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先進事跡
他十分注重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長期堅持自學。從93年至97年,通過自學,獲得了湖北大學數學本科學歷。雖然校長的應酬較忙,但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毫不馬虎。他主動請纓,擔任初二、初三兩個班的數學課教學。許多教師勸他少帶點課,他說:“教學是我的生命,離開了講臺,我的生命將不會再延續。”幾年來,他所教畢業班的數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有十幾篇教學論文在《湖北教育》等雜志上發表。《初中數學課改之我見》入選《中國當代教育辭典》.他去年輔導的學生撰寫的數學科創小論文分別獲省級二等獎.和省一等獎。他寫的《論學困生心理》獲國家級論文一等獎。
我們打開荊州市中考質量評價的硬盤,點擊中嶺中學的中考成績,這些魔術般的數字,串聯成了一道道絢麗的彩虹,流動著一串串被汗水浸泡的詩行。在他任校長六年期間,連年榮獲荊州市中考先進單位。他四次被評為荊州市中考先進工作者。五次評為荊州市先進教育工作者,xx年評為全市明星校長,曾多次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作學校管理經驗介紹。鐵的數字在洪湖水鄉沉淀出令人驚嘆的“中嶺現象”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胡校長在這條荊棘叢生而又酸甜苦辣的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春秋冬夏,沿途立下了一座座老百姓信賴的口碑,留下了一道道不畏險遠,挑戰極限的美麗風景。
作者王興中
當春染新綠的時候,一群群燕子似的學生涌向這座陋巢;當夏暑襲來的時候,這里統鋪寢室就成了一座座火紅的磚窯;當秋果飄香的時候,這里收獲的是粒粒飽滿的金黃;當冬雪皚皚的時候,這里收藏的是一塊塊沉甸甸的金匾。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洪湖市萬全鎮中嶺中學校長胡永全同志。他用教育資源的下限挑戰農村初中教學質量的上限,用自己的創業行動踐行了新時代的“延安精神”,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奮斗之歌。
創業之旅
走進校園,滿目蔥蘢,繁花似錦。一座剛竣工的充滿現代氣息的教學大樓格外引人注目,在它的旁邊,正拆除的破舊瓦房還殘留著歷史的痕跡,仍依依不舍地訴說著過去歲月里的創業故事。
沒到過的人,不能想象這里原有的辦學條件是如此之簡陋;到過的人,不敢相信,原來這里就是金鳳凰飛出的地方;了解它過去和現在的人,不得不折服:這才是拓荒者對奮斗的最好詮釋。
以前,這里僅有9間平房教室,每間不超過60平米,其中6間的房齡有20余年了,另外3間是xx年暑期興建的。當時,在學生高峰日漸回落的時候,這里的學生卻急劇反彈。作為校長的他,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左右為難。一邊面臨的是即將要撤并和限制發展的鄉村中學,另一邊是家長乞求的目光和學生期盼的眼神。怎么辦?在這個極為關鍵的時候,他一腳踏著受處分的紅線,一腳踏著荊棘,毅然決定興建校舍。他帶頭墊資8000元,廣大教師群起響應,紛紛出資。為了節省開支,他用一雙握過粉筆的手搬起磚瓦,用背過學生的肩頭扛起了屋檁。在他的帶動下,全校教師積極投入到了火熱的建校義務勞動之中。打基開夯 ,搬磚上瓦,回土清場,他主動上陣;教室的墻壁、門窗的油漆全部是他帶頭刷做的,為學校節約資金五萬四千多元。從xx年到xx年五年間,在上無撥款、下無集資的情況下,還興建了一棟學生寢室、一座水廠,興修了水泥主校道,共投資10萬余元。而且,做到內外不舉債。這都是他一手一腳壘起來的,一分一厘攢起來的,一點一滴省起來的。
他的創業行動帶來了學校的巨大變化。尤其是學校的教學質量五年來,一直雄居荊州市榜首。這神話般的成績感動了家鄉在外的十堰市汽配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馮先生,主動捐建了如今的教學樓。
立業之策
如果把教師比作一只風雨中搏擊的海燕,那么師德修養和專業發展就是那海燕的兩翼;如果把教學質量比作一支杠桿的話,那么,校本教研就是這杠桿的黃金支點。因此,胡校長十分注重教師的精神建設和專業發展,牢固樹立教師的專業發展觀,學生的全面育人觀和學校的正確質量觀。全面實施教師業務達標工程和發展工程,努力盤活教師專業發展的“四步棋”,唱響學生均衡發展的“四部曲”。
其“四步棋”是:1、外 引 他積極鼓勵教師外出學習,引進別人的教學經驗,把別人的教法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每一次外出參加教研活動,學校除了幾個留守教師到學校上課外,其余的均參加學習。每學期,教師外出學習幾乎要輪換一遍,有的教師還出去學習多次,他節省學校其它開支,為教師的培訓大開綠燈。此外,邀請市內外優秀教師到學校上指導課,每學期不少于兩次,并形成常規。2、內 化 他要求每一位教師把外出學習的教法靈活“嫁接”到自己的課堂,讓其發揮整合優勢。并做到及時反思,內化為自己的教學心得。近幾年,他帶頭寫教學論文和教學故事,每學期均有1—2篇文章發表到省級刊物以上,學校各科均有論文在市級以上獲獎。3、互 補 他主張無論同科教師,還是非同科教師,無論課內,還是課外,廣大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討論,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他還利用網絡教學媒體平臺,開辟了網上教研論壇,每周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交流。4、自 充 他自己帶頭開展自學,組織教師,不僅自學業務和文化知識,還十分注重從網上獲取教研教改教法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