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組工干部先進事跡材料
李,1991年7月進入xx市委組織部,先后從事干部教育、干部調配、干部管理等工作。進部十多年,他始終勤奮工作,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自覺承擔了一位組工干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贏得了眾人的尊重和信賴。
他有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工作認真負責,作風嚴謹細致。1994年4月起分工負責師團職軍轉干部接收安置的具體工作,工作踏實,對涉及的軍轉干部軍齡、任領導職務時間、獎懲情況、配偶基本情況等與軍轉安置有著直接關系的內容,他都堅持從嚴把關,逐項查清,對有些檔案中模糊不清的內容,他不怕繁,不怕難,想方設法地調查核實清楚,做到對軍轉干部本人和對接收單位高度負責,積極為領導在軍轉安置的政策和定職定位方面的決定提供依據。在干部調配和干部管理工作中,他分工聯系經委、建委、外經等系統的干部工作,只要有時間,就到聯系單位走訪了解,經常同工作對象進行溝通,聽取意見,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聯絡工作,并分析聯系單位班子和個體的思想工作情況,提出加強班子建設的建議意見,積極為部會決策當好參謀。在干部考察中,他注意聽取方方面面意見,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分析評價干部,大膽提出使用建議,在撰寫干部考察材料時,特別是對干部的主要不足,他總是反復推敲,努力把干部的形象刻畫地更準確些。
針對師團職安置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如個別單位缺乏大局意識,在接收軍轉干部過程中強調客觀困難和自身利益,推三阻四;一些軍轉干部競爭意識不強,過于關注個人利益,挑三揀四等情況,以及在落實指標、安排崗位等過程中,碰到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有時甚至受到的誤解和指責等情況,他都能正確對待,始終堅持熱心為轉業干部服務,熱心為接收單位服務。每年團職軍轉干部安置方案確定后,由他負責檔案催領和安置定位情況催報工作,他總是認真細致地向接收單位解釋好安置政策,解釋好安置意見,對一些想通過各種辦法少接收或不接收軍轉干部的單位,他總是反復做工作,講政策,擺道理。對個別難以協調的單位,能堅持原則,咬住不放,主動上門送檔案、做工作,一次不行去兩次,兩次不行去三次,確保每個軍轉干部得到妥善安置,有時為了落實一個指標或一項政策,真是費盡心思,磨破嘴皮。xx年有一名團職軍轉干部擬安置到一省部屬單位,由于這家省部屬單位的特殊性以及這名軍轉干部對自己的高期望,使得接收單位和軍轉干部本人不是很合拍,他就在其中穿針引線,做好雙方工作。雖然最后這名干部由于對安置崗位不滿意,繼續留在部隊,但這名干部對李工作態度以及所作的努力,還是非常感激的。
他待人誠懇,熱情周到,心胸開闊。對上門或來電咨詢干部工作、軍轉政策和反映問題的干部群眾,他總是熱情接待,耐心解釋政策,并且十分注意做好對方的思想工作,努力讓他們對有關情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使他們克服各種認識上的誤區,端正心態,化解矛盾。對軍轉干部反映的實際困難,如全遷戶臨時房、子女入學等,能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主動認真地幫助解決。他常說:“做軍轉工作,首先就要解決對軍轉干部的感情問題。”有一名1998年軍轉干部的配偶工作安排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雖然這不是組織部門的工作職責范圍,但他和其他同志從大局出發,主動協助,多方協調,與有關部門同志一起不厭其煩地上門做接收單位的工作,最終使該軍轉干部家屬得到了妥善安置。
他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吃苦精神好。軍轉工作量大事雜,他作為具體從事這項工作的同志,承擔了擬訂方案、編制計劃、閱檔、銜接協調、接轉關系等大量事務性工作。同時,作為處室的工作骨干,他還需完成其他大量的干部工作任務。因此,加班加點對他來說是常事,一段時間他身體不夠好,但堅持帶病工作。他家里孩子小,愛人工作也很忙,但他從不向組織上多說一句話,一心撲在工作上,軍轉干部檔案的閱檔和摘抄登工作幾乎都是利用晚上和節假日時間完成的。有次他由于連續多天長時間的閱檔,再加上不少檔案長久封存而寄附了大量細菌,他的眼睛受到了感染,患了角膜潰瘍,幸虧發現及時,否則會有失明的危險,后果不堪設想。這以后閱檔,他就戴了一副平光鏡,笑稱要筑牢眼睛“防火墻”。在兼任市企業軍轉干部問題工作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以來,他及時梳理我市企業軍轉干部有關情況,與有關部門一起摸清底數,建立了3300多人的全市企業軍轉干部信息庫,并積極協助部領導指導、協調全市企業軍轉干部工作,對出現的突發事件提出處置建議,為我市社會政治穩定作出了一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