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事跡優選(精選5篇)
當代青年事跡優選 篇1
,自x年7月在供電局參加工作以來,始終秉承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熱愛電力事業,在工作上扎實肯干、格盡職守。在過去的一年 里,他兢兢業業、努力并圓滿完成崗位要求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在工作中不斷深化專業技術知識,積累經驗、開拓創新。現將其近年來的主要情況匯報如下:
一、銘記責任、爭當模范
在 思想政治方面,他積極上進,于x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時時刻刻銘記黨員的責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工作中貫徹科學創先的新 思路,積極參與供電局創先工作。在工作中發揮黨員的先進性和先鋒模范作用,發揚良好的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精神,吃苦耐勞,努力鉆研和學習業務知識,積 極認真完成各種任務。
二、專心鉆研,技術創先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在供電局繼保班、自動化班、調度中心參加工 作,x年開始擔任繼保專責,主要負責電網繼電保護裝置的整定計算及繼保專業管理工作。通過幾年不懈的努力,他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 提升,曾多次獨立完成復雜的技術項目,并在工作中不固守舊條,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創新和改進。
近幾年來,電網得到了飛速發展,從單電 源,單串供發展到多電源、多形式供電的網絡。隨著網絡的復雜化,繼電保護整定計算面臨著更多的難題。自接手整定計算工作后,他致力于優化電網的整定配 合,結合實際,提出更合理的整定策略,保證在各種情況下保護裝置均能正確動作,使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自接手該工作至今,電網未 發生過因繼電保護整定錯誤而導致的電網事故,繼電保護動作正確率每年都達到100%。曾結合多年的經驗心得,撰寫并發表了一文,對其他 市、縣從事整定計算甚至規劃、生技、設計人員均有較大的指導作用。
隨著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推動低碳能源發展,風力發電作為目前世界上 最成熟、經濟效益最好的可再生能源在近年得到蓬勃的發展。x年8月,上川島風電場接入電網,當時大型風電場并網在xx地區是首例,沒有 相關的運行經驗。由于風力發電的特殊性,如何保證風電場并網后系統的安全運行、確保電網在發生故障時繼電保護裝置能快速、正確切除故障,成為繼保及定值整 定人員面臨的一道難題。在各級領導的關注下公司成立了攻關小組,他作為主要人員參于項目的研究。經過吸取他人運行經驗,研讀相關論文資料,建立仿真短路電 流計算模型等,得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用于風電場并網后相關設備的定值整定計算。上川風電場并網至今于已超過半年,期間相關設備也曾因氣侯等原因發生過幾次故 障,但各級保護裝置均能快速正確地隔離故障,從而保證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三、加強學習、不斷進步
在保證完成日 常工作情況下,他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考核提升個人技術能力和業務水平。于x年取得電氣助理工程師資格,于x年參加了全國注冊二級建造師執業資 格考試,成功通過并取得了資格證,于20xx年取得電力工程技術工程師資格。于x年參加供電局繼電保護專業競賽,取得個人二等獎等。
今后,他承諾將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責任心、科學發展觀的態度要求自己,盡心盡職地完成各項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本崗位的工作上積極進行科技創先,為企業安全生產目標以及各項生產任務的完成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當代青年事跡優選 篇2
20xx年度,運行部團委繼續深入開展“雙爭”活動,有力地促進了青年崗位能手活動的深入開展,涌現出一批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立足崗位創造 效益的青年崗位能手。脫硫二班班長李健,立足本職,鉆研技能,保證了脫硫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實現了安全生產。 他在工作、生活中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思想進步、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好,有較好的群眾基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樂于助人,為他人著想,事事以黨員的標 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以自身的行為去感染周圍的人。誰有困難,只要他力所能及的,他毫不猶豫的去幫助;誰有不開心的事,只要他能感覺到 的,他打開心扉去化解。群眾利益無小事,他始終把別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盡心盡力,發出他的光和熱。
他專業技術精湛,熟練掌握電除塵和脫 硫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豐富的運行經驗和較強的分析能力。電除塵除塵效率直接影響到煙氣的脫硫效果和吸收塔漿液質量,曾經發生過煙塵進入吸收塔過多使吸收 塔漿液質量惡化,吸收塔冒泡、溢流的情況。去年,#4爐電除塵高壓電場頻繁跳閘,同一列一、二電場高壓電場同時跳閘,使電除塵除塵效率降低,煙塵就會進入 吸收塔,遇到這種情況,他積極聯系設備部和維護單位,在排除電場內部問題后,排查對應灰斗下灰情況,找出問題根源,使對應灰斗下灰正常,防止因電場內部積 灰而造成高壓電場短路跳閘。在脫硫系統運行中,經常會出現漏漿、漏水、堵的情況,李健經過認真分析,發現出現這些情況,一部分原因是設備老化所致,一部分 原因是運行方式問題。設備老化不可避免,但運行方式可以經過調整并加以留心可以延緩或避免這些情況出現。比如泵的機封漏漿,泵運行時間長了,機封老化磨損 會漏漿,但泵的軸封水管堵,一個班就能使機封磨壞,如果每次巡檢時都留意軸封水管是否出清水,則會大大延長機封壽命。再比如泵內部或管道堵,如果每次停泵 后都沖洗泵及管道,則堵的情況就會大大降低,但如果泵的入口或出口門內漏,如果不去分析查看,仍然會堵。判斷泵入口或出口門內漏,李健分析出一套辦法:在 一運一備兩臺泵情況下(兩運一備同樣適用),備用泵沖洗排放幾分鐘后,沖洗水門關閉,若排放門出清水,則入口、出口門不內漏;若排放門出漿液,則入口門或 出口門內漏,具體是入口門還是出口門內漏,則需把運行的泵停下來,對備用泵再次沖洗排放幾分鐘,若排放門出清水,則出口門內漏,若排放門出漿液,則入口門 內漏。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入口、出口都內漏的情況,則需把出口門檢修正常后,即可確認。
他恪盡職守,敬業奉獻,作風扎實,刻苦學習,勤于思 考,善于鉆研,在本專業有較強的組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脫硫投運初期,他協助專業查系統、查設備,一絲不茍,制出脫硫運行日報表和巡檢日報表,為脫硫運 行做出很大貢獻。去年,他又協助專業重新修訂了脫硫系統圖,方便大家學習和查看。在當班期間,無論遇到什么問題,他都做好事故預想,認真分析,防范于未 然,保持與設備部和維護單位的良好溝通,使有問題的設備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他認真執
行“兩票三制”,認真履行安規、廠規和部門、專 業規定,結合脫硫運行的實際,舉一反三,為安全生產打下基礎。尤其是在工作票上,他每辦理一張工作票都認真審核,確保安全措施執行到位,為檢修人員的安全 和設備、系統運行保駕護航。在去年的#3機大修工作中,設備試運是很關鍵的階段,設備試運情況直接影響到大修后的啟動和運行。每試運一個設備或系統,他都 嚴格把關,認真分析試運參數和試運情況,如有試運不合格的,及時跟設備部和維護單位溝通,說明情況,重新執行安措并發出工作票,確保了大修后設備的正常運 行。 他言傳身教,熱心幫助其他團員青年立足崗位,加快成才。在平時的工作中,遇到問題,他及時跟班組人員進行溝通,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思維去分析問題、解決問 題。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他時常告訴班組人員:運行靠的是細心,要考慮到一個系統或設備對另一個系統或設備的影響,要時常吸取他人經驗,避免 同樣的問題在自己身上出現。要不斷的學習、思考、分析、領悟,才能不斷的提升自身技能。
他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技術過硬、熱心助人,不斷完善自己,分享技術心得,時時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經團支部慎重考慮推薦李健為20xx年度公司"十大青年崗位標兵"候選人。
當代青年事跡優選 篇3
現任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萬畝荷塘水產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長、曹縣萬畝荷塘米業有限公司法人、曹縣萬畝荷塘生態園法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邁入新時代,新時代青年應該樹立起遠大理想,將實現人生價值的“小我”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我”之中,在農村的廣闊天地上展現新作為、建功新時代。張哲瑜是一名90后,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天然的深厚感情。20__年山東財政大學畢業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他毅然選擇了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創業奮斗,去實現自己的農業夢、鄉村夢。立足曹縣魏灣鎮黃河故道濕地的資源優勢,成立了曹縣萬畝荷塘水產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發展成為集種植養殖、旅游觀光、農產品開發、文創產品研發銷售為一體,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合作社。在實現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的同時,他也向個人夢想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永久奮斗、砥礪前行,爭做“擔當作為”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奮斗拼搏時、青春恰自來”。唯有永久奮斗、永不氣餒,人生理想的風帆才能揚起。回顧幾年來農村創業奮斗的歷程,往往是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張哲瑜也曾經沮喪過、失落過,但從來沒有退縮過、放棄過。因為這里有他深愛著的土地。“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張哲瑜從挫折困難中不斷奮起,持續加強學習、錘煉過硬本領,用青春和汗水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天地。自合作社成立以來,張哲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種植面積3000畝,服務帶動群眾200多戶,戶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實現了有效連接;同時,張哲瑜為附近農民提供就業,帶動就業70人,同時注重吸納老弱病殘群體務工,雇傭五保戶、貧困戶、殘疾人7人,實現了“一人就業、脫貧一戶”、造福鄉里的社會效應。
敢為人先、創新發展,爭做 “走在前列”的新時代創業青年
“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青年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理應走在時代前列,敢于開風氣之先,在創新創造中飛揚青春。張哲瑜立足曹縣魏灣大米、蓮藕、荷花等特色資源,于20__年成立萬畝荷塘米業有限公司,取得全縣唯一一個水稻生產許可認證、注冊“曹州萬畝荷塘”“魏灣三庫”“醉美魏灣”等17個商標,將魏灣大米做成禮品包裝入市銷售,同時,張哲瑜注重產品研發,延伸產業鏈條,大力推進蓮藕產業發展,將蓮藕加工成蓮藕罐頭,將干荷葉、干蓮蓬等制成干花擺件,將蓮子制成蓮子手串,將荷葉制成荷葉茶,荷花產品的效益大幅提高、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有效拉動了當地農民經濟水平。
作為新時代返鄉創業青年,張哲瑜表示,下一步將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拓展生產經營領域,建立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繼續流轉1000畝稻田進行水稻—大閘蟹套養種植養殖,提高水田畝產效益,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致富。二是大力發展文創旅游,與工藝美術學院合作,圍繞“荷”、“蓮”兩大主題,加大產品研發、創新文化內涵、拉長產業鏈條,形成獨具特色的“荷蓮”文化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進一步提升萬畝荷塘品牌的知曉度和影響力。三是培育本地鄉土人才,通過示范引領、結對幫扶等形式,帶動更多青年參與農村創業,真正讓農業成為讓人羨慕的行業,讓農村成為讓人向往的地方。
張哲瑜先后榮獲泛海揚帆“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曹縣返鄉創業之星”“曹縣第一屆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菏澤市大學生創業之星”“菏澤市鄉村好青年標兵”“菏澤市五四青年獎章”“第四屆菏澤市鄉村之星”“菏澤市創業致富帶頭青年”“中國創翼菏澤市第六屆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山東省第七屆齊魯鄉村之星”,為當地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人員就業起到了推動作用,為家鄉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代青年事跡優選 篇4
我是**大學一名大一的學生。雖然到大學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在過去的半時間年里,我注重個人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熱忱地投身青年自愿者行動,熱心公益、扶貧濟困、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在此先將個人情況匯報如下:在思想方面,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積極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通過學習討論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并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它,以飽滿的熱情去參加各項活動,服務同學,服務社會,在工作中樹立青年志愿者的形象。
在工作方面,我態度端正、責任心強、敢想敢做、膽大心細。在剛剛進入大學的一個學期里,我以積極的熱情參加了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種活動,既為他人做了一些有用的事情,又在學習和實踐當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最記憶尤新的就是參加過的多次到社區開展的活動。11月21日下午,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微笑天使”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迎來了國際大學生節系列活動的第三個內容。14名志愿者走進沁園社區進行關于“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宣傳、社區清潔活動。志愿者們選擇在沁園社區人流較多的地方進行“生活中的化學”的相關知識宣傳,并向社區居民介紹了一些最近發生的化學事故,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此外,“微笑天使”服務隊以發動志愿者開展環境整治、衛生打掃、清潔消毒等美化社區環境的活動來增強社區居民愛護環境的意識。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們集體參觀了沁園社區。此次活動充分展現了青年志愿者的風采和大學生的活力,不但受到居民的好評,志愿者們也表示受益匪淺。能夠實實在在地服務于群眾,維護人民身心健康,我們倍感欣喜,更加堅定了“投身自愿者行動,為社區服務提高自我”的信念。通過這項活動,我們在高校與社區間駕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在校大學生與社區青年共同成長,為同學們服務社會創造條件。
20xx年10月25日,12月17日12:00,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微笑天使”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舉辦的“洗去朦朧塵埃,感受清晰視覺”免費洗眼鏡活動在學院路校區師院大道又一次展開。該活動旨在響應志愿者服務精神,服務同學,提醒同學們關注眼鏡,愛護眼睛。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也體現著“微笑天使”服務同學的宗旨。由于之前國際大學生節系列活動的洗眼鏡活動受到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貼近生活,“微笑天使”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將此項活動定為每月一次的常規活動,時間為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三。
11月17日,學院路校區大學生節系列活動之“ourworld,ourdream”放飛夢想傳遞祝福活動在學院路校區師院大道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大學青年志愿者服務中心主辦,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微笑天使”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承辦。以“和平,民主,自由”為宗旨,旨在點燃大學生不變的信仰,綻放大學生美麗的夢想。服務隊以此為引,奠定了本次活動的基調。本次活動主要分為兩個版塊,分別是:放飛夢想和傳遞祝福。11點30分,國際大學生節活動正式開始。在放飛夢想活動版塊中,參加活動的同學把自己大學時期的夢想寫在各種形狀的貼紙上,然后再把貼紙貼到夢想板上。在傳遞希望活動中參加活動的同學把自己的祝福寫在絢麗的紙片上,疊成自己喜歡的形狀,留在桌上的小箱子里,然后取走別人的卡片,帶走別人的祝福,讓溫馨快樂的祝福語環環傳遞,飄散的悠遠。整個活動中十幾名青年志愿者熱心的向同學們介紹活動步驟,來來往往的學生們紛紛參與到其中,傳遞上份份心靈的夢想和希望。
在這個學期中我們團隊還多次組織實踐隊隊員們到達福利院,與老人進行了交流。同學們幫助老人們掃地、洗菜,并為他們整理房間。隊員們又與老人聊天。經過這次交談,隊員們了解到“五保”老人看病難的問題。這次活動,隊員們體會到了“五保”老人生活的艱辛,了解了“五保”老人需要什么,要如何去關愛“五保”老人。
當代青年事跡優選 篇5
距離平江1500公里的四川昭覺,同樣也有個95后年輕人正在帶領著家鄉人民奔向致富路。
18歲之前的鄭吃合從小生活在大涼山,“住著土坯房,與牛羊同吃同睡”,為了更好的生活,他選擇外出打工。“外面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這是彝族青年鄭吃合的切身感受。
20__年,鄭吃合離開家鄉——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來到廣州。他在電子廠當過工人,也做過建筑工人,艱苦生活的背后,深深感受到有一項技能的重要性。
一年后,鄭吃合來到江西一家養豬場打工,想專心學一門技術。在豬場,看到大貨車將一車車的豬拉往屠宰場,鄭吃合忽然想到了家鄉的烏金豬,覺得自己也可以搞個養豬場試試,通過專業化養豬,發展家鄉的特色產業,總會比在外面打工強。
說干就干。20__年8月,鄭吃合返回家鄉,開始養豬創業。在不被理解,缺乏資金的情況下,鄭吃合沒有放棄。20__年,鄭吃合把第一批豬仔養肥了,一下就賣了10頭豬,總共賺了3萬多元,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可把家里人都樂壞了。
后來,許多鄉親都來參觀學習,開始相信規模化養殖烏金豬也可以致富。鄭吃合儼然成了村里人的青年榜樣,而他心里的夢想也更大了。今年,鄭吃合在碧桂園幫扶下擴建豬舍,建立了烏金豬產業示范基地,擴大了養殖規模,共同推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了全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除此之外,碧桂園還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旗下社會公益企業對烏金豬進行了統一收購,并通過電商平臺及線下門店幫助銷售。“不僅幫扶養豬,連銷售渠道也解決了。”鄭吃合對于外界幫扶的力度感到十分幸運,他也有自己的計劃和想法,“外面的人不了解家鄉的烏金豬,即使有錢也買不到這樣原生態的豬肉。”接下來,他希望擴大養豬場的規模,把烏金豬做成一個品牌,銷售到四川省外,甚至是全國各地。
年輕人回來了,鄉村振興有了更多年輕血液。實際上,以胡楊、周科學等為代表的返鄉創業青年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沒有流連大城市的繁華,而是致力于家鄉特色產業的開發和推廣,逐夢在帶動家鄉人民脫貧致富的路上。年輕人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在新的發展階段,在農村大有可為,希望更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能夠走進農村,留在農村,建設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