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郵政支局優秀投遞員先進事跡
侯從北京參加完“全國郵政系統先進表彰大會”回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獲得的獎金中拿出3000元錢,在鄖縣南化塘鎮建立了“侯溫馨郵路基金”。這項基金專門用于幫助郵路上的貧困群眾,解決生活困難。
一個善良的好信使
1991年,18歲的侯xx初中畢業。他一心想離開農村,在社會上獨自闖出一番天地。在父親再三勸說下,他極不情愿地接過了老人家的一個郵包和一雙解放鞋,踏上了郵路,開始了他的投遞員生涯。
南化塘鎮是鄖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鎮。在侯負責投遞的三條郵路上,總共有15座山、17條河、225個投遞點,服務人口兩萬余人。每次出班,侯都是背著30公斤重的郵包,跋山涉水,風雨無阻。16年來,他沒有錯投、誤投、丟失過一封郵件,村民們都說,侯是一個好信使,值得信賴。有的村民還為他送去兩只漢白玉雕刻的信鴿,表示感謝。
當被問到“你為什么能在漫長而枯燥的郵路上堅持下來”時,心地善良的侯回答:“是鄉親們渴望外界信息的眼神,和他們中的一些人貧困的生活狀況,時常觸動我,使我漸漸打消了‘放棄投遞員這個苦差事’的念頭,下決心建一條‘溫馨郵路’,改變鄉親們的生活!
一次與貧困生的巧遇
XX年7月的一天,陰雨連綿,侯像往常一樣騎著摩托車投遞郵件。經過磊石河村時,車子要上一個泥濘的坡。侯吃力地推著車往上走,幾乎推不動時,突然感覺車身輕了不少,回頭一看,一個衣衫破舊的小男孩兒正在使勁地幫助他推車。
這個男孩兒給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通過向鄉親打聽,侯得知,男孩兒叫李德利,是鎮中學的學生。他家境貧寒,爺爺、奶奶年邁體弱,父母長年多病,李德利隨時面臨著輟學。
窘迫的家境卻有著樂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侯被深深地打動了。他買了學習用品和衣服,送到李德利家中,叮囑他要好好學習。從那之后,候強每次出班路過他家附近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向李德利家多望一眼,心中總有些放不下的感覺。新學期開學時,父母沒有錢交學費,李德利不得不輟學在家。侯聽說后,立即騎車趕到他家,送去了學費。
今年春天,侯主動找到學校,正式把李德利確定為長期幫扶對象。李德利的生活有了保障,學習成績迅速上升,成為班上的優等生。侯也經常在投遞途中來到學校,向班主任了解李德利的學習情況,并且會當面夸獎他幾句。每次聽到表揚,李德利都會露出甜甜的微笑。
4年中,像李德利這樣的貧困學生,侯一共資助了4名。
一塊科技實驗田的故事
磊石河村有一塊醒目的牌子,上面寫著:郵政服務“三農”科技實驗田。責任人:侯。
這塊“三農”實驗田的面積近兩畝,主人叫計有才,今年53歲。他的妻子患有重病,長年臥床不起,子女又都不在身邊。連續幾年,計有才因買不起良種和化肥,自己又缺乏種植技術,同樣的地,他的收成卻不足別人的三分之一,計有才時常眉頭緊鎖。
近幾年,黨中央持續關注“三農”問題,郵政積極響應號召,利用廣闊的網絡優勢展開服務“三農”工作,侯更是雄心勃勃。去年,他豎起了牌子,表明了要利用這塊實驗田幫助計有才全家脫貧致富的決心。選種、選苗、買肥、施肥……侯承擔起了他家大部分農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