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經理事跡材料:用夢想照亮未來
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有夢想,有夢想的人生就會有未來,有夢想的人生就會有希望。一個人沒有夢想,那么他還會有些什么呢?夢想就是人的精神力量,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夢想!
——題記
人物簡介:陳x,廣東河源職業技術學校畢業,1997年7月10日入職,現為總公司msi經理,負責主持公司it方面全面工作。他做過普工,賣過電腦,最后加入。憑著一股在職場中的韌性和追求夢想的執著信念,帶領it團隊一路前行,用夢想照亮未來。
艱難求職路
1995年,陳生以全班計算機考核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河源職業技術學校順利畢業。當時,it產業的日新月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使陳生感覺自己十分幸運,他慶幸自己能生活在這個偉大時代的交匯點。站在這個交匯點上,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就職業生涯方向而言,未來數十年的生活很可能就是圍繞著信息科技展開,it產業在全球都是保持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態勢,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誰與it牽手,誰就離成功接近。因此,在未來數十年從事it方面的工作成了他的職業定位,也是他孜孜以求的夢想。
陳生剛從職校畢業時,和多數求職者的經歷一樣,為了找到一份工作,常常頂著烈日四處奔波,他跑過惠州、珠海、深圳等地。在惠州時,進了一家工廠做普工,辛苦工作了一個半月,在結算工資時,老板反而說扣除生活費后還欠他50塊錢。就這樣,他一分錢的工資都沒有拿到,就從惠州轉到了寶安,臨時在一個電腦培訓部找到一份做老師的工作。他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鼓勵學生發揚其優點,從而激發他們內在的發展潛能。他賞識每一位學生的長處,肯定他們學習過程中的細微進步,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有快樂的體驗,在掌握電腦知識的同時,也也鼓勵學生在運用過程中要表現出自己的長處,并不斷增強每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現在陳生回憶起來,在艱苦的求職日子里,這段做培訓老師的經歷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讓他度過了許多開心快樂的時光。但是,做電腦培訓老師只是一個過渡,是在求職路上累了時的一次小憩,離自己心中的夢想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因此,半年后,他又懷揣夢想去了珠海,想讓現實與理想更接近一點。某些時候,現實與理想就是兩條不可相交的平行線,許多人就是在這樣的時候放棄了對理想的追求。而陳生卻沒有,他知道自己要做好準備,耐心等待,機會常常會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他在珠海暫時進了一家印刷廠搞激光照排、出菲林等工作。在這里,他的師傅不僅教會了他先進的印刷技術,還教會了他photoshop等平面設計軟件的運用。同時,陳生在印刷廠里面也結識了不少朋友,有一個人同事叫阿明,他是珠海本地人,當了解到陳生的理想是希望從事it方面的工作后,就介紹他進了一家計算機公司工作,負責組裝電腦。自此,陳生算是真正接觸了it,在這家計算機公司,他也逐漸掌握了網絡技術。但是,這份工作做得非常辛苦,由于公司人手有限,他一個人每天要搬著電腦在公司上下進出,要以很快的速度將電腦組裝完整后交給客戶。到了96年春節,由于女朋友在寶安,陳生放棄了珠海的工作,再次回到寶安,也同樣在一家計算機公司找了一份組裝電腦的工作。
在日子
陳生在寶安那家計算機公司工作時,認識了老家的一個人,陳生的這位老鄉與老符生是多年的朋友。在與陳生接觸中,他被那份追求理想的執著信念所感動,就介紹他到工作。1997年,沙頭廠建廠不久,沙頭在寶安來說算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陳生坐了一輛摩的一路風塵趕到沙頭廠見工時,感覺就兩個字——偏僻,同時也懷疑自己在這樣偏僻的一個公司工作是否有前途?到了公司后,老符生與小符生兩個人一起對他進行了面試,并告訴他,it的一個員工將在一個星期后離職,希望他能盡快接手it方面的所有工作。當時,陳生很擔心自己接不下這份工作,但由于那份對it工作的摯愛,他留了下來。
陳生走進到第一感覺是老板好,這樣,他那顆忐忑的心稍稍有點安定。在整過面試過程中,老符生始終是那么平易近人,說話不像是一位老板,更像是一位語重心長的長者。進來幾天后,他感覺沙頭一切都好。當時公司飯堂有個老阿公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位老阿公看到有新進的員工去吃飯就會主動打招呼,讓新員工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感覺心里暖暖的。同時,公司其他人也會常常過問新員工是否吃得好,住得習慣,工作、生活上是否有困難等。陳生對公司的一切都很滿意,他很感激公司給他提供了一個實現自己理想的平臺,所以,在工作中也非常努力,他把這份感激完全化為力量傾注到日常的工作中。陳生覺得,每個人在青年時期都會有夢想,但實現夢想是需要付出和打拼的。進入公司三個月后,陳生在it方面的能力逐漸表現出來,并深得公司領導與同事的賞識。此后不久,陳生在職業技術學校的同學付方賢先生也進入到公司,他們兩對與其他公司不一樣的文化非常認同,兩個人在工作上也配合默契,一個負責硬件和網絡,一個負責顯存器。現在沙頭廠用的網線都是那個時候由他們兩人拉起來的。有一次拉網線時,由于兩人都埋頭于工作中,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12:30,他們才發現早已過了下班時間。同時,他們在工作中也重視技術積累,注重創新的工作方法。他們兩人當時一起寫的系統,有的系統經過十多年后,現在仍然在使用。后來,當公司的網絡相對穩定后,他們又轉向了系統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