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公司調度員先進事跡材料
肖步慶是集團邯鋼西區煉鋼廠轉爐車間主任。有人說他是領導眼中的好干部,因為他總能保質保量、還經常超額完成工作任務;有人說他是技術員中的標桿,因為他能獨當一面地肩負起攻關煉鋼生產的各項技術難題的重任;有人說他是一位好大哥,因為他能團結和帶領車間職工創造多個發展奇跡,爭得多項全國第一。"
面對公司給予的眾多榮譽,他經常對工友們說:"我愿做邯鋼煉鋼生產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
生產組織的"調度員"
西區煉鋼廠投產初期,肖步慶負責該廠的生產組織、物流優化等工作。面對著邯鋼有史以來最為先進、容量最大的260噸轉爐及配套精煉、連鑄設備,如何才能按照要求實現快速達產達效,成為他首要解決的難題。為此,他憑借著多年的調度員工作經驗,提出了"以生產列車時刻表攻關方案",在該廠確立了"連鑄為中心、轉爐為基礎、精煉為緩沖、設備為保障、鋼包為關鍵"的生產組織理念。通過開展"列車時刻表攻關",以標準化作業為指導,嚴格規定各工序及傳隔時間,使工序操作步驟進一步優化,有效壓縮了各工序及傳隔時間,實現了轉爐冶煉周期40分鐘、lf精煉周期35分鐘、兌鐵、加廢鋼6.5分鐘、連鑄上鋼時間7分鐘以內,為穩定生產創造了條件。
在生產中,他積極攻關"三吹二"的新的生產組織模式。針對轉爐產能大于連鑄產能的現狀,他推出"以連鑄機恒拉速、高拉速為中心"的生產組織模式,重新優化了"以連鑄設備為中心"的點檢定修模型,采取了關鍵設備日雙檢模式。針對品種鋼的研發和生產對連鑄生產將造成一定影響的情況,制定了以1號連鑄機生產高端品種為主,2號連鑄機通過中包快換以提高產能為主的生產組織模式,超額完成今年上半年生產任務。
科技創新的"領頭雁"
在車間管理中,他始終堅持"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心動腦,通過小改小革,優化了生產工藝、縮短了工序時間、消除了安全隱患,這就是一種創新。只要你有創新的意識和態度,創新就并不遙遠"的創新理念。擔任轉爐車間主任以來,帶領廣大職工先后完成了"氧槍錐度改造"、"轉爐磷預報模型"等多項技術創新工作。
針對前期該車間氧槍槍齡過低、頻繁更換氧槍,嚴重擾亂正常的生產秩序,直接制約著煉鋼廠的生產節奏的情況,他積極組織成立了"氧槍槍齡攻關"組,通過對造成槍齡低的原因進行認真的分析、明確氧槍攻關的目標和責任人、重新制定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嚴格要求工人執行標準化作業、重新優化氧槍的結構和材料等舉措,使氧槍槍齡不斷延長,目前已達到200爐以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品種研發的"技術員"
他積極圍繞品種鋼的生產,查找生產中存在的"短板"與"瓶頸",疏通每一個制約品種鋼生產的環節,積極開展新產品研發和生產。通過不斷推進品種鋼研發小組的各項工作,對已研發成功的品種固化操作標準,對新品種進行技術儲備;充分利用3號脫磷轉爐的優勢,積極開展轉爐雙聯工藝技術儲備和開發,為生產低磷、超低磷等品種鋼生產創造條件;大力加強標準化作業,細分各工序操作步驟,規范和固化各工序操作,加強過程控制,保證了品種鋼研發的過程質量,使煉鋼廠品種研發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