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小模范先進事跡材料(精選5篇)
道德小模范先進事跡材料 篇1
白*同學是我校四年二班學生,女,11歲,她從二年級開始,一直擔任班級中的衛生委員,學習小組長,多次受到學校的表獎,是一個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白*同學學習刻苦、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她工作積極主動、對人有禮貌、熱情,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是同學們的好朋友,在許多人的眼里,白*是一個善良、充滿愛心、樂于助人的小姑娘,她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
從上學開始,她就是學校舞蹈隊成員,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和演出,并獲得獎勵,在美術方面也很有天賦,她的美術作品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次獲獎,每當開家長會、班會、新年聯歡會她都是布置黑板版面的主力,三年級時候又被選入學校的鼓號隊,現在已經是學校鼓號隊的骨干了,如今我校的快板隊也選中了白*同學。參加這么多活動,對白*同學的學習絲毫不受影響,學習上她一直是名列前茅,因為成績優秀,2019年被評為四年級學習標兵,這次期中考試班級學習狀元又被她奪得。白*同學不僅學習好,還是一個關心集體、熱愛集體、責任心強的好學生。每天白*同學都早早來到學校,掃地、抹桌子、整理物品……只要發現班級中有凌亂的地方,她都主動去整理這已經成了她的習慣了。記得二年級的時候,白*的媽媽打電話給我,說白*這段期間老愛上廁所,趕在上課期間不好意思請假,憋的難受,讓我囑咐她下課上廁所……我的眼睛濕潤了,我感到了深深的自責:白*同學每天都來這么早,打水,洗抹布,冬天的水又這么涼,是不是給孩子涼的呢于是我撫摸白*的頭說:"白*,老師向你提個要求好嗎這段期間你不許洗抹布、抹桌子了,別的同學都反映你搶他們的工作了,給別的同學一些表現的機會吧。"白*同學不好意思的笑了。
白*同學關心集體愛護公物,把班級當成了自己的家,班里組織的各項活動她都積極參加,勞動中最贓最累的活她總是搶在前頭;地上有紙屑她總是主動撿到垃圾箱;黑板沒有擦她總是主動拿起板擦;自習課她總是主動維持紀律;放學后她總是帶領同學整隊出發看到班級里沒有鐘表,她和媽媽商量"媽媽,我用自己攢的零花錢給班級買個石英鐘行嗎"當媽媽讓她自己做主時,她高興的說:"媽媽,請你幫我們去買個好點的吧,免得老壞。"后來我才知道這個石英鐘花掉了白*60元的積蓄。對班級是這樣,對學校也是如此,2019年九月,我校剛剛成立幼兒園,缺少玩具和圖書,希望同學們獻點愛心,白*同學把自己的玩具和圖書畫報拿來了一堆,我一數三十多樣,這還不算,她還拿出了嶄新的五根跳繩和五個羽毛毽子,說:"老師,這些是新的,你看看小朋友們玩用上了嗎"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啊,在她的帶動下,我班的其他同學也紛紛響應共為幼兒園捐圖書六十多本,玩具七十十多件,是學校捐獻做多的班級。
白*同學非常熱心公益活動,在四川大地震時,她為災區捐款五十元,每次學校組織為殘疾兒童捐款活動時,她都捐助十元、二十元的,每次都是最多的,今年我校成立了"愛心天使基金會",白*同學又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四十元。其實,白*同學的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父母都沒有穩定的工作,都是靠打工維持生活,全家月收入才兩千來元,據白*母親說,父母給她的零花錢,她從來不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是一元一元的攢起來,然后和媽媽換成五元的,再換成十元、二十元……攢到一張五十元該多不容易啊!她常常和媽媽講:我什么時候把儲錢罐裝滿就好了,那樣我就能做很多很多的好事了!她是這么渴望有很多錢,又那么無私的去捐款,她就是一個這么有愛心的孩子。每次和爸爸媽媽出門,見到要飯的,她總要給點錢,有的人告訴她那些是騙人的,她總要反駁道:"不管怎樣,跪在這里也很可憐,如果誰都不給,這一天不就白跪了嗎"
白*同學樂于助人,對同學非常關心,她把團結友愛精神牢牢銘記在心里、充分表現在行動中,和同學們相處得異常融洽。在自己取得成績的同時,她時刻注意幫助相對落后的同學,經常以"小老師"的角色為他們答疑解難。同學有了困難她總是及時伸出友愛之手,誰的筆沒有拿,她把自己的送給他;誰的橡皮沒有帶,她一聲不響地遞過去。下雨了,她護送沒有雨具的同學出校;下雪了,她攙扶生病的同學回家……記得一次課間,我正在批改作業,突然屋子里彌漫了一股難聞的氣味,原來彭震同學因為生病吐了一地,同學們都捂著鼻子躲得遠遠的,只見白*同學拿著水瓶站在彭震的跟前,讓彭震同學漱漱口,然后又拿來矬子打掃起來,還招呼大家:"別這樣嘛,誰都有生病的時候。快點!誰來用拖布拖一下,我先把這些倒出去。"同學們都不捂鼻子了,搶著去拖地了。就這樣,不管誰有了困難,她總是伸出援助之手,難怪同學們都說白*"有人緣",在學校三好學生民主評選時,白*同學每次都能順利當選。
在家里,白*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她不挑吃穿,不搞攀比,衣著整潔樸素、大方得體。她體貼父母,關注親人的冷暖。在認真學習的同時,她在生活上也堅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減輕父母的家務負擔,幫媽媽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樣樣都做。由于父母忙,奶奶生病打點滴都是白*照顧,白*總是守在奶奶旁邊,給奶奶擦臉啊,灌熱水袋啊,還給奶奶講故事,唱歌,對奶奶照顧的無微不至。平時只要媽媽買來好吃的東西,她總是先拿給奶奶,她總是說:"我還小,吃的時候長著呢。"多像個小大人啊!她的勤勞與懂事讓親情其樂融融。對待鄰里,她講文明懂禮貌,與人為善,遇到鄰居,主動問好,深得鄰里喜愛。
白*同學是個誠實的孩子,她從不撒謊,做錯了事能夠正確面對,并勇于承認錯誤,她多次被學校評為"明禮標兵"、"好孩子".自信與樂觀鑄就了白*同學自強不息的品格,向上是她健康成長的力量源泉。讀書是她課余的一大樂事,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她都讀的津津有味。廣泛的閱讀開闊了她的眼界,同時也提高了她的寫作水平。她的作文在學校是很有名氣的,她還建議班級創辦圖書角并把自己的圖書都帶到班級,現在她還是班級的義務圖書管理員呢,這個有著純真的心靈,天使一般的女孩,用她的態度影響著她身邊的每一個人,使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道德小模范先進事跡材料 篇2
楊*同學是我校五年級一班的學生,男,12歲,他從一年級開始就一直擔任體委職務,而且一直以來就是班主任老師的好幫手。 在興隆堡小學,每每提起楊*同學,老師們便會豎起大拇指:"嗯,那可是個好學生,好學上進,尊敬師長,品學兼優。"凡是認識他的學生也會說:"他呀,就是我們的好伙伴,他團結友愛、樂于助人、關心集體,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的確,他是一名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眼中的好伙伴,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虛心好學、自覺自主學習是他取得好成績的法寶,強烈的上進心是他前進的動力。上小學一年級時由于本身年齡小再加上對小學生活的不適應,在一年級上學期"漢語拼音小測驗"時他只考了一個88分的成績,當他放學向媽媽說起這件事時,眼圈紅了,并說出一句超出他年齡的話:"我要讓這樣的成績成為歷史,以后永遠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隨后他像一個大孩子一樣拿出自己的課本認認真真的把所有的拼音都寫了兩遍。從此以后,每天放學他都先拿出課本專心的把各科作業完成然后再做些練習冊,在這期間無論院子里有多少小朋友在玩他都埋頭學習直到把當天的知識學懂、學會才出去做游戲。正因為有這樣的精神,他從一年級至五年級的每次考試中都名列前茅。
他不但是學習上的標兵,在學校他還能尊重老師,在學校的任何地方只要見到任何老師他都會畢恭畢敬的敬個禮說聲:"老師好!"他說:"老師為了我們太辛苦了。"他就幫助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送作業本、幫助老師搞好課外活動、主動調節班級同學之間矛盾等等。在家里他也能做個父母的還兒子,他說過:"父母生我養我不容易啊,我要做好我自己能做的事,減輕他們的負擔。"他也做到了,平時他幫助家里打掃衛生,學習從不用父母操心。
不但要自己學得好而且還要每位同學都學得好是他作為一名班長的責任感的表現。他不但要自己認真學習而且還帶動周圍的小伙伴學習,和他同在一個小區居住的李昌同學的數學應用題比較差,他就主動找李昌和他一起學習,幫他講解,這時的他儼然成了為小老師。不僅如此,每天早晨他都早早到校,把自己做過的練習冊上的題都寫在黑板上讓大家一起做。媽媽有時故意問他:"你不怕別的同學超過你嗎""那怕啥,別人超過我證明我還有不足,我還要努力。"他就是這樣一位心底無私的好孩子。
寬容大度,但絕不姑息縱容不良行為是他在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處事原則。和同學們相處的日子里,他從不斤斤計較,處處表現的寬容大度,在四年級上學期將近期末的時候,在課間游戲時,有一位同學趁他不注意,從后面猛推他一下,他不慎摔倒,結果她的鼻子和嘴唇都擦破了,流了不少的血,一向很怕血的他此時強忍眼淚對趕過來的老師一個勁的說:"沒事沒事,他不是故意的。"當回到家里本來很帥氣的他臉上掛了花,哪個當媽的不心疼啊,媽媽說要去找那個推他的同學時,他此時卻哭了,對媽媽說:"他已經向我道歉了,再說我又沒多大的事啊,總不能因為這點小事而影響我們同學之間的感情吧"對待傷害他自己的人他這樣大度,但對于損害班級、影響集體榮譽的不良行為它卻決不縱容。每當有說臟話、亂扔垃圾、不守紀律的現象,他就會堅決地制止,進行細心的說服教育,直至說到違反紀律的同學認識到錯誤為止。而他自己也以身作則,他從不說臟話,嚴格按照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約束好要求自己的。
他還是家里的理財小高手,他有時對自己顯得很摳,而對別人確實相當大方,作為獨生子女的他,家里的爸爸媽媽自然不能虧待自己的兒子,常常要給他買些吃的,穿的,用的,每當這時他會主動對媽媽說:"媽媽,我這些東西還能穿,等以后再買吧。"從小到大她都沒有向媽媽要過衣服,每年春節他都會從姥姥舅舅那里收到一筆可觀的壓歲錢,但他卻從沒亂花過一分錢,今年春節他主動提出用他的壓歲錢給媽媽買一個按摩枕(媽媽的頸椎病很嚴重)。每到夏天他也很少像別的同學那樣去花錢買冰糕、冷飲之類的東西,他寧可把省下來的零花錢給條件差的同學買午飯吃,他說:"吃完冰糕就涼快一會兒,沒吃到飯的同學卻要餓一下午呢。"每年三月五日學校都要組織同學去敬老院慰問,他都是捐款捐物最多的,他說:"看那些老爺爺老奶奶多可憐啊。"就在前幾天他還用自己攢下的零花錢為班級的小書架買了兩本新書,他又說:"別看我攢的錢不多才買兩本書,但我們班好幾十名同學都會學到很多知識啊,我還要繼續的。"
他不但在學校充滿愛心,在社會上也熱心于公益活動,懂得愛護環境,深知文明禮貌。就在前段時間我們回新民上街時(星期六的上午)我們新民市委領導班子在書記和市長的帶領下利用周末休息的時間在大街上打掃衛生,他就問:"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多這么些清潔工啊"當他得知是市領導班子在利用自己休息日為全市人民服務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也要向他們一樣。"回到家里他就找了一把掃把把樓梯上上下下認真的打掃一遍。樓里的居民看見了都說這孩子真懂事,他說:"這算什么啊,你們看人家那些大領導都為人民服務呢,我才干多少啊"話雖不多,干的也不多,但他還是個孩子,從這些小事能看到他的心靈,那么天真、善良、樸實……
楊*是優秀的,今后,他將再接再厲,堅持不懈,在學習上,繼續發揚決不服輸,勇往直前的精神,讓學習成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生活中,他堅持自主自立,做好自己的事,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父母;在班級工作上,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傳統,做到以身作則,發揮好班干部的帶頭作用,為班級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同學們的共同進步盡一份自己的心意,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人格高尚、心理健康、作風踏實、興趣廣泛、刻苦勤奮的優秀少年。
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楊*,平凡中透著優秀,善良中透著質樸。
道德小模范先進事跡材料 篇3
~年11月27日我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團后我更加用心努力地學習,勤奮踏實地工作,始終把學習和工作放在首位。用心貫徹落實團的指導思想,用心開展團內活動,用心幫忙同學,我也從中得到了一些收獲。
上初三時由于學習任務很重,團內活動基本上沒有人去參加,而就在這時,~年的元旦節到了,學校要求我們以班為單位開展團組織活動。于是我主動接下組織這次活動的任務,接下任務后,我迅速地根據活動主題尋找適宜的材料,那時我沒有電腦,僅有在書上一字一句地查找,這是很慢的,我也所以花費了很多學習時間,接下來又用心組織同學參與發言討論,~地完成了一次團內活動,活動后我又對此次活動做了詳細而認真的總結,雖然我為此付出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可是作為一名共青團員,這樣做也是就應的,也是值得的。
初三下期我發現班上有位同學的學習一向在走下坡路,由于每個人的學習任務都很重,以至于沒有人去幫忙他,我發現后展開了一系列的思想斗爭:“到底幫不幫他?幫他,又會耽誤自我的學習,不幫他,那他的學習怎樣辦?”就在這時我想到了我是一個共青團員,就應幫忙同學,申請書中不是還寫道:‘入團后要用心幫忙同學’嗎?”這時我決定要幫忙他。接下來我主動找他談心,我發現他學習下滑的原因是基礎差,跟不上教師復習的節奏,以至很多都沒有聽懂。于是我每一天都抽出半個小時來給他補基礎,要明白半個小時對一個畢業班的學生來說是多么的寶貴呀,可是當我看到他成績逐步回升的時候,我不由得會心地笑了,這充分說明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這個同學在中考考場上發揮得不錯,取得了600多分的好成績,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當他來感激我時我說:“作為共青團員這是就應的。”正是由于我的工作用心,樂于助人,在臨近初中畢業的時候,我榮幸地被經開區教育局評為了“三好學生”。
進入高中以后,我深知學習任務更加繁重,升學競爭更加激烈,在搞好自我學習的同時,我更不會忘記入團時立下的誓言:努力工作,團結同學,樂于助人。
我相信在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還會繼續繼承和發揚共青團的優良傳統,牢記自我在烈士墓前許下的諾言,時刻提醒自我要以一個優秀團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我,約束自我。
道德小模范先進事跡材料 篇4
走進山西平順縣西溝展覽館,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詳實地記錄著西溝半個世紀來的變遷:照片中風華正茂的申紀蘭,當年曾以驚人膽識,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她和西溝人一起,在寸草不長的荒山亂灘上造林辟田,把西溝變成了一方寶地。
“現在講艱苦奮斗,不是像我們過去那樣干活扛石頭。而是要有一種精神,人活著什么時候都不能缺了精神。”半個世紀過去了,申紀蘭和西溝人不僅創造了與自然斗爭的生產奇跡,還把“西溝精神”留給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1929年,申紀蘭出生于山西長治平順縣,17歲時嫁到了同縣的西溝村。這個位于太行山革命老區的小山村,當年山是石頭山,河是亂石灘,零零星星的地塊,不是散落在溝底,便是掛在半山梁上。由于山上沒有植被,水土流失很嚴重。
1951年12月,為了促進生產,讓全村人吃飽肚子,李順達聯合幾個互助組,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生產規模擴大了,光靠男勞力完不成生產計劃,社長李順達提出讓勤奮能干的申紀蘭擔任副社長,發動婦女一同參加勞動。
那時新中國剛解放,受觀念的影響,婦女很少能走向社會參加勞動。20出頭的申紀蘭沒有像別的婦女一樣整天圍著鍋臺、炕臺轉。她不僅下地和男人一樣干活,還克服種.種阻力,走村串戶勸說婦女姐妹走出家門。
婦女們參加勞動以后,遇到了一個問題:干同樣的活,得的工分卻比男社員少。在申紀蘭的提議下,女社員開始跟男社員學技術,比撒肥,比間苗,比鋤苗,樣樣不落后。經過多次爭取,婦女們終于能夠干一樣的活,得一樣的工分。勞動不分性別,要和效益掛鉤,婦女們就這樣被發動起來了。
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報》報道了西溝村婦女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跡,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此后,“男女同工同酬”被寫入了新中國的憲法。
1953年,李順達與申紀蘭雙雙被評為第一屆全國勞動模范。毛主席在接見婦女代表時,高興地和申紀蘭握手,說:“很好,你是農村婦女的帶頭人,婦女是半邊天,你這個頭帶得好。”
半個多世紀來,在西溝人的努力下,西溝村干石山上的樹種了補,補了種,前后種了七八遍,終于長起了1.5萬多畝的成材林,12萬株經濟林。1963年秋天,在這樣貧瘠的土地上,西溝人第一次被親手種下的大蘋果“撞上了頭”。
1954年深秋,25歲的申紀蘭坐著驢車從平順縣出發,來到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此后,連任11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她,成為了共和國民主進程中的一個傳奇,并被外國友人稱為資格最老的“國會議員”。
“要在過去,我做不了勞模,還得受罪。”申紀蘭說,“現在我們國家一個階段一個進步,老百姓都享受到了。”
幾十年來,申紀蘭對群眾普遍關心的三農、教育、懲治腐敗等問題都提出過建議和議案。她說,下至農村上至國家大事,我都要舉手,要不說句公道話,還叫什么人大代表。
1973年,申紀蘭被調任山西省婦聯主任,但這并沒有給她帶來欣喜,反而令她為難。她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不領工資,不轉戶口,不定級別,不坐專車”。
10年后,任職期滿的申紀蘭沒有申請退休享福,而是回到了西溝,為農民們尋找新的致富方向。她說:“農村還困難,在省里有自來水,我們到家里那是走多遠還挑不到一擔水。我想到農村的生活,還沒有富起來,還很苦,我是應該還回到農村跟群眾同甘苦共患難的。”
現年80歲的申紀蘭仍然生活在西溝。這位手上生滿老繭、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穿衣打扮與西溝農民并無差別。申紀蘭說,對她而言,在西溝干,比在城里當官更能出上力。“我是農民代表,只有生活在他們中間,才能了解他們的疾苦和需求,更好地為他們代言。”
在勞動中獲得解放,在解放中獲得尊嚴——申紀蘭在向全中國人傳遞著一個信號——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勞動,就能得到社會足夠的尊重。
20__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申紀蘭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道德小模范先進事跡材料 篇5
為大力弘揚英模精神,鞏固拓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12月20日上午,省委政法委、省法院聯合舉辦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全省政法系統干警在現場及分會場共同傾聽了滕啟剛同志忠誠履職、捍衛法治、為民服務、擔當作為的感人事跡。
以恒心見初心,以生命踐使命。生前擔任千山區人民法院法官的滕啟剛是我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涌現出的重大典型,是遼寧省基層政法干警的杰出代表。其先進事跡經我市發掘并大力宣傳選樹后,在全省乃至全國政法系統產生積極影響。最高法領導、省領導多次對宣傳選樹工作作出指示批示,人民日報、新華社、法治日報、人民法院報和省內各主流媒體均對其先進事跡進行了多形式報道。市委追授其為“鞍山市優秀共產黨員”,并作出向滕啟剛同志學習的決定。省法院為其追記一等功,省委宣傳部、省精神文明辦追授其“遼寧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省委政法委發出通知,在全省政法系統開展向滕啟剛同志學習活動。
報告會后,報告團成員、千山區人民法院千山法庭庭長呂晉鋒表示,自己學到最多的、也是記憶最深刻的是滕啟剛時刻強調的“要牢記我們是人民的法官,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深切的為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