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先進事跡
本人,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全國創新型名師,中國青少年理事,中國青少年xx協會會員小組組長、中國xx協會會員,xx區科普志愿者。現任xx區科技教育中心組組長、xx區科學教育中心組組長,xx區陽光第三小學專職科學教師。先后被評為xx市優秀科技輔導員、全國科學教育先進個人、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先進個人,廣東省十佳科技教師、長安鎮優秀教師、xx市首屆優秀、xx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優秀組織工作者、長安鎮優秀科普志愿者。連續五年被評為xx市優秀科技輔導員;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科技小論文競賽活動優秀指導教師;連續二屆被宋慶齡基金會授予“優秀園丁獎”。《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電視臺多次報告我的科技教育活動成果。《廣東科技報》、《廣東教學報》、《長安報》均以一個整版的篇幅進行了專題推介。
近三年我先后應邀到、以及xx市內學校,如中心小學、第五小學、x小學、第三小學、xx小學,xx小學、中心小學、中心小學等地作科技教育專題講座30余次場,受聽人數超過x人,受到各邀請單位和聽眾的高度評價。應香港教育局的邀請參加香港科技教育專題研討會,作為省的代表在江蘇參加全國骨干科技輔導員培訓班的學習,應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邀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科技教育論壇研討活動并發言。
任xx區科技教育中心組組長期間,我精心組織策劃了、四地科技教育論壇、xx市子弟學校航空模型邀請賽、xx區七巧科技競賽、xx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市區科技競賽活動,參與了國際青少年科技實踐大賽、廣東省機器人競賽等組織工作,組建了xx市首家少年科學院,成立了xx區科技活動中心教研組。被xx市小學、第三小學、實驗小學、第三小學、實驗小學等學校聘請為常年的科技活動特聘顧問。
我先后組織了xx區科技模型骨干教師培訓,xx區七巧科技骨干教師培訓,xx區科技創新骨干教師培訓等系列活動,組織骨干科技教師觀摩在中山和廣州舉行的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創新大賽,考察中山,廣州,珠海等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培養了一大批科技教育骨干教師,輔導的彭修漲老師、廖杰庭老師獲得全國科技模型骨干教師稱號,輔導的六小、中心小學的科技創新作品獲得省級一等獎。
在我的組織輔導下,xx年11月開展的xx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共收到全區17所中小學400多份作品,在區級選拔的基礎上參加了xx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成績也創歷史新高,xx區宣教辦榮獲優秀組織獎一等獎,共有20多件作品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全區有5件作品被推薦參加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第27屆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全區喜獲1金4銀1銅1榮譽好成績。其中我輔導的三小xx同學獲xx中學校長創新獎,并獲得免試入讀廣東實驗中學資格。
我組織的xx年6月開展的xx區中小學“七巧科技”競賽活動,有200多人參加開幕式,70多份優秀作品做成展板進行現場展出;xx年xx區七巧科技競賽有500人參加現場活動,還吸引了、橋頭、大朗等鎮區的50多位選手參賽。區宣教辦獲得全國七巧科技競賽活動優秀組織單位,五洲小學、陽光三小、星輝小學被評為全國七巧科技實驗學校。省科技中心,省教育學會領導專程來考察七巧科技項目。計劃明年在xx區舉辦七巧科技全國總決賽廣東分賽區的活動。
在我的影響下,xx區的民辦學校對科技教育情有獨鐘。東暉學校率先在全市提出承辦子弟學校航模邀請賽,尚城學校承辦xx年xx市航海模型競賽,xx小學承辦x區七巧科技競賽,xx學校承辦x區七巧科技競賽。南開實驗學校承辦了xx科技館與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共同舉辦“活的科學”系列活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三年我輔導學生在《少年發明與創造》、《小愛迪生》、《少兒科技博覽》《中國少年報》等國家正規刊物發表科技小論文200多篇。其中《發明與創新》雜志二次專版刊登我輔導的學生科技作品。湖北教育報刊社舉辦的《小學生天地》雜志二次刊登我指導學生的科學探究成果。組建的少兒科學院發明創造活動研究所獲xx市優秀學生社團。
近三年,我有四項發明創造作品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輔導學生的發明創造作品在全國發明博覽會、全國宋慶齡發明獎評選、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廣東省少年兒童發明獎等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在教學工作之余,我還注重理論研究,有30余篇研究成果在、等國家核心報刊雜志發表。研究論文獲國家級獎勵12次,省級30余次,市級40余次。撰寫的論文獲xx市科技教育論文評比二等獎。組織開展的“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活動被中國教育學會小學科學專業委員會評為一等獎。設計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先后被國家環保總局、廣東省教育廳、中國教育學會等三次評為一等獎。申報的《研究》和《研究》等二項課題獲得xx市教育局立項,其中一項課題被推薦參加省級立項審批。曾經還主持過、《究》等科技教育相關的課題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廣東省教育創新成果二等獎獎和xx市普通教育科研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