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輔導員事跡材料
本人自參加工作至今,我一直擔任中隊輔導員。二十多年來,始終以開拓進取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前進的動力,嚴格要求自己。為做好輔導員工作,提高自身素質,我涉獵了大量的有關書籍,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遇到困難就虛心請教老教師。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在輔導員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跨世紀中國少年雛鷹活動,吹遍了我校的每個角落。新的時代,新的活動,新的要求,時刻召喚著活潑可愛的孩子。我也根據學校的要求腳踏實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我校“五自實踐活動中”,所任教中隊從沒落后過,“野營軍事拉練活動”,我和隊員們一起過獨木橋、封鎖線、地雷區、火力網,一天步行28華里;“藍天白云映紅日”主題隊會中,我帶領隊員自制小白花,祭掃英魂;“手拉手情系災區小伙伴”活動中,我帶頭為小伙伴捐衣、捐物、捐款;在學校每年藝術節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共同捧回一張張獎狀;參加區主題隊會比賽,為上好“希望號零點起飛”,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打資料,制卡片,整整兩個星期沒有睡過囫圇覺,最后獲得全區第一名的好成績。特別是XX年“六一兒童節”,我校承擔了“濰坊市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雛鷹行動”現場會的工作,包括衣、食、住、行四部分,學校大隊部給我的任務是負責設計“食”這一環節。當時我身體很不好,胃痛加上低血糖,經常頭暈。可是作為一名輔導員,面對著六十多雙純潔的眸子,再加上領導的信任,我二話沒說便接下任務。我與其他輔導員仔細揣摩,經過幾次研究,最后定下“美食一條龍:屠宰——熱炒——燒烤——拼盤——面食——茶藝” 。形式設計好了,接下來一個月的中隊會上,我連續讓隊員們表演自己的拿手好菜,并逐一評判誰的“色、香、味”俱全。終于,隊員們的現場拼、炒、烤、燒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我這才放心。6月1日這一天終于到來了,看吧!整條美食街井然有序,小廚師們頭戴白帽,腰系白圍裙,看那嫻熟的動作,不亞于真廚師,不一會兒,白白的饅頭端上桌來,熱騰騰的餃子擺滿盤子:巴魚的、茴香的、韭菜的……香味撲鼻;還有那烤羊肉串的,學著新疆的口音吆喝;更有那手藝精湛的作品:“鴛鴦戲水”、“雪蓮花”、“兩個黃鸝鳴翠柳”……各位參觀的輔導員眼沒閑著,手沒閑著,嘴沒閑著,并不時發出嘖嘖的贊嘆聲。輔導員們吃過饅頭,嘗過餃子,真是心曠神怡,酷暑的炎熱頓時全消。他們交口稱贊我們的美食街,兩個小時過去了,他們久久不愿離去。看到這些,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的心血和汗水沒有白流,從他們欽佩的目光里,我找到了成功,找到了人生的價值,找到了作為一名輔導員的光榮和自豪!
XX年8月30日,我班“愛心1+1”中隊成立了。這是真正的愛心團,因為這是由60顆“心”加60個愛組成的。中隊的口號是“種下愛心,收獲歡樂。”從那以后,隊員們每隔一、二個周搞一次愛心行動,像愛心演出、愛心宣傳、體驗生活等。
自從踏進學校大門,伴著老師的辛勤培育,隊員們既學到了知識,又懂得怎樣做人……在學校溫暖的懷抱里,我教育他們知道了“五小”,實踐了“五自”:在家里成為父母的小幫手;在社會上成為了“幫人幫己”的小標兵;在學校里找到了團結互助的小伙伴;在社區和公共場所則成了保護環境的小衛士,他們走到哪里,哪里變成了一片潔凈的天地,被隊員們撿起焚毀的“白色垃圾”細細統計,可以堆成一座不小的“埠子”……還有那一節節廢電池,現在中隊每人就已經積攢了兩大箱子,街上的電池被我們收拾干凈了,隊員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因為他們保護了環境,減少了公共危害。隊員們的活動豐富多彩,涉及面廣,他們居住區域的老爺爺、老奶奶、小妹妹、小弟弟,看到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逢年過節隊員們都要到一些老爺爺奶奶家,幫他們打掃衛生,擦擦洗洗。為了給老人、孩子帶去更多的歡聲笑語,隊員們的文藝演出不下幾十次。中隊成立的第三個星期日,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隊員們早早集合在一起,一起來到了供電公司的“老人活動中心”,把中隊精心準備了幾個星期的精彩節目,奉獻給了這里的老人及其附近幼兒園的天真爛漫的小朋友們。活動由他們幾個中隊委共同協商決定,在中隊長的主持下進行。悠揚的歌聲想起來了!“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在音樂的伴奏下,隊員們盡情地揮灑著歡樂!一個個夸張的造型,一張張俏皮的笑臉,將歡樂、聰明率真的孩子呈現給大家。緊接著,是張萌和劉琦的小品《你我他》,嘿!他們可幽默了,惹得在場的人們哈哈大笑起來了。再接下來的節目有歌組合、電子琴、口琴等等。只見臺下的老人們笑著,笑得像紅蘋果一樣。有的干脆跑到臺上,跟著隊員們唱呀、跳呀,好玩極了!整間房子,洋溢著歡樂的笑,正如一首歌名一樣,真是個快樂的節日呀!正是因為他們為這些老人帶去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