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局副局長先進事跡
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高度近視眼鏡,鏡片中總是透出束束智慧、深邃的眼光;瘦高瘦高的身影,總是來去匆匆,顯得那樣忙碌和精干。在通城地稅系統,他好像一匹黑色的駿馬,在征管一線游刃有余地馳騁;又好像一名的弄潮兒,在浩瀚稅海中遨游前進,在風頭浪尖上勇敢搏擊。持著年輕的護照,他把青春的激情和智慧交給地稅事業;仗著大山的養育,他用堅韌和勤勞對待自己的工作。一個僅有8名干部職工、年年完成任務難、負債近10萬元的分局,通過他的精心治理,一年之間提前一個月實現稅費收入雙過半、半年內還清所有債務,又提前一個多月超額完成全年稅費任務,征管質量穩步提升,干部職工工作、生活環境大大改善。他就是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優秀公務員的通城縣地稅局麥市分局副局長胡品朝。
他把勤于學習作為不斷進取的捷徑
對胡品朝而言,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可走,如果硬要找捷徑的話,他在把勤于學習作為不斷進取不斷提高的唯一捷徑。在同事眼里,他始終是一個在學習上走在前頭的人。
1990年,他從咸寧財稅學校畢業,走上稅收工作崗位,被安排在地處偏遠山區的稅務所從事征收工作。所里領導見他是對口專業學校畢業,就讓他配合一名老同志管理企業征收。轄區內當時有一家小型水利發電企業,效益較好,納稅也比較積極主動。這位師傅為了讓他長些見識,就要他單獨去企業查帳,胡品朝在對企業進行稅收檢查后,輕易發現有偷漏稅行為,就匆匆下達了稅務處理決定書,責令其繳納稅款,并處以了XX元罰款。誰料第二天,企業法人找上門來,不是補繳稅款和罰款,而是找領導說他處理定性不準確、執法程序不到位,硬要討個說法。所長好不容易打發走這位廠長后,把胡品朝狠狠地批評了一通。對胡品朝來說,這是一次深刻的教訓,他想起臨近畢業時老師的告誡:理論與實踐總有一定差距,只有將豐富的理論與長期的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厚積薄發,才能取得真經。于是他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通過虛心學習,盡快熟練掌握稅收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實際業務能力,早日成為獨擋一面的行家里手。
從此以后,胡品朝在工作中總是以一個學生的姿態虛心向領導和同事們請教,尊他們為老師,在實踐中遇到疑難問題總是不恥下問。在稅收征管中,他悉心研究和摸索各種查帳的技巧、有效的征管方式方法。為了及時更新知識,他如饑似渴地潛心學習稅收基礎知識和新出臺的政策法規,認識做筆記、寫心得,每年都要記下兩三大本學習筆記。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和業務水平,他自費參加了“財會稅收專業”自修學習,并順利取得大專文憑,隨后又參加了黨校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的函授學習取得本科文憑。
堅持不懈的勤奮學習,大大提高了自身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無論哪個工作崗位上,他年年都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也正是憑借著過硬的業務本領和出色的工作業績,胡品朝在稅收工作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來,先后擔任過征管員、稅收會計、征收組長、建安稅股股長、城郊股股長等職務。縣局主要領導曾這樣評價胡品朝:他是一線難得的業務尖子和征管能手。
XX年初,胡品朝以精湛的業務水平和出色的工作業績,競爭上了麥市分局副分局長的職務,負責主持分局工作。雖然身份變了,工作任務重了,但他仍然沒有放松學習。為了適應信息化建設形勢,他號召分局干部職工全員學微機。他身先士卒,自費買了一臺計算機,白天工作忙沒時間學,就利用晚上在家里學習,五筆字根表壓在辦公桌玻璃板下、貼在床頭,一有機會就看,一有空閑就練,遇到不懂的問題,就立即向行家請教。在他的影響下,分局干部計算機操作水平快速提高,人人都能熟練的使用縣局推廣應用的新征管軟件了。與此同時,他在縣局組織的能級管理考試中,取得了筆試、考核得分第一名的好成績,經過面試,順利進入了能級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