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女孩先進事跡材料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事跡材料,僅供參考
今年1月14日至2月26日,劉韻子通過aiesec這個全球非盈利組織,只身一人飛到肯尼亞,在一所貧民窟小學支教了六個星期。劉韻子支教的childrock小學有80個當地學生,她教六年級的數學、英語和自然科學等。childrock小學校舍是木條框架的鐵皮房,即使在三、四月也保持著二三十攝氏度的高溫。為更多了解肯尼亞當地風俗文化,她選擇住在aiesec組織安排的本地人家里,住宿地到學校往返要花5個小時車程。肯尼亞水資源匱乏,水價較貴,還經常停水,于是劉韻子在人人網發了一篇“關于愛的valentine’sday”求助日志,里面寫道:“韻子在此以私人名義發起募捐,希望籌款為孩子們建一個2500升的水箱,孩子們就不用在臟水里洗手,再用手抓飯吃,孩子們就不會在炎熱的下午沒水喝……”日志發出后8個小時,籌款就達1500元。在劉韻子的影響下,肯尼亞內羅畢同為aiesec成員的一些大學生,通過舉辦派對展示才藝,最終籌到4000元。劉韻子跑到當地一廠家,跟他們討價還價,買回了一個2500升的龐大水箱,又花了450元錢給學校添置了6塊黑板和學習用品。
在肯尼亞期間,劉韻子頓頓吃米飯配豆子,教學環境十分簡陋。回到昆山家中,父母幾乎認不出她的樣子。劉韻子卻覺得都沒什么:“當孩子們拉著我叫‘teacher,teacher’的時候,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認為,公益是一種思想、一顆種子,“我們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希望給他們帶去積極的想法,讓他們意識到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和知識來改變命運。”
孩子只身去非洲,劉韻子的父母當時是有點擔心的,但是考慮到孩子學醫,應該有一種人道主義奉獻精神,于是轉為支持她了。他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愛,關鍵是要讓孩子能夠擁有生活的技能、獨立的思考和對人生價值的正確選擇。
南醫大第一臨床醫學院XX級輔導員張曉娜老師評價:韻子是個開朗的昆山姑娘,“和其他同學相比,她能力強、善于思考,對事物有獨立的見解和想法。”昆山開發區黨群工作部領導說,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劉韻子身上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優秀品質,也展示了昆山青年的良好精神風貌,是值得全體青年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