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獎學金個人事跡材料
國家獎學金個人事跡材料
個人簡歷:
王x,男,漢族,出生于1990年3月,于XX年9月進入到信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2班學習。在校期間表現優異,一直擔任班級學習委員,XX年9月份開始擔任教學科研管理辦公室學生助理、學院視頻網站負責人、學院數字影音中心編輯部主管。曾于-XX學年獲“校景明杯文學之星”一等獎、“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一等獎,-XX學年獲“校優秀共青團員”、“信陽師范學院與信陽農專聯辦攝影大賽”一等獎、“學院優秀教學信息員”等。
事跡材料:
光陰冉冉 ,故夢猶在
XX年的初春,北京還處于嚴寒之中,一些身背夢想的孩子仍在各大院校的考點穿梭著。他們有的提著畫板會為北京的這一刻停駐,有的拿著相機記錄下這一刻寧靜的古都,有的還會站在考點前一個人翩翩起舞,有的一身正裝毫不羞澀的在人群里放聲朗誦,有的談笑風生說著各種大師。那一年,我們藝考,我就是這其中的一員。一個人來到北京感受她所有的寧靜和莊嚴,當時就站在頤和園的冰面上,我一面微笑,一面看著像在哈出冷氣的淡白色的太陽,那一刻,對我而言,整個北京,都是夢想。
2月21日,北京電影學院三試面試,我腦海里過著那些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庫布里克、北野武、王家衛……最后一關了,我覺得自己離夢想越來越近。在考場上坐定,考官并沒有問我那些大師,也沒有和我探討哪些經典電影,只是問了一些很簡單的生活的問題,讓我去形容出在地鐵上遇到的最有意思的人,我腦海里的畫面瞬間停止,一時手忙腳亂。這時候他們才和藹的開始和我說電影,可我已經沒了底氣。3月下旬,我打開網頁看著一個個的號碼希望找到自己的那串數字,反復看了好幾遍才確定自己沒過。那天,我安靜的開始總結這段藝考之路,下午決定買本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托弗》開始翻閱。我希望可以在偉人中尋找他們成功的足跡,但卻發現這并不是一篇讀起來感動或者讓人很勵志的書,而是蘊含了許多思想,這樣一本類似傳記的小說幾乎記錄了主人公所有的優劣,里面不過多渲染有音樂家感動全場的畫面,也不會有音樂家感化眾人的場景,有的都是他的經歷,他的優秀孕育在他偉大的歷程上,他思想的成熟也是在一步步的經歷中改變著,最后他安靜的總結了他一生的生活哲學,成為了圣約翰·克里斯托弗。這本書對我產生了很深的影響,雖然當時我并未覺知。但我開始喜歡上生活,我會在生活中鍛煉自己的思想,不管是挫敗還是成功,不管是浮躁還是寧靜,不管遇見的是什么樣的人,我都細心的體味著,一點一點的積累著個人的文化思想。我明白了,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我要給自己置身在更多的氛圍中,去吸收那些精髓,充實自己的靈魂。帶著這樣的想法,我沒有選擇再在大城市里讀書下去,我決定去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
XX年9月,我帶著行李包來到處在大別山區的信陽師范學院,這個學校不是什么名校,沒有響亮的名頭,她用最質樸的幾個字去詮釋自己——教師的搖籃。我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廣播電視編導班,在這里,開始我的新生活。我有兩個明確的目標,一,在這樣一個嚴肅踏實的環境里努力學習,四年之后在研究生考試上再戰北京。二,感受這里的所有,去觀察、去體會茶鄉特有的韻味。剛一踏入學校,我就競選了班級學習委員,我的競選詞就是我有夢想還在北京,我會和大家一起努力在學術成績上有所成就,更希望帶領大家一起走考研這條道路。這之后我就跑到了山區的縣城,我回想看過的賈樟柯的電影,他被譽為第一個用電影發現縣城的人。在縣里的街道上,看到不同于城市的繁華,而是一種古樸的熱鬧,人們嬉笑攀話,老人們坐在家門口一起嘮嗑,青年們少了一分潔凈,卻多了一分成熟。我很興奮的和他們聊天,他們不會去掩飾太多,他們羨慕城市如我羨慕鄉村一樣,他們告訴我在城市里的奮斗之事,講給我單純而又簡單的理想。我在這里成了一個絕對的聽眾,我好想聽他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我聽。我還去了更偏遠的鄉村,看到挑著滿扁擔西瓜的農民伯伯,看到鄉村里略有古韻的建筑,看到孩子們用蜘蛛網和竹竿制造一把可以粘知了的“武器”,看到會飛的野雞,欣喜中我暗自為自己選擇這個地方而高興。白天,村里的孩子們帶著我一起去玩,我們到河塘去釣麻蝦,我們去紅薯地里挖紅薯,爬上每一個山頭去觀景,當然還有那些廢棄的老建筑。夜里,我帶著他們看電影,我不再選擇那些文藝片的大師,我給他們看周星馳,看吳宇森,看徐克,孩子們和一些青年出神的模仿著電影里的角色,他們真的也喜歡了小馬哥,喜歡周潤發的《賭神》,他們羨慕那份帥氣和灑脫,這讓我想起了《三峽好人》里的那個模仿小馬哥的青年,我知道了賈樟柯的那份真實。在這里的日子,我是幸福而燦爛的,我決定用鏡頭去記錄下來,用畫面去表達這里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