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跡匯報材料(精選3篇)
先進事跡匯報材料 篇1
1982年7月生,**市**區人。20xx年6月畢業于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20xx年8月被選聘為**市大學生村官,現任盂縣東梁鄉東梁村主任助理。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先后獲得**市十佳大學生村官、**市大學生青年創業帶頭人、創業標兵等榮譽稱號。在20xx年首屆**省大學生村官創業設計大賽中,創業項目在全省一百個獲獎項目中名列第一。
深入農村變身農民
從城市到農村,心理上、行動上、語言上都帶著嚴重的城市氣、學生氣,與村民接觸時言談舉止也與之格格不入。為了盡快減少隔閡,融入農村,她主動與村民溝通,放下精致的小碗吃農家飯,做農家事,嘮農家嗑,變身農民,讓老百姓真正接納了她。她配合村干部積極參與計劃生育、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推廣工作、農村廣播、普及法律知識、解決村民矛盾、幫助村民丈量征用土地,為五保戶爭取幫扶資金,幫助困難村民成立早餐店等工作,真誠的付出和努力的工作贏得了村民和村干部的認可。
在入村走訪接觸中,發現東梁鄉為純農業鄉鎮,自然條件惡劣,無工礦企業,農民收入較低,外出務工人口較多,失學率高,遇到疾病災害,就會入不敷出,再加上非生產季時間長,村民無事可做,滋生了很多賭博、拉幫結伙、偷盜等不好的風氣。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她在村民的帶領和幫助下,認真考察詳細記錄了東梁村周邊的自然村,發現了很多寶貴的野生資源,邀請省里領導考察,發現了一條能夠帶領老百姓致富的商機,她決定從這里著手,一方面可以改變村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改變村民的生活狀況。
致富路上小試牛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結合當地的實際和自己的專業特長,認為,自己的工作重心應該放在發展經濟上。
20xx年10月,根據對東梁地區一個多月的觀察調研,她發現這里的沙棘質優量大,但欠開發,經過多方聯系,邀請維士杰公司考察并為當地老百姓成功銷售50萬斤野生沙棘,為當地農民直接創收5萬余元。有了這一成功經驗,又自費到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右玉縣進行畜牧業和沙棘產業考察,并深入企業學習,對太谷,忻州,交口,朔州等地的農業產業化及深加工進行了調查學習,前往內蒙古赤峰和浙江杭州、嵊州一些城市,學習沙棘葉子制作茶飲品的工藝流程。20xx年5月,克服重重困難,在東梁村搞起了沙棘茶試制,在省、市、縣各級領導支持下與農大教授,醫科大學教授合作開發沙棘系列產品,并成功創辦盂縣巾幗農產品開發專業合作社,帶動20戶村民直接就業,采收沙棘葉和沙棘果更帶動100戶村民增加收入, 同年9月先期焙制了20xx盒沙棘茶產品。參加了中國()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獲得了很好的市場反響,產品被一搶而空。
抓住機遇迅速成長
“發展才是硬道理。”20xx年11月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特別在市、縣兩級組織部門的關懷下,在市供電系統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擴大規模,籌集資金500余萬元,在原有基礎上新建了廠房(萬畝野生沙棘生態園),占地面積3000平米,新建沙棘系列養生茶生產加工車間一座,購置了新的設備擴大了規模,為更多農村婦女提供了就業機會。目前,合作社擁有野生沙棘基地一萬畝,迎合現代人健康養生的需求,以沙棘茶,松針茶,苦蕎茶和小雜糧開發為著眼點,合理利用村官資源和農村原始資源,創建一個適合新農村發展的,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成功帶動當地三個鄉鎮5000余農戶增加收入。20xx年,在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了凱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沙棘產品在企業標準通過衛生廳衛生部門的備案,生產許可正式通過。合作社從小作坊發展成為正規的、手續健全的加工企業。下一步,公司計劃通過融資的形式,投資1500萬建立一座沙棘主題養生休閑度假體驗中心,面積5000平米;擬新建小雜糧標準車間一座,流水線兩條,在**市區新開兩個沙棘主題養生茶館。
她說農村廣闊天地,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至于怎么做,她用毛主席的一句詩來總結“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來到農村,要有為農村犧牲的魄力和志氣,要有改天換地做一番事業的自信和勇氣,這是一種毫不猶豫,毫不動搖的豁出去堅定的精神,農村不是跳板,而是我們的舞臺、基地和戰場。
先進事跡匯報材料 篇2
,女,中共黨員,畢業于專業。20xx年9月通過安徽省組織的公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并上崗任職,擔任*村村主任助理。20xx年在村“兩委”換屆中,以滿票當選為村黨支部委員,9月份被推選為村婦女主任與村計生專干。
任職一年多來,該同志在黨支部、村委會的正確領導和縣、市組織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積極投身于農村工作;積極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與鎮村干部和群眾溝通,了解村情民意。由于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對農村工作不太了解。為此,任職后,她主動與鎮黨委有關領導、干部以及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群眾接觸,了解情況、溝通思想,深入農戶進行走訪座談,調查了解詳細情況。平時村里開會,認真的做好會議記錄,遇到不懂不會的,就向村干部請教。同時還把村部的所有紙質資料進行分類,對村土地面積、人口、黨員、村組干部、勞力以及外出務工人員、享受低保人數、致富戶、貧困戶等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并進行整理以及補充,完成電子數據錄入工作,備份電子文檔,掌握全村的第一手資料,為村務決策提供依據。一年多來,該同志針對村級經濟現狀問題,經常與黨員群眾接觸,虛心傾聽他們對發展經濟、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意見,特別注重了解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需解決的熱點、焦點問題,從而對八岔村整體情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為開展各項工作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以開展人口普查與養老保險為工作契機,熟悉村民村務。20xx年10月份,剛進村一個月,就趕上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作為村里的指導員和普查員,她與村會計及其他普查員一起,對全村各個普查點人口進行詳細的登記,確保不漏登一個人,不重登一個人,準確無誤的填寫每個普查項目,保質保量的完成人口普查。20xx年6月,全市進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入戶調查。她對全村866戶16歲以上居民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成員關系、戶口性質、人員身份等13項信息進行錄入,并及時的與派出所核對人員信息,確保信息無誤。12月份,60歲以上老年人養老保險發放,她與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的通知,并且幫助他們復印身份證、戶口本,全村474個老人均領到了養老保險金。這兩次的調查都為她以后開展計劃生育、婦代會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利用遠程教育,宣傳各項惠農政策。根據縣遠教辦的要求,每月做好2-3次的遠程教育播放。借助遠程教育電視,她組織村民每月都去村大隊部觀看各類致富信息與各種惠農政策,例如母豬補貼、農業用電政策、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等一系列的惠農措施。使村民了解國家對農村的扶植政策的同時,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惠農政策進行自主創業。在20xx年12月中旬至20xx年2月中旬開展的農村黨員干部主題教育活動中,她把此次活動的實施意見與主要內容打印多份分發給村兩委干部和黨員,每天與兩委干部和黨員一起通過遠程教育直播頻道學習活動精神。
積極參與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為民解難。她在村內設立代理辦事辦公室,要求只要村民找到,都要不講代價,按自己業務劃分到上級業務部門幫助辦理。群眾辦事需要提供什么材料,要一次告知,并對群眾承諾限時辦結,辦事的村民只要按時到村委會去取就可以了,實現辦事快捷高效。根據文件要求,她對每個來訪的村民都進行詳細的登記,使每個村民的問題都得以解決。同時實行登門服務制,村民到村里找相關人員辦事,如開介紹信、合作醫療報銷等,如果相關村干部因故不在村部,她就將要辦事的群眾的姓名、地址和辦事內容等予以登記,相關村干部回村后,馬上按登記情況登門服務,保證不讓群眾跑兩趟。
參與村“兩委”換屆選舉,得到群眾肯定。去年7月份,**市第八屆村“兩委”會換屆選舉。她積極配合村兩委,組織黨員干部學習五河縣支部“兩推一選”選舉辦法、《**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及縣、鎮有關文件精神,同時為了更好的參與村內大小事務,帶領村民致富,她向鎮黨委遞交申請書,請求參與村“兩委”換屆選舉。換屆選舉之前,她在村內向村民闡述大學生村官的工作性質,以及一年內在村內的表現,并為以后工作的開展做了詳細的計劃,獲得了廣泛的支持。在村84名黨員,57名在家的情況下,經過“兩推一選”,以滿票當選為八岔村支部委員。
參與葡萄種植農業,發展現代化農業。**村是省新農村示范村,也是全國綠化千佳村”、“市級生態村”。針對八岔土地、水源以及部分農戶有種植雜果技術的優勢,通過市場調查,夏黑等優質葡萄在蚌埠市銷路很好。去年6月份,她倡導村“兩委”召開會議籌措資金,并向市選派辦遞交申請書與項目計劃書,申請貸款用于大棚葡萄種植,10月份在縣、市組織部門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她與鄰村的另一位大學生村官一起通過銀行貸款種植了10.5畝的避雨大棚葡萄,現正在進行施工中,預計畝產量在3000斤左右,年產值可達15萬元。項目實施之后,將快速推進八岔村特色農業發展,并示范帶動其它相關村。
有人說:農村是一所大學,這里有學不完的知識。參加農村工作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她已掌握了很多農村的工作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她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更好地體現大學生村官的價值。
先進事跡匯報材料 篇3
曾x x,男,26歲,畢業于貴州工業大學法學院,大學本科學歷。經貴州省省委組織部選聘,到關嶺縣花江鎮廠上村擔任村長助理職務。
一年來,在黨支部、村委會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指導下,積極投身于農業、農村基礎工作,積極帶領農村群眾發展農村經濟,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一、發展藥材種植,引領群眾致富新渠道。4月,同志在村承包兩畝土地,發展-
藥材種植,先后投入人力物力1200多元。為了增加藥材種植的科技含量,同志專程參加安國專家的培訓班,學習了大量關于藥材種植方面的專業知識。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經營,藥材白術長勢良好,預計畝產實現經濟效益1800多元。現已有十余戶村民表示在今年要發展藥材種植,屆時,將實地對村民進行藥材種植的技術指導。
二、創建“遷西大學生村官網”,做村官傳遞信息的紐帶。于5月,成 立大學生村官網,并擔任網站管理員。該網站現有會員105人,日均ip訪問量三十多人,發表實用技術文章62篇,村官文集45篇,村官創業圖片48張,關于村官的最新文章報道91篇。該網站通過一年來的不斷完善和推廣,逐漸成為遷西大學生村官創業就業、學習交流經驗心得的平臺,得到了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三、協助村兩委作好農村換屆選舉及養老保險參保工作。換屆選舉期間,積極配合村干部做好選民登記、選票發放、回收及統計工作;積極配合村兩委做好農村養老保險的政策宣傳,參保人員基本信息的登記、統計及證件發放工作。 通過一年來的不懈努力,各項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諸多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戒驕戒躁,扎實進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團結引領農村群眾積極投身于農業和農村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