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一個人與其名的人——高峰,他是一個敢于攀登高峰的人,一個立志站立高峰的人。
1973年9月,高峰出生在團風縣但店鎮鮑店村一個知書達理的醫生家庭,從小養成溫文敦厚的性格和勤奮向上的品行。在當醫生的父親引導下,1990年初中畢業后考入黃岡衛校,XX年就讀于黃石高專臨床醫療專業。先后在溢流河、但店、縣中醫院工作并擔任院長,與杏林結下不解之緣。高峰走一處、發展一處;為任一方,造福一方,奉獻的是青春和汗水,留下的是政績和老百姓的口碑,如今,他讓青春在中醫惠民服務中閃光。
一、叫響中醫品牌。團風縣中醫醫院起步晚、塊頭小,可以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高峰受命危難之際,致力發展中醫事業。一是引進名醫。積極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選派了多名技術骨干先后到上級中醫醫院進修深造,引進深資中醫專家、教授來院長年座診,擴大了中醫影響力,增強了中醫知名度。如今,醫院名醫堂古香古色,藥味飄香,中醫元素突出。二是院有名科。他調任縣中醫院后,多方籌資金購置了中藥煎藥機,除傳統的中藥炮制、飲片外,還增加了中藥藥丸、中藥膠囊的制作。規范了中醫康復理療科,增設了中醫康復床位,開設了特色中醫風濕病?、痔瘺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美容科等重點業務科室,充分發揮了中醫藥特色優勢,延伸了中醫藥服務空間,保持了中醫藥在醫療服務中80%的份額。三是創新特色。在縣中醫醫院,他規范設置了公共衛生科,重新裝修了病區,更新病床設施,設置特護病房,全新規劃護理區、醫生診療區,安裝了20多臺(套)空調和有線電視,對急診科、b超室、化驗室等重點科室也進行了規范,統一了標識標牌。醫護人員著裝掛牌上崗,門診部實行24小時“一站式”服務,規定取藥、交費不超過5分鐘,簡化了就醫流程,提升了中醫文化氛圍,增強了業務科室技術含金量,營造了人性化住院條件和溫馨的住院環境。
二、擦亮中醫窗口。團風中醫院是在一個鄉鎮衛生院基礎上組建的,基礎差、底子薄,為優化衛生資源配置,高峰起早貪黑,每天到院最早的是他下班最晚的也是他,他把醫院當家一樣經營、當自己的事一樣負責。一是大力整治環境。針對醫院門前“臟、亂、差”現象,他排除各種阻力,理順關系,解決了多年來懸而未決的副食門店貨物亂堆亂放和醫院多處開門的混亂局面。在臨街路面鋪設地步磚,落實了“門前四包”責任制,規劃了停車場,對綜合樓外墻進行了清洗保潔,實現了衛生環境亮化、美化管理,取締了院內麻將室,在門診入口處安裝了電子顯示屏,定期滾動播放新農合、健康教育等中醫惠民政策,使就診患者能及時了解醫院動態和就醫信息,為病人選擇醫生、護士提供了方便,和諧了醫患關系,暢通了急救“綠色通道”。二是全力爭取項目。積極爭取對口支援設備、資金70余萬元,投資XX余萬元的中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已納入國家投資計劃,可望XX年到位。中醫藥資源野外調查已鎖定地產中草藥200余種。三是給力民生服務。認真推行“便民惠民服務50條”,開通了門診電話預約,設置了門診導醫臺。醫務人員開展微笑服務,門診導醫接到電話預約后,對病人病情給予強細了解,進行登記分類,告知病患就診時間來院就醫極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同時,為方便病人呼叫醫護人員,住院病房均安裝了呼叫系統,每個病房都標示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做到房間有醫生,床位有護士,人盡其責,責發其效,服務到人,醫院風氣得到根本性轉變,活力與朝氣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