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護士先進事跡
,女,28歲。XX年畢業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同年被分配于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一病房工作。在5年的工作中,始終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原則,真正做到了一切為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在護理崗位上始終兢兢業業,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地奉獻。
XX年的一天,一位肺心病患者需轉入icu繼續治療。當患者被轉移到平車上后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為了搶救患者的生命,必須保證持續不停頓的胸外心臟按壓,她便半跪在狹窄的運送平車上為患者進行心臟按壓。從科室到icu這八分鐘的路程里,她一直維持著蹲跪的姿勢,防止轉彎時被甩下平車,上半身則保持前臂與患者胸壁垂直以保證按壓有效。當患者被icu的同事接走,她才發覺自己兩臂酸痛,頭暈眼花,白服已被汗水浸透,而腰和腿已經完全失去知覺,便再也撐不住,從平車上摔了下來。面對家屬含淚的感謝,她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只要患者搶救過來就好。”
XX年甲流疫情襲來,作為一種兇險的呼吸道傳播疾病,很多人都談甲流色變。但作為呼吸科的一員,她無怨無悔,始終工作在臨床一線,為很多發熱病人提供耐心細致的護理服務,消除他們的顧慮,解除他們的病痛。病魔肆虐,她卻天天“親密接觸”發熱患者,家在異地的父母因此擔心得寢食難安,天天打電話。面對憔悴的老人,她心中除了對患者的愛,也有對他們的愧疚。她只能輕描淡寫地談工作,只能一再保證能保護好自己。因為她知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戰勝病魔是對父母親人最好的補償和報答。
XX年冬天的一個夜班,一位支氣管擴張穩定期患者在如廁時突然出現大咯血意識喪失,而這位患者白天剛剛被查出hiv抗原陽性。面對這樣危重卻又特殊的患者,她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搶救中去。她立即將自己的毛衣墊在患者身下、協助患者平臥面部偏向一側、開放靜脈通路、機械吸痰、吸氧,由于情況緊急,她更將手直接伸入患者的口中幫他清除血塊。待患者病情稍穩搶救結束后,她手上、衣襟上早已濺滿患者咯出的血液。將患者送回病床時患者身上沾了不少便尿,身上到處都是血漬,于是她又默默地又打來了溫水為患者清潔皮膚,更換了干凈的衣物和床單。家屬趕到、得知這一切后,握著她的手感動地連連稱謝。
呼吸科護理任務繁重,住院患者多是急、危、重癥,但繁忙的工作從沒有讓她退縮。病人的需要高于一切!無數個夜晚,無數個周末、節假日,當別人合家團聚,共享天倫的時候,都能看到她加班加點,默默工作的身影。上班五年來,她從未在家過一個完整的年。但她始終無怨無悔,因為選擇了護理工作,就注定選擇了奉獻。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辛勤的工作換來的除了病人的康復,還有大家對她的喜愛和稱贊,有的病人送她一個外號叫“孟一針”,還有的親切地稱呼她的小名,更有患者在她發燒值夜班時,為她送來了退燒藥和熱水。
工作中所有點點滴滴總讓她感到工作著便是快樂的!每當積極配合醫生搶救危重病人使病人轉危為安時,每當耐心的安慰和解釋使病人的臉上有了笑容時,每當看到病人康復出院時……她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也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雖然有時也有不開心和不如意,如累的腰酸背痛下不了班,忙的滿頭大汗也不被病人理解,在節假日別人團聚而自己卻面對繁忙,但當她看到病人痊愈時溫暖的笑臉和病人對護士的服務說聲謝謝時,她總覺得,那一點點累,一點點苦和一點點委屈又算的了什么呢。默默的奉獻、辛勤的努力,5年的護理工作使她嘗到了患者感謝時的甜,愧對家人時的酸,工作繁忙時的苦,被病人責難時的辣。然而,唯一不變的是,對護理臨床工作的熱愛。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護士,在醫療行業無數護理人員當中,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這些無數的一滴水,組成了浩瀚的大海,滋潤了患者的心田。以往的成績是今后工作的動力。在未來的日子里,她會懷揣著對護理工作的愛,對病人的愛遠航,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書寫更多感動生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