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業帶頭先進事跡材料
創業就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
先生從一個地方郵政局的普通職工到千萬身家,用了僅十年的時間。1997年從室內裝飾工程起步,經過艱苦的創業,企業規模不斷的發展,成立了武漢集團,現在集團下屬企業達數余家,投資涉及房地產開發、建筑裝飾工程、通信貿易、酒店管理、水電開發、生物科技等,截至底,集團企業總資產達到2億元以上。
一、創業之路——因勢制宜快速行動
九十年代,經濟改革的浪潮把一個年青人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個年青人憑自己良好的素質和驚人的膽識,搏擊風云,鑄就了不可磨滅的輝煌。他就是。
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身的價值,除了有過人的膽識外,就是要能敏銳的覺察到創業的時機和善于利用自身的資源。認識到在創業初始階段,最現實、最經濟、最有保障的發展,就是圍繞現有資源進行整合與延伸。有了資源才有生財點和增長點。
1993年從部隊復員到縣郵電局做一名普通的職工,由于不滿足于現狀,開始謀求創業,看到郵電局要裝修營業廳,就向局領導提出了承包營業廳裝修工程的想法,但是被領導否決了。在郵電系統鼓勵成立勞動服務公司創辦第三產業的整體氛圍下,主動放棄穩網定的工作,在局領導的支持下創辦了郵發裝飾公司。開始承接郵電系統內的裝飾工程,并以優良的質量獲得了局里的一致好評。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過去鼓勵讀書人發奮圖強的一句俗語。創業也是一樣,只有把勤勞當作一種資本,比別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才會取得更大的收獲。創業的艱辛只有自己能夠體會,為把握好商機,嚴把品種質量關,一人既是老板又是員工;既是會計又是出納;既是采購員又是材料員;既是質量監督員又是施工員,為了能按時保質完成工程,經常和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堅持了軍人所特有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的精神。每年約有二分之一的時間在火車、汽車上、旅館中和工地上度過的。
在家鄉闖出一片天地后,開始思考如何走出去,如何才能壯大自己的事業?經過認真的思考后,1997年放棄在家鄉優越的生活和較好的事業基礎,孤身一人來到武漢,在武漢承接了青島路中銀大廈的室內裝飾工程項目,但是由于業主資金組織的原因,工程剛剛進行就被迫停止,前期的大量投入均付之東流。但是并沒有氣餒,哪兒跌倒了就從哪兒站起來,99年又在武漢開起公司,這次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經朋友介紹和自身的實力,在武漢承接了中國銀行網點室內裝飾工程。隨后成立了武漢世紀星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通過兩年的艱苦努力,武漢世紀星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建設銀行在武漢網點裝飾的主要合作伙伴。并且業績開始向大型工程裝飾發展,先后承接了海口金燕賓館、天津海關大樓、武漢海關,山西汽車運輸集團交通大廈、省泰華大廈、省東湖大廈等幾十項大、中型建筑裝飾與設計工程,并依靠雄厚的設計力量、精湛的施工技術、先進的設備材料和全員的精品意識贏得了用戶的信賴和有關部門的好評,工程質量合格率100%,優良率90%以上,數項工程獲省、市優質工程獎。個人資產也達到數百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