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大學生村官先進事跡材料:為民拓展農村新天地
河鎮位于xx縣最北部,緊鄰內蒙。這里土地貧瘠,十年九旱,靠天吃飯,每年一到春天開始刮黃風,一直刮到小滿前后,農牧業生產完全靠老天恩賜,全村百姓年均收入不到一千元。也就是在這塊既貧窮又讓人留戀的土地上,養育了一位熱血青年。XX年3月,經過考試選聘,被錄為xx鎮xx村黨支部副書記。
懷著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澎湃著對父老鄉親的感恩之心,懷揣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想,這位25歲的青年黨員毫不猶豫地走上了“村官”這個最基層的崗位。他發誓一定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在農村這塊兒廣闊的天地干出一番事業,充分總結當地獨特的優勢最大限度的挖掘財富,切實幫助父老鄉親擺脫貧困,帶領他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抓經濟,跑項目
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貧困的退縮態度。
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優勢,提出了引進外資,開發當地資源,建立農畜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他的“抓經濟,引外資,促發展”的總體思路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河鎮緊臨康七公路,地處內蒙交界,集通鐵路、呼海省際公路從鎮城北部穿過,靠近牧區。在鎮黨委書記、鎮長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在北京打工交識的朋友,與北京的一位老板取得了聯系。經過多次磋商、考察,最終達成協議:聯合建立了牧陽畜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公司占地31000平米,下設養殖場一個,肉類加工廠一個。主要建筑面積占地7800平米,目前資金已到位多萬元,企業邊經營邊擴大,于XX年底開始營業。目前公司已累計銷售商品豬一萬多頭。2012年4月,公司四期工程動工,將建成年出欄優質生豬10000頭左右的現代化養殖企業,年加工優質牛羊肉1000噸以上。公司以“企業+農戶+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拉動著本地區及周邊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公司投入生產為當地提供了130多個就業崗位。
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成立了xx縣第一個由大學生村官牽頭的青年養殖協會,協會成立后受到農村青年的極大歡迎。相繼成立聯合團總支。在統一學習相互探討中,在當地相繼幫扶建立7家小型養殖場,并已收益。帶動養羊戶220多戶,直接受益人員突破3000人。XX年將公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得到市政府的高度肯定,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級“扶貧龍頭企業”的稱號。
二、搞水利,治干旱
河“十年九旱,剩下一年水灌”。一直是多少年來流傳在當地的順口流,真實地說明了當地自然條件惡劣。這里要么干旱,要么發生洪水,干旱時,莊稼連苗都上不來,有時暴雨形成山洪,沖毀莊稼地,辛苦的農民飽經旱災無可奈何。水,成了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問題。
從小生活在這里,對當地惡劣的自然條件非常清楚。他的又一項工作就是協助村黨支部幫助村民找水源,大力發展水澆作物。一是改造過去的老水井;二是重修一條防滲主渠道;三是積極請專家勘測地下水源,制定適合后河村庭院經濟長遠發展的總規劃,充分利用當地寶貴的水資源。他對村民說,“一滴水就是一粒糧,我們不能浪費一滴水,讓有限的水資源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傳統的種植模式不再適合經濟作物的發展,請教專家指導菜農合理施肥,及時調整種植結構,一改“上肥是二胺、種菜是橄欖”的舊模式。使得XX年XX年后河村蔬菜總產量突破5000噸,蔬菜種植戶省了力氣,多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