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進修學校爭創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特色材料
xx縣教師進修學校,創辦于1956年3月,1986年經四川省教育廳驗收合格、省政府審批備案的中等專業學校,地處川東北大巴山麓,座落在佛頭山下,位于江口鎮新平街西段92號。占地8.5畝,建筑面積4380平方米。學校成立初期,以中師學歷補償教育為主,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為輔,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學校以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為主要任務,新世紀到來,學校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視性培訓為主要內容,同時利用現有的資源,充分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xx年創辦進修校附屬幼兒園,xx年創辦進修校附屬小學。
長久以來,我校承載著全縣中小學教師的學歷教育、繼續教育、教研教改的重任,為xx縣的基礎教育、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學校在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的創建過程中,形成了“服務基礎教育,為全縣教師搭建語言文字規范化終身學習“‘立交橋’”的特色思想,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贊賞!
一、 加強學習,強練內功
黨的xx大把提高全民的素質作為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學習已成為人們的共同需要。“春江水暖鴨先知”,要抓好全縣教師教育,培訓者自身要強化學習。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為此學校大力踐行讓建成學習型機構成為全體成員的共同愿景。學校確定了共同目標:崇德、勵志 、博學,嚴謹、 求實 、奮進并譜寫成校歌以喚醒教師們的主體意識;同時讓大家明白,學習型組織的建立是可行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學習者。為了使學校教師全員參與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學校制訂了嚴格的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要求全體教師在課堂上、在校園內、在上班時間都必須使用普通話并將使用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分配之中。與此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本校資源,對全校教師進行普通話和規范字培訓。每位教師制訂了目標等級,每學年組織一至二次全校教職工集中學習,統一解決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問題、統一過關考核,對普通話等級水平下滑的教師找原因,進行強化訓練,并組織各部門語言文字指導小組成員對本部門教職工普通話規范字掌握情況考查督促,及時查漏補缺。幾年來,通過學校自身的建設,我們為中小學建成學習型學校做出榜樣,我校教職工的普通話規范字水平整體得到了提高,在全縣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二、 集中培訓,培養骨干
xx期間,國家教育部便提出:“基本功訓練是現階段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基礎工作,能直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校根據國家、省、市、縣對教師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安排、新部署,對全縣教師教育工作進行了規劃,確定了以小學教師基本技能培訓為中心,制訂xx縣中小學教師素質培訓實施方案。先選派教師參加省小教中心組織的教師職業技能培訓者培訓,與此同時組織了六十人參加的十一個調查摸底小組,深入全縣十一個鄉(鎮)的138所初中、鄉中心小學摸底造冊,發現全縣教師所有技能中普通話和三筆字是難點。我們再根據調查了解的情況,專門對普通話和三筆字進行了四期為期各10天的普通話、三筆字輔導員骨干培訓。即各中小學選派1-2名普通話、三筆字水平較高的教師到進修學校集中培訓,并逐人進行了考核,考試合格后分別發給他們普通話輔導員和三筆字輔導員證書,取得合格證書的教師回校后組織本校教師培訓,由骨干培訓帶動全員培訓。參培教師中90%的人普通話水平達到了二級甲等,解決了各校開展普通話自培困難的難題。
三、送教下鄉,引領示范
xx期間,我校以師培師訓工作為平臺,對全縣教師展開了普通話規范字培訓。學校將培訓教師分成三組,深入全縣中小學,送教下鄉,分別對83所學校進行了普通話、規范字的培訓。這一系列培訓活動,對全縣教師的語言文字規范化起到了極大的引領示范作用;十五期間,學校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性培訓為主要內容,送教下鄉,要求每位送培教師上課時必須堅持說普通話、寫規范字,從培訓理念到教學技能都要有示范引領作用;xx期間,教師培訓以“備好課,上好課,評好課,出好題,育好人”為內容,學校組織選派一線教學經驗豐富、普通話標準、寫字規范的教師送教下鄉,現場獻課,極大的促進了農村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
四、加強督促、縱深發展
俗話說,三天不說口生,三天不練手生。說普通話如果不長期堅持很容易被方言左右,普通話水平就會掉檔,我縣教師尤其是中老年教師,地方方言重,平翹不分,h、f不分現象特別嚴重,為使全縣教師職業基本技能工作發展平衡,每年學校在教育局領導下成立了以巡查領導小組,劃片包干,選派負責繼續教育的管理干部和教師組成巡查小組,分別對全縣十一個鄉(鎮)的66所小學進行了督查,每到一校,首先查閱校長、教導主任的培訓檔案,再聽課、查看筆記、聽取匯報、翻閱教師自培自練檔案,發現問題,立即指出補正;如遇經驗,及時總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