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勞模先進的個人事跡材料2022年范文
精心規劃,分片實施,用三年時間使全大隊3200多畝土地全部實現農田格子化,南北一個向,灌能進,排能出,建成了穩產高產農田,幾年來,糧、棉、油產量均在全公社前列。為此,于1977年榮獲上海市農業學大寨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退休后居住在泖港鎮天樂小區4號303室。
楊連云,男,1929年7月19日出生,高小文化,中共黨員,時任泖港鄉新建村大隊長,在農業以糧為綱抓糧食產量,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水稻種植早稻早產,每畝達到800斤以上的泖港鄉首位,振動全鄉及全縣,為此于1978年榮獲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退休后住在松江區泖港鎮新建村陳閣421號。
王云仙,男,1931年12月25日生,小學文化,中共黨員,原住泖港公社勝利大隊長浜隊,他是一個農民,自從16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70年代初期,由于農村農業技術落后,加上自然災害嚴重,對二麥產量,一直上不出,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此,他大膽創新,為二麥豐收,探索出一條高產路子,這就是一條溝,二麥豐收靠條溝而出名,使各生產隊二麥年年豐收,得到了群眾收評,于1978年榮獲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榮譽稱號。目前,他居住在泖港鎮焦家村百家2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