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獎學金個人事跡材料
蘇志團,男,1993年生,xx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xx級應用技術專業軟件班班長。xx年7月帶領“創業工作室”獲得“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二等獎。xx年組建燈塔志愿者支教服務隊,暑假前往貴州省支教,受到當地學生的熱烈歡迎。他負責的“翔宇數碼工作室”成為學院創業園首批入園項目。
提起蘇志團,認識他的人總會說,他是一個忙碌的人,而用他的話說,自己是一個充實的人。在兩年多的大學生活中,他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優秀大學生。在領導、老師的辛勤教育指導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他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端正了學習和生活的態度,明確了人生發展的目標,堅定信念,激勵自己向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靠攏,并堅持不懈地為之努力奮斗。
一、思想上力求先進
成功需要一種積極的心態。蘇xx同學在剛剛進入大學時就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始終堅持認真學習國家政策,掌握時事動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參加校系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和生活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思想品德端正、崇尚科學、自覺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遵守學院、系部的各項規章制度,處處為同學著想,在各方面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他通過參加黨校培訓、學生干部培訓班,認真地學習了各種政治理論知識,在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躍,現已被黨組織列為預備黨員。
二、在行動上積極主動
(一) 接下工作室的重擔
剛進入大學,他就憑借自信和優秀的組織能力競選上了班長,而后以身作則,積極配合院系各項活動。大一時他就配合學校創辦了馨聲工作室。馨聲工作室完全是從零開始的,最初只有幾名志同道合的同學和指導老師傅剛老師,但是蘇志團同學不服輸、不退縮,堅信工作室能取得成功。在校方和企業的扶持下,他完成了工作室的分工,將工作室分為:運維組、設計組、銷售組、生產組和公益組。在一年的磨合期后,工作室慢慢走上了正軌。工作室幫助系里的聽障生同學進行專業實訓,作為工作室的負責人蘇志團同學并沒有手語基礎,一開始與他們存在溝通困難,交流都要用筆紙寫出來。但是蘇志團同學在與他們的溝通交流中認真學習,逐漸學會了使用一些簡單的手語,克服了和特教生交流的障礙,讓聽障生在工作室的實訓得以順利開展。在這次的實踐取得成功后,他再接再厲,把整個計算機系的特教生全都吸收到工作室當中,讓他們能以在工作室的工作來換取報酬,尤其是為貧困的聽障生同學提供了兼職的機會。之后他自學了許多創業的知識,努力提升工作室的銷售業績和盈利率。起初的艱辛換來的是成功,工作室取得的部分收益用于回報學校和同學,從創辦至今每年都贊助院系學生活動和晚會。每當問起他為什么這么做的時候,他說:“沒有學校的支持和幫助,沒有馨聲的今天,所以我把收益回饋給學校,是理所當然的事。”
作為工作室的負責人,遇到不懂的難題或較為困難的任務他都會請教指導老師。在工作室創立至今的兩年多時間里,他始終對工作室的工作認真負責。例如有一次維修機房,在整間機房需要重新安裝系統的情況下,為了保證第二天能夠正常的教學,他自覺留下看守,晚上就把機房的椅子拼在一起睡覺。他經常等到所有機子都裝完畢檢查無誤后才安心的離開機房。馨聲工作室現在在學校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了同學們和老師們的一致認可,這與他的付出密不可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用他的話說,既然同學們相信我、選擇了我,我就要對得起這份信任,用自己的努力回報大家。在進入大二后,作為班長的他處處為同學著想,事事以同學利益為重,在同學中間樹立了很高的威信,使得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前列。他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還注意積累各種工作經驗,積極和其他系部和院校的同學交流思想,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 立足公益事業,回報社會
進入大二的他到其它大學了解到了別人的公益組織社團,例如xx大學的“思源之家”,由此他也萌發了這個想法,他將自己工作室原始的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的宗旨再次體現了出來,組建了學院首支公益支教團隊——燈塔志愿者支教服務隊,于xx年暑期前往貴州省銅仁市山區進行支教活動。此次支教活動也獲得了學院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項目。
此次組建籌備了一整個學期,從招募隊員、挑選隊員到訓練隊員,都是學院史無前例的,是靠他一個人一步步摸索出來的;從策劃、招募、申報到組織活動,他一個個的抓落實;從行程、安全到交通,都是通過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核實和對比后選擇確定的。經過重重的考驗,xx年7月3日-7月18日,由他帶領的支教隊終于成行,前往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板場鄉塘壩村塘壩完小進行支教活動。對共202名小學生進行暑期興趣班培訓,培訓科目有英語、語文、數學、體育、美術、地理、音樂、思想品德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獲得當地校領導和當地村委會及家長和學生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