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文藝工作者事跡
,男,1957年8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主任舞臺技師,現任x市湘劇團團長,南華大學湖湘文化研究所研究員,x市企事業文聯主席。
1996年12月,x市湘劇團遭受特大火災,百廢待興。次年3月,被選派到該團任團長兼支部書記。危難之際,他帶領全團職工艱苦創業,迎難而上,經過十多年的奮斗,興建了湘劇大廈,添置了50多萬元的演出設備,成功申報湘劇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招收了34名湘劇學員,挖掘整理和出版了《湘劇音樂集成》、《湘劇劇本大全》、《湘劇臉譜大全》;組織新老藝人錄音、錄相傳統戲劇19個;向國家、省、市申報“湘劇的保護與利用”社會科學課題2個,x市湘劇團一躍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最好的藝術團體之一。此外,創作了我國第一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主題歌《守望精神家園》,并獲得“感動中國—全國新創作歌曲大賽一第獎”,創作了《南岳云霧茶》、《蔡倫竹海情》等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歌曲,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
一、千方百計,籌集資金。XX年以來,他通過各種渠道為劇團籌集資金100多萬元。經過爭取,市財政局將劇團職工工資撥款由原來的30%提高到60%,加上單位創收,保證了102名職工工資的全額發放。
二、歷盡艱辛,重建劇場。1997年3月上任后,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劇團前任領導草率與一名黑社會頭子簽約合作開發劇團重建項目。
該頭目依仗其姨父系副市長,無作非為,橫行霸道,房子未建,就預售了屬于劇團的產權。為了確保劇團利益不受損失,冒著生命危險,奮起抗爭。在律師們不敢接案的情況下,他自學法律,親自出庭,三年訴訟,十次庭審,并積極向上級舉報,不但打贏了官司,還為單位節約了大量律師費用。XX年該黑社會團伙10余人被湖南省公安廳緝拿歸案,判處重刑。XX年10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掃黑除惡”表彰會,重獎10000萬元人民幣。經過他與全團職工的不懈努力,終于在XX年建成湘劇大廈,從而為湘劇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三、自力更生,裝修場地。在新建房產的裝修過程中,他帶領七名管理人員自己動手挑紅磚、擔河沙、搬材料,整整奮戰三十天,以最低的成本裝修了一個面積達600多平方的演出廳和辦公場所。
四、白手起家,添置設備。劇團大火后,所有的服裝、設備、導具已全部化為一片灰燼。近幾年來,劇團添置設備50多萬元,服裝、樂器、音響、燈光一應俱全,一躍成為全市演出設施一流的劇團。
五、廢寢忘食,申遺成功。XX年8月17日,一個偶然的機會,當他得知省文化廳正在組織申報“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已進入資料審查階段時,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此時距離最后報送時間只有22天,時間非常緊迫。為了讓湘劇申遺成功,他白天組織演職人員復排傳統劇目,晚上撰寫申報材料,22天的時間里,他每天工作到凌晨甚至通宵達旦,撰寫申報材料和其它資料2萬多字,拍攝申報錄像片和資料片6個。由于策劃有方,組織有力,XX年5月,湘劇成為全市唯一的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六、審時度勢,培養新人。八十年代以來,劇團20多年沒有培養一個新人,演員青黃不接,后繼乏人。從XX年9月開始,花了整整五個多月時間,他帶領一班人深入全市鄉鎮、農村、學校,招收了34名學員,于XX年與x市藝術學校聯合開辦了四年制湘劇表演藝術班,從而有效解決了湘劇的傳承發展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