20xx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在黨的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陳士榮同志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的高尚情操。就在他受命奔赴災區的前一天,他的岳母病重入院,馬上要做手術,愛人勸他等老人手術后再走。“家里需要我,災區更需要我”,來不及說服家屬,陳士榮便毅然踏上征程。
在陳士榮同志的帶領下,突擊隊的突出表現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省委書記徐光春、代省長郭庚茂在交通廳前線指揮部親切接見了陳士榮同志;省委副書記陳全國、組織部長葉冬松,副省長張大衛、宋璇濤,國家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海濤等親臨施工一線,指導搶通施工,對突擊隊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市交通局局長彭賓昌、市公路局局長景川生等領導親自到施工一線慰問指導。陳士榮同志率領的突擊隊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抗震救災模范”,被國家交通運輸部評為“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被河南省總工會授予“河南省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
安全員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篇2
一、堅持安全教育,不斷提高班員安全責任意識
五工隊有著較好的班組安全管理基礎,較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在公司和林場的領導下,認真學習各類安全文件和有關的通報,認真吸取兄弟班組和其它單位的經驗和教訓,班組三級安全網(工隊長、兼職安全員、隊員)發揮各自的安全責任,大家深知要提高安全意識,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關鍵取決于班組人員應具有較高的安全技術素質、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較高的安全責任心。因此,持之以恒地宣傳生產安全的重要性,認真組織班組人員學習、分析、總結木材生產中出現的事故教訓,并根據本班實際情況,查找問題,制定相應的安全整改措施,不斷加強班員的安全責任心,將隊員的安全責任心提高到講政治、講穩定的高度。堅定不移地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二、開好安全活動會構筑安全生產防線
在安全會上,通過事故快報,安全簡報的集中學習,把別人的事故當作自己的事故,深入剖析事故的原因,同時結合本班組工作實際,舉一反三,工隊長針對運行工作中的問題,從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方面總結分析,指出缺點、找出不足,并落實整改措施,有根有據、有理由節,為每個員工敲響警鐘,從而不斷提高安全意志,增強事故防范能力。使每個成員在思想上構筑安全生產的一道防線。
三、開好班前、班后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認真開好班前、班后會,認真貫徹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針對當天木材生產作業實際情況進行事故超前預測。班組長在每天布置生產任務的同時,指出可能影響安全的因素,并提出預防措施和要求。通過查擺不安全因素,及時進行整改。每天在工隊長的帶領下,大家在發車前都會進行莊嚴的安全宣誓,多年來持之以恒,從未間斷。
正是由于班組在安全管理和生產管理工作上,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吉林市安全生產條例》、《伐區安全生產作業規程》以及公司有關文件精神的規定和要求,多年取得了較好的安全和生產成績,獲得了多項殊榮。
四、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
積極開展人員崗位技能培訓,經常組織班組成員學習《安全生產法》、《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工作規定》等規章制度。通過培訓使班組成員能及時掌握各種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法規,使其具備一定的安全素質,增強崗位適應能力。同時結合安全生產實際,開展行之有效的技術比武、反事故演習等安全競賽活動,以此激發員工自覺鉆研業務技能,掌握專業技能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班員愛企強企意識,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熱情。使班員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上的轉變。
五、完善規章制度,不斷落實班員安全責任制
強化規章制度的落實,在實際工作中,杜絕只安排不檢查的現象。把安全責任落實到生產過程的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環節。在“伐、打、造、集、歸、裝”各個環節上,從“嚴、細、實”上下功夫。嚴,就是從嚴管理,敢抓敢管,不徇私情,不講情面;細,就是考慮問題周全,部署周密,精耕細作;實,就是工作求實,不走過場,每項工作都有專人定期或不定期對分配管轄的工作進行檢查,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和處理,并在安全活動中進行分析、研究、討論、制定措施。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態勢和持續長效的管理機制。
六、狠抓薄弱環節,確保班組安全
由于特殊原因在冬季木材生產任務繁重時,單位會雇傭外委人員,我們針對農民工文化低,安全意識薄弱的狀況,在使用農民工時,一方面利用空余時間,對他們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另一方面加強實際工作管理,具體采用分片包干、專人專管、統一管理的措施,時刻提醒和監督他們的工作狀況,對不安全現象及時糾正,積極教育,使他們得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此保證了他們的人身安全;
七、認真仔細、注重實效
為了杜絕各類事故發生、保證安全工作順利進行,我們要求職工注重每個新的一天,養成“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習慣。特別在每個工作日發車前,都必須做到認真、仔細、嚴密,以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工作中由于嚴格仔細,各崗位查處了很多項隱患及各種缺陷,并對其進行逐項登記,及時為設備車輛檢修提供依據,為及時修復打下了基礎,從根本上保證了設備的實際完好率100%。尤其在歷年的“安全性評價”及“安評整改”工作中,在工隊長的帶領下,不怕苦不怕累,高標準嚴要求把林場年初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提前完成。
在多年安全生產工作中,五工隊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安全生產無事故,為我場的安全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們將會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狠抓管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與時俱進、團結創新,時刻以安全生產為第一位,團結和帶領廣大員工,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項生產任務指標,為實現企業的蓬勃發展發展奉獻自己火紅的青春。
安全員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篇3
我市交通局20xx年的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中共*市委關于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決定》(筑黨發20xx號)和《中共*市委 *市人民政府關于搶抓機遇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筑黨發20xx號)以及《中共*市委 *市人民政府關于搶抓機遇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城市建
設的若干意見工作責任分解表》(筑黨發20xx4號)和市政府20xx年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工作目標,狠抓落實,扎實開展工作,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45.54億元,各項主要工作全面完成。
一、圍繞中心工作,推動部門保證目標落實
一年來,我局始終把推動部門保證目標任務的落實作為促進中心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
一是著力提高行政效能。堅持依法行政,清理規范行政許可事項76項,簡化了為民辦事的程序;及時辦理省、市黨委、政府批示和督辦件46件,辦結率100%;認真辦才繼續施工,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在業主組織的多次安全質量專項檢查中受到好評,9月份,一名德國籍監理在進行安全質量專項檢查后,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說:“ok”!。
每次進行工地巡檢時,他都會挎一背包,里面備用各種常用工具,每當遇到哪里螺栓松了、防護欄倒了、用電不規范,他都會主動去幫整改恢復好。來廣州后,他自定一條規矩:每天午飯后去工地檢查一次。因為他知道那時候施工作業一線工人最麻痹、最困乏、最暴躁,是容易違規操作的時候,每到一處,他都要仔細查看氧氣、乙炔瓶的間距是否符合安全規定、現場防護是否到位、用電是否符合規范要求、設備是否有老化破損現象,當場督促整到位,為此常與一些不能理解的工人們發生一些口角,遭白眼不說,甚至還遭人威脅,但他不唯恐嚇而嚇倒,仍然堅持安全原則。如今,在工地上有時你會不經意的發現,那些現場施工人員遠遠看到他向工地走來,都會下意識地摸摸安全帽,捏捏安全繩。一名湖南籍民工這樣說道:“我跟隨工程隊干了這么多工地,象他這樣責任心強的安全員見到的不多”。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服務至高無上。11月18日早上7:30分,工地附近一路段突然坍陷后,為防止再度坍塌給過往行人釀成大禍,他揣著干糧,帶上水壺,一甘當安全“保護傘”守就是一天一夜沒合眼,第二天仍然還要堅持工作,而此時他因老胃病發作而已服藥2天了。
一年多來,他共組織員工安全教育現場辦班18次,閉卷安全知識考試3次,觀看安全警示電教片3次,外協隊伍安全教育覆蓋率達100%。憑借他那強烈的責任心和高度的敬業精神,用共產黨員的執著,筑牢一道道安全“防火墻”,實現了全年安全生產“0”事故。
安全員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篇4
胡,男,35歲,20xx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設集團金筑交通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該同志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施工第一線從事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和項目管理工作。先后參加了甬臺溫高速公路黃巖段路面工程、九景高速公路p3標路面工程、上三高速公路25合同路面工程、甬臺溫高速公路臨海楊梅至樂清湖霧街路面整修工程、麗龍一級公路云和段一期路面工程、麗龍一級公路(改高速)云和段二期工程10合同、杭浦高速公路路面一合同等省內各大重點項目的建設。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腳踏實地,用實際行動和工作業績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操守和諾言。
胡能始終堅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時刻不忘認真學習專業技術知識,深入鉆研專業技術技能,從而養成了對工作高度負責的主人翁責任感。經過10余年的辛勤努力,他的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并且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成績。他參與承建的全省各大交通建設工程均獲得優良工程。因麗龍一級公路云和段一期路面工程的施工中成績卓著,獲得了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20xx年度公路工程"優秀項目經理"的光榮稱號。
20xx年5月20日,胡臨危受命擔任浙江交通第三批派往青川搶險救災突擊隊副隊長,火速趕往四川地震重災區廣元青川縣,帶領突擊隊員搶通位于龍門山脈深處的寶羅公路9.7公里損毀段。
勇打前站的開路先鋒來到災區,余震不斷,就在胡到達的當天,青川又發生6.4級余震。在地處海拔上千米的寶羅公路白朝鄉路段,看到原有的通村公路路基毀沒,路面被埋,甚至有的地方數百米路面整體消失……救災物資只能等待村民翻山越嶺走50多里山路來取。山崩地裂,使四川廣元山區的多條通村公路發生"粉碎性骨折",許多災民被困山中,生活困難。白朝鄉興隆村、興房村等地3000余村民急盼道路搶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心系災區,情牽災民,沖在了搶通災區生命線的最前面。作為最先到達青川縣的第三批浙江交通搶險突擊隊副隊長,他顧不得長途跋涉后的勞累,首先察看地形,安排后繼突擊隊員的食宿,然后立即和其他幾名隊員步行幾十公里山路去搶通路段考察地形、進山踏勘,為正式施工做準備。第一天的踏勘從早上7點一直走到下午4點才到達塌方地點。塌方段山高林密、悶熱潮濕,蚊蟲毒蛇隨處可見,他們只能手腳并用,艱難前行。由于踏勘詳細,第一天,就初步選定了一條新的線路。接下來幾天,他每天都早出晚歸,來回走幾十公里山路,憑借多年的施工經驗,確定了施工線路的最終線位。他隨身帶著砍刀,和隊友們硬是一刀一刀砍出了一條四公里長的小道,這就是震后擬建的新寶羅公路搶通段的雛形。幾天下來,他渾身被蚊子咬出了一個個的紅點,又癢又疼,身上還有因長時間在潮濕悶熱環境中作業產生的濕疹,但是他絲毫不吭聲,只是請隊醫進行簡單處理后忘我地繼續著他的工作。
心存大愛的抗震勇士胡帶領赴川搶險救災突擊隊在余震不斷、環境惡劣、供應保障不足的條件下,膽大心細保質量,為早日搶通災區道路"生命線"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因天氣忽雨忽晴,施工路段不時有泥石流和石塊從山上滾落,險象叢生。但一想到山里面還有3000災民因為此路不通,要走一天的路程才能到青川縣城領救災物品,便顧不上危險,憑著自己熟練的專業技術知識和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度責任感,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危險大等諸多不利因素,帶領突擊隊員30余人,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始終和隊員們并肩作戰,餓了啃幾口方便面或壓縮餅干,困極了便席地而坐,背倚山體打個盹,醒來后又接著干。衣服不知被汗水和雨水濕透了多少回,幾天下來,雙眼熬得通紅,渾身像散了架。然而他始終不言苦、不言累,沉著冷靜地帶領大家施工。
一絲不茍的筑路專家大部隊上山正式施工后,胡每天都要對路線的橫、縱線形進行反復的檢測,并且蹲點在施工現場指揮施工,有的時候短短十幾米的路要反復填挖幾次才能合格,他對工程技術和工程質量的要求總是超規范標準。在正式施工三天后,細心的他發現擬定路線的終點附近,由于余震,山體出現了大量裂縫。他反復踏勘改線,想方設法聯系請教當地的地質專家,并在線型上設法繞開容易滑坡的危險地帶。他一絲不茍的態度感染了隊員,幾天下來大家都知道應該以等級公路的標準來對待這條鄉村公路,才能提高在這種特殊環境中施工的保險系數,確保公路施工質量。
樣樣兼管的當家人擔任此次赴川搶險救災突擊隊負責施工技術的副隊長,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工作強度大、頭緒多。白天冒酷暑、頂烈日,不僅要深入施工現場了解施工中碰到的各種技術難題,指導并解決施工技術工作,還要和當地協調各方面關系,東奔西走,解決實際問題。在人員、設備不足的情況下,經常是收工后其他隊員已經回去休息,他還在場地里帶領機修人員對設備進行檢修,保證了設備安全使用,為施工進度提供了保障,晚上隊員們入睡后他還要在帳棚里編排第二天的施工計劃。6月6日下午4點多,天空突然暗了下來,大雨給大家來了個措手不及,營地開始下雨的時候,王隊長馬上打電話給胡,說下雨了,隊員們撤離到營地,但是由于新路上余震引起塌方,導致進出的交通中斷的,胡看山上還沒有下,就堅持要把最后一點滾落的石頭清理掉才撤,結果雨很快就下到了山上,他們還是堅持完成后才撤離,但這時雨已經很大了,車子輪胎不停打滑,最后他們幾個在泥漿中把車子一步步推回營地,個個落湯雞
婆婆媽媽的好家長每天早上突擊隊員是6時30分出發到施工現場,胡每天總是在5時30分起床,對隊員們攜帶用品逐一逐件的檢查,看看他們是否帶了充足的干糧、水、藥品以及其它必備的應急裝備。在這個特殊的環境里,正是他的這種一絲不茍的態度,為搶險隊員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早飯吃了嗎?快去吃吧;這個會計算嗎?一會我教你;稍微休息下吧;沒有水了嗎?我這里還有給你點…這是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的聲音,那就是胡聲音。他總是無微不至的關心著隊員,大家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他就是家長.雖然累但大家都很開心.他使隊員們感覺到突擊隊是個可以戰勝任何困難的團隊。
恪盡職守的安全"守護神"胡在突擊隊里還是一名兼職安全員,每天出工前他都會不厭其煩地告訴隊員們應該怎么做才安全。無論在施工現場還是在營地,因為山體滑坡及地形改變,余震等原因,他每天都要制定不同的安全方案和應對措施,并且保證實施。每天早上在出發前都要召集開班前會,交待布置當天的技術施工、安全工作等事項;施工前,他都要親自到現場,選定一塊可以躲避的安全地帶,以備余震和山體滑坡來臨時的有效撤離;他還專門派人設置嘹望哨,密切注意施工段山體的動向,一旦有情況,保證第一時間通知隊員們撤離。
經過十余天的努力,胡和他的突擊隊員們初步整修道路4.7公里;累計完成路基挖土方10000立方;路基填筑7000立方;挖石方4100余方;鑿炮眼1990米。
賑災之時責任重于泰山。胡--一個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責任,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他在人民遭受危難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新時期共產黨人"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品格,體現了在大災大難面前的大愛大勇,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