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農村歷練中飛揚——大學生村官先進事跡材料
創業,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但對于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村官來說,它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雖然他們滿懷激情,期盼在新農村建設中成為基層致富的領頭雁,但事業怎么干?未來的路如何走?都是十分現實的問題。
xx年,在公學任教的唐x回到了家鄉xx縣,成為xx鎮xx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這個村子距縣城很近,交通又便利,應該是一個環境優雅而富裕的地方?”走入村子之前她這么想,可是事實跟她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個樣。破舊的村“兩委”辦公室、臟亂不堪的村容村貌、不斷到鎮縣上訪的群眾、欠缺的基礎設施、難以解決的群眾吃水難問題......這都讓她有很厚重的失落感。
初到村上,村干部都只把她當成剛畢業的大學生對待,對她總是很客氣,但村里的事從不讓她參與。群眾不認識她,她也不知道怎么開展工作。雖然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但是回到農村工作,她還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種“水土不服”。可是她沒有退縮,而是慢慢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變被動為主動。每天有事沒事都去村活動室待著、主動地向老黨員老干部和群眾學習、不懂就問、看見群眾就主動地介紹自己、主動走入村民家中了解各戶情況、和五個村民小組長成為熟人……兩個多月后,她已融入到金盆村兩委班子中,而此時村里的大部分群眾都已經認識了她,對她的態度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最初的生疏變得熟悉親切起來,大家已經把她當成了自己人。她說:“雖然萬事開頭難,但是我覺得人只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與村兩委班子、群眾熟悉后,她發覺村兩委會成員和村民小組長的平均文化程度都不高,便主動擔起了文書的擔子。村里召開兩委會,她詳細地做好村委會會議記錄和黨支部會議記錄;遠教播放時做好遠教收看和討論記錄;農家書屋開放時,做好村民借還書記錄;升級晉檔工作中,填寫農戶增收明白卡和其他文字資料;遇到低保評審、危房改造的申報、危房戶的補貼或是救濟糧款的發放上,她不但按照程序詳細記錄,做到與會人員表決簽字,并對會議結果在村公開欄里進行及時公示;遇到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村干部在調處過程中,按照要求寫好調處內容及矛盾糾紛排查結果……她說:“多干點沒什么,我不吃虧,在工作的過程中,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學會了如何與群眾打交道,學會了怎樣做群眾的思想工作、遇到村民之間的糾紛該如何調節。這讓我從一個稚嫩的大學生很快的成長為一個遇到問題能馬上想到如何解決的農村基層工作者,我考慮問題的角度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我感覺自己在慢慢成熟。”
當“村官”這4年,她干過村干部助理,到現在的村委會主任,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村民們對她越來越信任,她跟村民的感情也越來越近。她認為“村官”就是村民的“服務員”,是為村民服務的。四年來,她總是心系群眾,竭力為村民辦好每件小事。為了對全村102戶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她堅持利用閑暇時間入戶走訪,詳細掌握了每戶的人口、耕地、收入等第一手資料。走訪過程中,她還主動將國家的很多惠農政策宣傳給不了解的群眾,遇到個別有生活困難的群眾及時給予幫助。她幫助組張(三歲女兒患了糖尿病)在縣民政局申請了大病求助、主動聯系縣婦聯給他妻子申請到貧困母親救助資金,隨后又把他家列為低保對象;她幫助在xx年“7·23”特大暴雨中房屋受損嚴重的組受災戶王到信用社貸款蓋新房,再幫他到鎮政府申請危房改造資金;她幫助組務工回家的年輕人王建成利用地勢,開辦農家樂。在其經營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告訴他改進,并以此為典型鼓勵其他年輕人開辦農家樂。現在,金盆村已經開辦了四家農家樂,還有群眾在收拾房屋,準備辦農家樂。群眾的錢袋子日益鼓了起來,他們都很看中她,他們說“唐敏人實在”、“唐敏人善良”、“唐敏有能力”。但是她感覺他們可能更加看重的是她的能力,因為畢竟干什么都要看能力,管理一個村更需要能力吧。
她認為要當好村主任,就要為村里發展謀思路,而村里發展的工作重點和難點都是民生,是村民的衣食住行。農村跟城市不一樣,村民們的事情雖然小,但卻都是關系衣食住行的大事,只有保證好了,解決好了村民的衣食住行,村里才會穩定。只有村里穩定了才有可能去抓經濟、抓項目,村里也才能發展起來。xx年3月至8月,她跑前跑后爭取到一事一議項目資金,將村委會大院和文化廣場修葺一新;xx年9月,她聯系縣水利局飲水工程隊來組考察水源,同年10月,為南臺組村民引入自來水,解決了他們吃水難的問題。她說:“我要利用好大學生村官的優勢,堅定自己的信心,在當好新農村建設“謀士”的同時當好新農村建設的“戰士”,做好大學生“村官”的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