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優秀教師事跡材料
在世俗的眼里,誰能理喻?她是家庭主婦,竟然不會討價還價?堂堂中年婦女,竟然不會玩牌娛樂。26年的光陰,九千四百多個日日夜夜,她癡情堅守著教育的圣潔,一任物欲的橫流,一任名利的誘惑,一任身心的摧殘。她收獲著幸福,收獲著快樂,用教育的明燈照亮了萬千學子和教師的希望。她,就是州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保靖縣實驗小學教科室副主任xx老師。
“xx老師,下節還上數學課嗎?”
孩子們最喜歡xx老師的課。每節課他們都上得興致勃勃,乃至下課了,還興猶未盡,纏著她問:“xx老師,下節還上數學課嗎?”若是趕上xx老師出差,三五天不回來,孩子們就會急不可耐,望穿秋水。一次,他們竟然聯合寫信送到校長室:“xx老師,我們想你了,你怎么還不回來呀?”“其它班的課上到我們前面去了,你快來啊!”孩子們升入高年級,要換其他老師教了,總是哭著鬧著不肯去,要xx老師繼續教他們。很多回,都是校領導出面才肯罷休。
究竟是什么魅力讓孩子們如此依戀xx老師?實小老師們都知道,是她的數學課!那是多么充滿詩意的課堂喲!
那課堂充滿笑聲。xx老師給自已有個規定,每節課都要讓孩子們笑上幾回。有一次,一位女孩子因為肚子痛,媽媽叫她在家休息,可她硬是不肯,說今天有xx老師的數學課。媽媽無奈,只得請她上課時不要大笑,孩子說:“那就難了哦,因為xx老師上數學課,不笑都由不得你哦!”
那課堂靈氣飛揚。孩子們在操作探究中發現規律,在討論交流中加深認識,在求新求異中讓思維飛揚。課堂上聽到最多的問語是“這個題除了這個解法還有什么解法”?最多的答語是“老師,我還有另外一種解法”。xx老師的課成了思想的誕生地,思維的賽馬場,觀點的集散港。
那課堂高效實在。導入——鋪墊——探究——交流——拓展——練習,環環緊扣,步步為營。教學內容上下勾連,縱橫捭闔,一年級結合二、三年級教,教材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xx老師非常注重拓展,她讓學生搜集題目,考自己,考同學,考老師,激活了學習的主動性。
聽過xx老師課的人總喜歡用 “收放自如”、“輕松高效” 、“爐火純青”等詞來形容。可誰知,這背后灑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啊!
xx老師畢業時原本是作為音樂專職教師分配到實小的,進實小后竟鬼使神差教上了數學。回首剛參加工作的那陣子,她總說自己就像投到地球的外星人,一切都茫然無知。她只得捧起心理學、教材教法惡補起來。對每一堂課,她都要在床鋪上過上兩遍電影:課前的“預演”,課后聽“復盤”。導入、鋪墊、展開、練習……力爭做到最優化。床頭放著的紙筆,隨時記下想法。時間長了,她患上了可怕的失眠癥,整夜整夜地睡不著。
功夫不負苦心人。三年后,學校指名由她給省廳領導上一堂“三算教學”匯報課,課上要穿插音樂美術等內容。她上得精彩紛呈,得到領導高度評價。此后多年,實驗小學數學公開課基本由她包干,吉大師院把她的教學設計作為師范生的學習范本。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她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繼續向名家學:華應龍老師的《復習課》,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理論,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黃愛華與活的數學課堂》等,她都奉如珍寶。教育名家的理論給了她無窮的智慧,給了她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多年的低年級教學,xx老師不斷總結提煉,形成了“以情促學,以趣激思,以新啟智”的教學風格。她所教的班級名列全縣前茅,在州數學網絡學習競賽中一枝獨秀。接班的老師從不吝嗇贊美之詞,xx老師教過的班是她接收過的最好的班,孩子們在低年級該掌握的都掌握了。
“xx老師,你那么輕言細語,怎么管住學生的?”
聽過xx老師課的人,曾經不止一次這樣問過她。
工作26年來,她一直擔任一至三年級數學教學,課堂上一直沿用輕言細語和談話的口氣上課。學生聽得非常認真,哪怕一絲絲講小話的聲音,都聽得很清楚。而她,只需一個眼神就能夠制止。學生學習效率高,教師教得也輕松。
一個副班主任,一個每周比別人少2節課的老師,何以讓學生那么聽話?用xx老師的話說:優秀是教出來的。
新課改背景下,有專家說,不必要求學生太規矩。xx老師沒有茍同。她認為,低年級教師主要任務,除了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讓學生做守規矩的人。她堅持與班主任合作,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把她豐富的管班經驗無私地傳授給一個個年輕的班主任,形成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