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優秀大學生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有人曾說過不幸也是財富,正因為我有這樣的“財富”,才塑造了我的意志品質,才成熟了我的心靈,才教會了我勇敢,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不服輸,不放棄,始終用一顆堅強、真誠、感恩的心,去愛生活,去品味生活,去面對生活給我帶來的一個又一個挑戰,去追逐生活的陽光。
一、笑對困難,做自強不息的挑戰者
20年前,我的出生沒有給父母帶來幸福與快樂,剛一出生我就被無情的宣判為右腿先天性殘疾,這對本來就困難重重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父親因為小兒麻痹落下殘疾不能正常生活,母親也沒有工作,靠打零工維持生計。望子成龍的父母四處奔波求醫問藥,最后決定為我進行手術,截掉先天缺陷的右腿。只有4歲的我并不懂得截掉右腿,今后的生活靠假肢意味著什么。
懵懵懂懂的上了小學,爭強好勝的我,看著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跳躍,我不甘示弱。把自己當做正常人,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在老師同學眼里我是一個陽光快樂的男孩。小學3年級,通過選拔我參加了市殘聯組織的殘疾人運動會,獲得了男子100米200米亞軍。
當我一天天的長大,父母期望輕松一點的生活稍有眉目時,又被無情的現實打破了——父親原本殘疾的腿因為意外事故骨折,喪失了勞動能力,全家的經濟來源沒有了!過于困難的家庭生活,過于沉重的家庭負擔,使我的母親患上了焦慮癥,面對此情此景,我沒有退縮,擔起了生活的重擔。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我不停的打工、掙錢,從不休息,常常是回到家中早已疲憊不堪。可是每當我想到父母為生活所累不再挺拔的身軀時……我知道他們需要我,需要我挑起這個家,所以不管多忙,多累,多疼,我都會一直堅持著為他們盡可能去努力去分擔。因為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二、學海無涯,做奮勇拼搏的跋涉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的求學過程是一條充滿艱辛,充滿辛酸的求學之路。原以為安上假肢我會方便很多。然而一家人報以重望的手術并沒有想象中的成功,隨著我一天天的長大,腿上長出的骨刺越來越嚴重,直接影響了假肢的佩戴。由于家庭生活困難,不合適的假肢不能及時更換,我就拖著這條疼痛無比的腿,堅持著我的大學路。白天長時間的走動磨破了截肢的右腿,傷口變得紅腫,開始發炎,流出膿血,脫下的假肢常常是膿,血,皮混在一起。因為害怕感染要用酒精消毒,劇烈的疼痛讓我無法忍耐,我咬破了毛巾,咬破了嘴唇,為了不讓父母擔心,總是一個人承受著這樣的痛苦。
家中的父母需要照顧,加上住校生活不便。雖然學院為我安排了宿舍,但我還是選擇了走讀。我的家住在河東區中山門,從家到學院要跨越河東區,和平區,南開區,紅橋區,西青區,但我從不做公交車。無論什么樣的天氣,都是騎電車來上課,為的是剩下路費,貼補家用。
堅強,勇敢,倔強的我得到了學院,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贊許,以年均綜合素質成績排名第一,專業成績排名第三,年均成績排名第五的優異成績先后獲得了 “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級獎學金”,并獲得了先進個人,優秀團員,優秀志愿者,市級優秀大學生等榮譽稱號。XX年被評為“感動校園——天津市大學生人物”和“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每日新報,天津日報,渤海早報,城市快報,中國青年報,天津生活廣播“夜訪百家”訪談欄目等對我的情況都給予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