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型黨組織事跡材料
按照xx屆四中全會建設“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的要求,八岔村黨支部通過建強學習陣地、創新培訓方式、建立長效機制,突出抓好學習型農村黨組織建設,有力地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農民黨員的“雙帶”能力,發揮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凝聚民心、服務群眾、推動發展、促進和諧中的核心作用。
一、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村黨組織的科學執政能力。
以政治上高標準、思想上高境界、業務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效率為目標,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活動。
一是開展 “星期五課堂”,集中學習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管理知識,不斷完善內容,改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領域,擴大知識層面,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學習的目的定位在“學理論、議大事、轉觀念、出思路、建班子”上,努力做到“帶著問題學,圍繞發展學”。,使班子成員在工作時成為國家政策的宣傳員、群眾管理解惑的信息員、解決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在生產中成為種田的科技明白人、養殖業中的技術員,時時處處體現出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支部委員尤俊紅在支部的培養下,從過去的門外漢成為村上的種植業致富能手。
二是利用“遠程教育課堂”、“農家書屋”,充分發揮農村黨員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通過收看遠教節目、播放科技實用光盤、印制輔導材料、查閱圖書資料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傳授黨的理論和農業生產知識,通過科普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村黨支部帶動38戶農民種植綠色大豆2萬畝,養殖水產品9000畝,黃牛136頭,發展養殖大戶14戶。重點發展了梅花鹿、藍狐、貉、中華河蟹等特色養殖,現在已發展養殖戶8戶,養殖梅花鹿60多頭、藍狐300多只,形成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的發展,全面提高黨員素質,培育黨組織駕馭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能力,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農民致富、農村繁榮的戰斗堡壘。
三是完善 “實踐課堂”, 達到干部受教育、發展上水平、群眾得實惠”的目的。
圍繞生產需要定期組織農村黨員干部走進科技示范園、科技示范基地學習交流蔬菜種植、畜牧養殖、水產品等種養加技術。組織安排黨員前往技致富示范戶家中或生產場所,實地觀摩學習,邀請致富典型現身說教,介紹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成功經驗。以鮮活的“教材”啟迪農村黨員干部,指導他們干事創業。通過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提升了農村黨員“雙帶”能力。村婦代會主任李秋艷燕帶領8名黨員創辦了八岔村畜牧專業合作社,養殖肉牛35頭,梅花鹿54只,生豬245頭,并逐步推動鹿產品的加工,會員發展到13戶,戶均增收3000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建立開放互動式學習模式,堅持學用結合,以學促用。
1、創新學習機制。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推動工作。要把學習作為立身之本、作為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學習。圍繞農村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樹立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大學習”理念,向書本學、向黨員群眾學、向先進發達地區學,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引他山之石,博采眾家之長,帶動發展現代農村經濟,村黨支部書記尤明國多次到發達地區和國家學習考察,學習了先進的管理經驗,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使八岔村在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民主管理、民族文化發展列居全市先進先列,而且率先把加強對民生的改善和村民的幸福指數作為衡量村兩委班子工作的標尺,如今全村100%的農戶住上了磚混平房,100%的農戶用上了自來水,100%的農戶安裝了閉路電視,100%的農戶用上了固定電話或移動電話,30%的農戶使用上了電腦,10%的農戶家中購買了小汽車,集體出資金為100%的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給全村55周歲老人每人每年500元補助,為考入初中、高中、大學的學生補助,為捕魚戶交漁業資源管理費等舉措,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教,XX年八岔村黨支部獲佳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XX年獲得黑龍江省“五個好”優秀村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2、創新學習方式。構建“互動式、研究式、溝通式、菜單式”精品課堂,堅持“以人為本,分類指導,因人施教”的個性化方式“缺什么,補什么”,讓教育活動入腦入心,返鄉大學生支部副書記李景山在農大進修回來,農技業務知識熟練,但缺少實踐,村黨支部派他到八岔島開展測土施肥、建設綠色大豆示范基地,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既服務了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又為展示年輕后備人才工作能力搭建了有效平臺。支部委員楚雪峰是退伍軍人,文化程度低,村黨支部安排他到市里電大進修學制2年的農村經濟管理知識大專班,加強業務知識的培訓,努力打造一支學習能力強、執政能力強、發展能力強、帶動能力強的村級黨組織。
三、建立完善的學習制度,確保學習效果。
村黨支部堅持“每月一課”制度,黨員領導干部輪流上講臺講黨課制度,兩委班子六有制度(年初有計劃、學習有筆記、學后有體會、問題有調研、黨課有講稿、年度有總結),全年每人記筆記2萬字,心得體會3篇,調研報告2篇,黨課講稿2篇,黨性分析材料2份,學習中堅持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邊完善提高,定期開展黨性分析活動,查找思想、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組織討論、交流、制定改進措施,使黨員干部在不斷尋找差距中完善提升,在工作實踐中強化學習、在深化學習中發展,有力地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農民黨員的“雙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