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事跡材料4篇
我是1980年12月從浙江寧波入伍的,入伍以來,堅持以雷鋒為榜樣,把對黨、祖國、對國防事業的熱愛,傾注到尚軍精武、練就過硬的軍事技術上,被譽為軍事“武狀元”。我先后參加了師以上單位組織上軍事比武21次,獲金牌34塊,先后為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作過去時100多場軍事表演,次次圓滿成功,榮獲羅馬尼亞英雄戰士勛章,朝鮮人民軍戰士勛章、美國騎士勛章等12枚,榮立四次三等功,21次受嘉獎,5次被團樹為“學雷鋒標兵”,87年被三總部評為“全軍優秀班長”,89年7月被破格提拔為中尉副連長,90年8月任連長,91年初被軍區評為優秀“四會”教練員。
我入伍的第二年,正是我團開展學雷鋒活動紅火的一年。年初,團黨委作出了“學雷鋒樹新風,爭當八十年代四有軍人”的決定,接著召開了學雷鋒表彰大會,學雷鋒活動很快在全團上下轟轟烈烈地開展。我從書店里買來了《雷鋒故事》、《雷鋒日記》,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地讀,自覺地用雷鋒精神嚴格要求自己。與此同時,軍事訓練也掀起了熱潮。我想,學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熱愛本職,精通業務,做一名又紅又專的革命戰士。于是,我暗暗地下了決心,練就過硬的軍事技術,當一名軍中“武狀元”,為軍隊建設作貢獻,為黨和人民爭光彩。于是,我開始進擊軍事理論領域。除了涉獵古今中外的“兵書”、戰書等軍事理論外,還認真研究起“郭興福教學法”。
冬天,室內同室外的氣溫差不多,我就用破棉被的袖子改成一雙特制的襪子。堅持讀書;沒有電燈,就從微薄的津貼中省下錢來買蠟燭和燃油,記下了“郭興福教學法”的全部筆記,從電視錄像、資料中反復論證我的訓練方法和現代條件下作戰的可行性,大膽提出訓練改革設想,優化組合,摸索出一套適合現在部隊戰術訓練的教學方法。不僅發展了郭興福的教學理論,而且豐富了教學實踐。部隊反映,我推出的教學法簡便易行,適用性能很強,這一改革成果很快得到上級的推廣。這樣,我又成了優秀“四會”教練員,比武時比別人多出一招,既比技戰術,又比教學法,因此總保持領先地位。1983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拍了我搞的戰術訓練教學法,在部隊推廣后,不少單位的同行慕名來信求教,每遇這種情況,我都親自把教案認真抄寫后寄給他們,并歡迎他們提出修改和補充意見。幾年來,我有15項訓練改革方案得到上級認可,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連隊點燃了鉆研軍事的火焰。
大愛譜寫軍旅情
——記x區消防支隊長助理
,男,漢族出生于1986年3月,XX年12月入伍,中士警銜入伍以來,堅持以雷鋒為榜樣,把對黨、對祖國、對消防事業的熱愛,傾注到崇尚軍隊、對手中的武器裝備精益求精,掌握過硬的裝備技術上。他先后參加了重慶消防總隊組織的沖鋒舟培訓,掌握了沖鋒舟的水上操作。XX年又考入南京消防士官學校深造,對目前消防部隊的裝備器材進行了全方位的操作摸索,對部隊的基層管理也受益頗多,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兩年的學業,期間榮獲嘉獎一次。XX年被組織推薦參加了公安部組織的裝備技師培訓,XX年又參加了總隊組織的裝備技師培訓鑒定,對器材的掌握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裝備技師汽車修理工4級證書。現被任命為消防支隊大佛中隊隊長助理。
他入伍的第二年,正是我支隊開展學雷鋒活動紅火的一年。年初,團黨委作出了“學雷鋒樹新風,爭當新世紀四有軍人”的決定,接著召開了學雷鋒表彰大會,學雷鋒活動很快在全支隊上下轟轟烈烈地開展。他從圖書室借來了《雷鋒故事》、《雷鋒日記》,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地讀,自覺地用雷鋒精神嚴格要求自己。與此同時,軍事訓練也掀起了熱潮。我想,學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熱愛本職,精通業務技能,做一名又紅又專的革命戰士。于是,他暗暗地下了決心,刻苦學習裝備知識,苦練業務技能,鉆研管理技巧,為消防部隊建設作貢獻,為黨和人民爭光彩。從此,他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如何當好一名班長的問題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能有今天的成就,他心里最清楚,那是在堅持中學習,在學習中總結,在總結中成長出來的。在當兵第一年的時候,他就堅定自己的信念,當兵就得當一個出色的兵,所以平時我就認真訓練,用心去工作,在第一年年底就被提拔為副班長,在班上我細心觀察戰友們的思想動態,觀察其他班長的的帶兵方法,多聽意見多總結。不懂得就請教領導或者老班長,向他們請教經驗。教育班上人員要有一副積極向上的心態,多注重提高自身素質,順應黨支部的號召,以中隊建設為中心。XX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南京消防士官學校,在學校期間嚴格遵守學校的校規和部隊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戰友,尊重領導,認真學習,刻苦鉆研,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在領導帶隊或者來自全國各地的班長帶隊時細心學習他們的帶隊方法,從細節方面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
雷鋒常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他以前所在的一中隊二班也是一個普通的班,擔負著搶險救援和
滅火作戰任務,因此,他除了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還要幫助別的戰士提高各方面素質,做到共同前進。戰士黃俊琳等,身體素質比較差,在支隊考核時很多項不達標,所以每天晚上都給他們“開小灶”每天同他一起進行一個小時的體能訓練,一次感冒發燒,渾身發軟,在醫院輸了一天液后,晚上回來繼續陪他們訓練。小黃非常感動,發誓要干出個樣子。如今,小黃考上了軍校,分在了基層中隊當副隊長,專門負責中隊的業務訓練。他們中隊的總體業務水平在其支隊位列前茅。
他常想:成績的取得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業不僅要求不怕苦,還要像雷鋒那樣,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犧牲自己。現在我分在新中隊,常常告誡自己,老兵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影響新同志的發展方向,影響新同志的干勁,所以我嚴格要求自己,保持一顆上進心,因為學無止境。對中隊身體素質差的同志,有陳瑞和楊波,每天晚上我陪他們堅持3個100(120斤杠鈴負重半蹲10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0個),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強抓他們的體能,使他們從身體素質上慢慢的趕上來,不拖中隊的后腿。為中隊以后的對抗賽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前進的道路上,他也常常遇到個人前途、家庭和名利得失的考驗,但我始終以雷鋒為榜樣,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自己一切的位置上,一心聽從組織的安排,在本職崗
位上,不計名利,埋頭苦干,默默奉獻,做一個閃閃發光的“螺絲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他常告誡我們做人要懷一顆感恩的心,能發展到現在是黨培養了我們,是部隊培養了我們,現在的我們就得利用自身的知識回報黨,回報部隊。
她是西村完小六一班的學生,她叫侯玉麗。在第50個學雷鋒活動中, 通過老師的講解,她了解了雷鋒的一些事跡,非常感動。雷鋒無時無刻都為她人著想,做好事從不留名。在這次開展學雷鋒活動中,她能夠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時時處處以雷鋒為榜樣。雷鋒說:“世界上最光榮的事是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是勞動者。”“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侯玉麗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學校,她常常主動關掉教室里,辦公室里的“長明燈”;學習雷鋒的光榮事跡后,她開始儲存每一分零花錢,也不再無故向父母要錢了。親戚來看她帶的零食,她主動存放到老師那里。作為老師的小助手,她也常常告訴她的同學,拒絕零食,節約每一分錢。看到旁邊的王文濤同學學習困難,她主動承擔起做他的小幫手,小老師。上課時,她監督提醒王文濤注意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不懂得問題,侯玉麗及時給他講解。現在,在她的帶動下,王文濤的學習積極性高了,上課時也能積極發言了。看到他的進步,侯玉麗真的感覺很幸福。這時,她又想到了雷鋒的那句: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別人的愉快,當成自己的幸福!是啊!幫助別人,自己收獲了幸福。
同學的筆沒水了,她會主動借筆給同學使用;班里的衛生用具亂了,她一個人獨自默默地整理;同學生病了,她能及時給予關心和關照;在學習上,她能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習成績在班里一直保持優秀。
班上的值日生有事情請假時,她積極主動地替她們擦黑板、打掃教室。見到地上有垃圾或雜物,她就主動地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
她從來不拿這些事情來炫耀自己。老師表揚她時,她會笑笑說:“一點點的成績,不足掛齒,我還會繼續努力的。”
是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精神在時刻激勵著她,在她的身上閃閃發光,使她在茁壯的成長。他用自己的行動,為西村完小樹立起一面光輝的旗幟。
作為雷鋒文化名片,學校努力傳承雷鋒精神,深化學雷鋒活動與志愿服務的有機結合,致力打造雷鋒文化。我們認為:傳承雷鋒精神,打造“雷鋒文化”,能夠實現教育過程中的具有價值意義的生命享受;“學雷鋒”不只是做好事。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在于它在平凡與偉大、個人與社會、生活與理想之間找到了最佳結合點。
一、傳承雷鋒精神歷史回溯
XX年2月,雷鋒雕像落成典禮在洪高校園舉行,志愿服務團隊應運而生;
XX年3月,建起了xx省首個校園“雷鋒館”,雷鋒文化打造開始;
XX年,學校以雷鋒塑像為核心,投資建造了xx高中校園雷鋒廣場(占地4200平方米),可供近1000人參加活動;
XX年10月,雷鋒館被市委宣傳部授予“xx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校參觀團體絡繹不絕;
XX年3月:“感動xx人物”開始評選,“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在感動中浸潤靈魂”;
XX年5月:學校開啟“閃燈行動”,有私家車的老師和家長義務接送學生;
XX年3月:志愿服務隊被省委宣傳部授予“學雷鋒示范團隊”,雷鋒文化業已成為學雷鋒名片。
二、傳承雷鋒精神課程彰顯
自雷鋒館和雷鋒廣場建成之后,學校致力于傳承雷鋒精神的課程開發,雷鋒精神在洪高校園落地生根:教師們愛崗敬業,育人不倦,從生活、學習、心理各方面無私關愛每名學子;學生們刻苦專研,勤奮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學雷鋒活動”;學校開展諸如“學雷鋒”演講比賽、“雷鋒精神”辯論賽、“雷鋒之星”評比、“閃燈行動”等雷鋒精神傳承活動,
典型案例1:雷鋒館、雷鋒廣場、雷鋒塑像服務高中課程
學校利用雷鋒館、雷鋒廣場、雷鋒塑像等資源,將校本資源課程化,落實了校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就是滿足學生的需求,把課程設計與教學管理上都給學生留下空間,例如“雷鋒館”內容的更新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讓學生自主探究獲得資料和結論,再將學生的資料匯總成冊,從而形成了《仰望精神的星空》、《雷鋒精神研究》等校本課程。這樣給予學生課程主人的地位,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典型案例2:“感動xx人物”評選
XX年開啟的“感動洪高人物”評選活動,旨在挖掘身邊更多的優秀人物和感人事跡,弘揚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之美,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家在尋找感動的過程中,共享著感動,匯聚著力量,凝聚著人心,感召激勵xx人進一步形成踏實勤勉、進取圖強、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做新時代的雷鋒,共同譜寫著“共建和諧校園,共享品質教育”的美麗詩篇!
典型案例3:愛心傳遞——閃燈行動
XX年,由于學校周邊進行“城中村”改造,從xx大街到學校還有850米的距離,使老師同學每天進出時陷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的困境。為此,學校向有私家車的老師和家長倡議“閃燈行動”,每天進出“泥灰巷”時,車上有空位可以打開“雙閃燈”,示意同學們隨時可以搭上便車。
閃燈:閃亮的是告知,表明本車有空位,并且愿意幫助!
閃燈:閃亮的是關愛,這個世界不能沒有愛!
閃燈:閃亮的是低碳生活理念:車的利用率高些、地球的負擔就小些!
典型案例4:志愿團隊禮待四方,雷鋒精神蕩滌心靈
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最美麗的笑容就是充滿愛心的笑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就是充滿愛心的奉獻。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
十二年時光荏苒,學雷鋒志愿團隊從當初的xx名志愿者發展到如今x余人。他們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當代雷鋒精神,開展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動。志愿團隊的高中生們,在成長中無私奉獻,在奉獻中成長起來,體味人生的意義,書寫了洪山高中學雷鋒志愿團隊絢麗的青春華章:
XX年,志愿團隊與學校對口的x社區一起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志愿團隊的高中生們,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留守孩子們買來學習用品。
XX年3月,志愿團隊走進xx社區,宣傳雷鋒精神,倡導社區居民文明守禮,文明生活,為xx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貢獻力量。同年,志愿團隊與學校外教一起走上街頭,體驗環衛工勞動與生活。活動為《xx日報》、《都市報》、《金報》和《xx晚報》等爭相報道。
XX年3月,志愿團隊走進光谷,向市民發放“綠色生活,文明出行”倡議書,引導行人文明交通,倡導市民綠色出行,為xx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了自己的汗水。
三、傳承雷鋒精神價值凸現
在打造雷鋒文化的過程中,學校舉辦雷鋒精神流動展覽30多場次,吸引了省內外大批黨團組織、學校和各界人士來校指導學習,每年接待參觀的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外友人x人次左右,其中包括全國各地教育局長代表團、各地教育代表團、省內兄弟學校領導,在漢各個高校學子、區內中小學校師生、學校周邊社區居民,以及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新西蘭、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韓國等各國訪問團體。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xx日報、長江日報、xx晚報、都市報、晨報、金報、電視臺、教育電視臺、經視等幾十家媒體對其進行了突出報道。學校學雷鋒志愿團隊被省委授予“學雷鋒示范團隊”,學校評為“xx省學校文化建設先進單位”、“xx市有效德育先進單位”、“xx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面向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雷鋒文化感召時代精神。我們要在“學雷鋒、我行動”的實踐探索中找到更多激發人性光輝的燃點,在今后的實踐中為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長、更多的社會團體和更多的海內外各界人士提供“雷鋒文化”的學習和傳承的空間,讓更多的人成為雷鋒精神星火相傳的接力手,去點燃自己和他人絢爛而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