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事跡材料:信得過的檢驗官
在遼寧大窯灣港區,提起“老鑒定”吳,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20年來,他以誠信為本、質量至上,靠技術執法、憑數字說話,用真實可靠的檢測數據、優質規范的執法行為,守護著國門天平的公正和信譽,樹立起科學權威的技術執法形象,成為進出口企業“信得過的檢驗官”。
xx年4月“arteaga”在靠泊途中觸礁擱淺,造成我國最為嚴重的海事事故。從4月3日分泊卸貨至4月16日結束的14天時間里,吳帶領鑒定科一班人先后12次登輪、28次登罐、36次取樣,先后7次計量核算,出具重量證書、空距報告、岸罐計量報告及相關分析報告等證書達創紀錄的58頁,并應要求全部譯為英文。
在那段緊張的日子里,吳幾乎天天工作到下半夜,研究非常規的計量方法,計算核對船罐計量數據,擬定需階段性發布的計量結果和報告。詳細得當的應對方案,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客觀翔實的計量結果,使得這一非常規計量鑒定工作得到了中聯油、石化、油品碼頭、外代、船公司、船東保賠協會等方面的一致認可和贊揚。后來他還多次出席法院對擱淺事故賠償的審理和仲裁,由于立場公正、技術嫻熟,計量結果未引起任何爭議。
在xx年“7·16”新港原油碼頭爆炸事故發生當天,吳正因高燒在家休息。在得到火災報告后,他要求現場同志立即撤離,隨即向鑒定處領導報告這一突發情況并立即趕赴單位,途中發現爆炸煙氣正向單位所在區域擴散時,考慮到爆炸所在油庫內存有高毒性油種,其煙氣可致人身嚴重傷害,馬上請示領導同意后,立即組織所有值班人員關閉水電,集合轉移。
因值班車輛遺留在現場,情況不明,吳于第二天和第三天兩次進入火災現場,查看遺留車輛情況并協調有關方面妥善看護。
7月19日和21日,吳兩次組織召開科務會,傳達貫徹局領導指示,要求服從命令聽指揮,全面接管事故區域所有非法檢鑒定業務,全員在崗等候調遣,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全力配合搶險救災。
搶險過程中,吳配合國務院調查組三次查核事故前后罐存情況,每次前后不到一小時就完成檢索核對,調查組對業務鑒定科的石油鑒重工作給予高度評價,稱“在商檢的調查是最順利的”。此外,他還配合中聯油盤點保稅原油36個儲罐庫存和國儲油30個儲罐庫存,出具庫存特別證書。
該事故發生后,由于管線受損,公司臨時鋪設的管線與原管線有差距,有一條載貨量27萬噸的油船計重竟然差了噸,短量達到罕見的4‰,貨主對此十分不滿。吳接到港方請求后“不信邪”,非要找到原因。經過一整天的現場調查分析,他發現原來是布線標高不同導致的計量差異,他向貨主提出卸船前庫內自循環充線、自油庫至碼頭漸次開閥逐段核量、液位跟蹤監測等解決措施,最終使短量控制在正常的3‰范圍內,保證了計量精確,使貨主、港方都很滿意。
針對港油品碼頭管系復雜,油品庫權屬眾多、貨權紛雜,管路油品頻繁置換的實際情況,他在規范檢尺、測溫、管線狀態等計量作業的基礎上,采取分解計量流程,即卸前逐段監控、管路置換、卸貨前期排量、卸畢差異核算、船卸和罐收流量比對,對可能產生計量誤差的各個環節逐個排查監控,確保了執法的準確性和公正性,維護了貿易、加工、運輸等企業的合法權益。
面對各種誘惑,他心中的天平始終如一。經他鑒定的油品近萬船次、約4億噸,從未引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