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師德建設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為建設“特色名校”,提升學校品位,我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備高尚的師德、優秀的師表、模范的師愛、高超的師識、精湛的師藝的教師隊伍。為此,我校圍繞師德建設這一重點,切實加大隊伍建設力度,全面提升辦學品位,著力打造特色中,打造質量強校。經過努力,我校先后獲得xx市教育局體育工作“先進集體”、 中共xx市委教育工會、xx市教育局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單位”、 xx市第二十四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優秀組織獎”、 xx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 xx市教育科研先導基地校、xx省校本課程開發教育實踐研究示范學校、xx市優秀團支部等榮譽稱號,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cctv電視英語大賽上,我校獲得二等獎2名。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充分發揮理論的教育作用
一是通過周例會、教研會、師德教育專題會、班主任專題會和交流會等方式,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師德理論學習和法律法規學習;
二是通過發放《師德修養》、《教師師德建設的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教師素養的養成》等書籍和刊物,學?、《校報》等刊物,發動教師自主學習和互相學習;
三是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反思與感悟,在教育教學中,要求教師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實踐中踐行并檢驗理論學習成果,做到知行統一。
通過努力,廣大教師基本上都明確了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哪些應少做或不做,時刻用清醒的頭腦、科學的理論、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指導、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師德修養。
二、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一是加大領導班子作風建設力度。通過召開干部會、學習會、廉潔從政專項教育、作風建設專項講座和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等方式,要求全體干部職工時刻高標準、嚴要求、尋不足、找差距、重整改、狠執行、尚廉潔、能垂范、勇爭先,時刻以高昂的士氣、嚴謹的作風、過硬的素質、廉潔的形象成為廣大教職工的表率,帶動特色建設,帶動作風建設,帶動品牌建設;
二是組織優秀教師、班主任到、等地學習培訓,充分發揮“活水”效應;
三是要求全體教職工多讀教育界名人的傳紀和模范教師的先進事跡,同時樹立學校的“模范”,打造“名師”,用鮮活的事跡、生動的事例去感染、鼓舞教師,用自己身邊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和事去施加直接、深刻、快捷的影響,努力營造“學榜樣、趕先進”的良好氛圍;
四是營造優美、潔凈、文明的校園環境。對學校環境進行不間斷治理,責任到班,責任到人,與班主任考核掛鉤,與班級考核掛鉤,不間斷舉行各種體育比賽、書畫展、演講比賽等活動,結合“活力校園、陽光班級”建設活動和師德師風建設大比武,大力推動“書香型”校園建設;
五是構建和諧干群、同事關系。積極倡導敬業、勤業精神,倡導寬容、謙讓和尊重,倡導嚴格管理與和諧相處相結合的“人文管理”模式,引導教師尊重他人,尊重學生,尊重自己,從而在相互影響、相互鼓勵、相互關愛與相互尊重中提高師德修養;
六是相繼制定并完善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計劃》、《師德修養二十條》、《活力校園、陽光班級建設條例》等一系列相關制度規定,把師德建設與教師考核、班級考核、評先評優、教師晉級掛鉤,實現師德建設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
七是積極倡導換位思考,實行情感教育,即假設我在教育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在懲罰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在詆毀的或侮辱的是我自己的孩子的形象等,促使教師的師德建設朝著健康方向成長。
三、充分發揮管理與業務帶動的作用
一是相繼制定并完善了《教學常規檢查制度》、《集體備課加個性化教學制度》、《活頁教案制度》、《公開課制度》、《推門課制度》、《聽評課制度》、《隔周教研制度》、《集體教案公示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實行考核評價“十掛鉤”制度,即與學?记趻煦^,與業務成長掛鉤,與工作績效掛鉤,與班級量化掛鉤,與陽光學校建設掛鉤,與師德師風建設掛鉤,與常規檢查掛鉤,與教研能力掛鉤,與教學管理掛鉤,與學生安全掛鉤,并利用學校、功能室、班級三級督查機制,嚴要求、狠落實、勤檢查、抓典型、促后進、重整改、強反饋,實現了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民主化、精致化、精細化;
二是不間斷派教師到外地培訓學習,增強業務能力;
三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和家長學校建設,努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實現了家長、學校、教師、學生勤溝通、多了解、變方式、學方法、互補臺、成合力,打造學生健康成長平臺,借以帶動教師師德修養的提高,樹立學校形象,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