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事跡
----春風化雨千山秀 辛勤耕耘碩果豐
xx鄉位于隆回、武岡和三縣交界處,自然條件比較艱苦,長期以來,由于受自然環境和落后觀念的影響和制約,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基礎設施薄弱,群眾貧困面廣。但作為人口較多、土地較少的農業鄉,近幾年來是“一年一個新氣象,三年面貌大變樣”。談起xx鄉這幾年的變化,群眾如數家珍,人們會驕傲地告訴你,他們有一個扎根十一年的好書記----梁。
以身作則 狠抓黨務
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梁對黨建工作有自己的深刻認識,他認為基層黨組織必須不斷地加強自身建設,使自己具備強大的號召力和執行力,才能成為人民群眾的“領頭人”。他擔任鄉黨委書記以后,首先狠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抓黨委班子建設,通過完善落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提高領導班子責任意識、思想作風和工作水平;二抓干部作風,提出在領導干部中樹立“維護大局、搶抓機遇、艱苦奮斗、清正廉潔、依法辦事、為民務實、真抓實干”良好風氣,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動了黨風、政風及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三抓制度化建設,結合xx鄉的實際制定了《xx鄉財務管理制度》、《xx鄉干部聯系村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有力推進各項工作開展;四抓工作創新,充分依托群眾工作站,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把矛盾處理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五抓督促檢查,堅持對全鄉各黨支部進行工作檢查和評比,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督促后進,表彰先進,在全鄉形成創先爭優的良好風氣。在梁帶領下,xx鄉的黨建工作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效,全鄉發展建設中涌現出許多先進黨組織、先進黨員和積極分子,大力推進了xx鄉的經濟社會發展。
科學發展 為民造福
為了切實幫助群眾尋找一條脫貧致富的發展路子,梁起早貪黑,帶領黨政班子成員,走遍了全鄉的山山水水、村村組組。經過深入開展鄉情調研,在廣泛征求班子成員意見和群眾建議的基礎上,全面分析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提出了“依托地理區域優勢,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推進新型工業和商貿物流、旅游業發展,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發展思路。
從實際出發,梁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沿楊鄧公路一線以蔬菜、水果種植和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山地以發展茶葉和林果基地為主,高山地帶以培育中藥材基地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模式,并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生豬是xx鄉的特色產品,肉質鮮嫩,肥而不膩,一直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梁帶領鄉黨委積極扶持邵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壩上村的生態園建設,并要求在公司建立黨支部,帶領群眾發展特色養殖。為擴大公司養殖規模,該公司在壩上村建立養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開展聯營。為免除群眾的后顧之憂,梁建議公司采取先免費提供豬種和飼料、在農戶把生豬飼養出欄后才結算的方式扶持農戶養殖,極大增強了農戶的致富信心,先后吸引農戶x多戶加入公司生豬養殖行列。到目前該公司已發展到存欄母豬x頭,肉豬x多頭,直接帶動群眾養殖生豬x多頭,每年為群眾帶來收入x多萬元。以生態園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生豬、生漆、油菜等產品,建成x畝冬季良種油菜高產示范片,年產油菜籽x噸,破刀村生漆生產基地新擴種面積x畝,形成較具效益的生產規模,年產生漆x公斤,形成農副產品“一村一品”的新格局,努力把打造成xx縣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
在發展特色種養產業的基礎上,梁認為要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和旅游資源做大做強商貿物流、旅游產業。xx鄉為、武岡和隆回三縣交界處,人員交往頻繁,是三縣經濟貿易的紐帶,有邵陽市最大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按照“培育大市場、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的思路,以地域優勢為平臺,以農貿交易市場為重要載體,打造成為及周邊縣域商貿物流聚散地,促進成為xx縣新的經濟增長極,逢4逢9趕集日農貿交易市場日交易金額達x多萬元,活躍了當地鄉域經濟。同時發揮白馬生態園旅游資源優勢,開發生態旅游。把白馬水庫區域定為旅游點,生態園是一種新型的旅游環境,既可以為游客提供優質的休閑娛樂服務,也可以直接向游客銷售農副產品,免去系列中轉環節的消費,增加收入。積極培育和打造一批農家樂莊園,提升休閑、娛樂和餐飲業服務水平,把旅游、餐飲業作為一項增加經濟總量、優化全鄉經濟結構的新興支柱產業來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