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少先隊志愿輔導員事跡材料5篇
潛心于善舉 匯成愛的海洋
女 漢 1973.11 群眾 本科
第三小學校外輔導員
參加志愿活動4年多來,一直活躍于公益舞臺,積極參與城區第三小學校“紅領巾示范學校”創建,敦仁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組織志愿者參與志愿活動、引導社會資源關注少先隊活動。徹合學校實際,開展少先隊活動。
組織開展“木遇劇巡演”,愛心“手拉手”,“七彩課堂”“愛心圓夢”等一系列少先隊活動。組建支教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活動。為將活動帶入到員工及志愿者隊伍中,帶頭支助了xx鎮中心小學校、姐弟倆。結合當地社區實際情況,開展重慶木偶劇場新春巡演,邀請消防支隊開展社區安全自護課堂教育,組織志愿者教授孩子們學習營養早餐等系列活動。
契合社會熱點,開展志愿活動。帶領的安利志愿隊伍已達216人,志愿服務共計6638小時數。
帶領安利志愿者隊伍先后獲得“涪陵區優秀青年志愿者組織”、“涪陵區志愿者工作先進集體”、區“十佳青年文明號”、市“青年文明號”、“重慶市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
奉獻青春無怨無悔
女 漢 1951.5 黨員 大專
xx區街道調研員(已退休)
一朝共青人 一生共青情
她從事少先隊、共青團、民政、老年等社會事務工作40多年,她奉獻青春無怨無悔,熱愛、關心、支持少先隊教育工作,主動學習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富有創新意識,積極主動參加少先隊的活動,具有竭誠為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退休后,擔任區老共青團工作者聯誼會會長,重慶市青少年教育協會會員,區老體協常務副主席,機關黨支部書記等職,熱心社會公益活動。
在擔任區老共青團區第六屆、七屆少工委委員中,繼續關心關注少先隊事業的發展。曾經獲得市優秀輔導員;市第二屆十佳愛心使者;市先進工作者。
留守兒童的當家人
男 漢 1970. 11 黨員 碩士
xx鎮黨委書記
大力支持地方教育事業,傾情關懷少先隊員特別是留守兒童成長,不斷改善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條件,多次到學校調研指導寄宿制學校建設、留守兒童輔導、學校周邊安全等工作。
堅持每個月抽出半天時間到學校輔導學生,兩年來親臨課堂一線輔導學生20余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教育少先隊員,通過講歷史、講黨史、講故事、心理輔導、開展義務勞動、指導學生作業等多種形式,激發少先隊員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培養他們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品質,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做好表率,真誠關懷留守兒童。支持成立了全市首個留守兒童藝術團,在文化站設置排練室供留守兒童藝術團訓練,由鎮財政每年撥出5萬元經費支持其運行。藝術團先后參加重慶衛視天天紅歌會、市慶祝建黨90周年、中央文明辦“童心向黨”等重要活動,獲得了有關方面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為了使遺憾不再重復
男 漢 1969.6 黨員 大學
xx區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
多年來堅持送法進校園,通過上法制課的形式,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源頭預防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發生。
積極投身城鄉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建設,先后為xx中學、xx中學、xx小學、工讀學校、xx職業教育中心等學校上法制課十余次,聽課學生2萬余人次,其中30%為14歲以下少年。他的法制課受到學生、家長、老師的好評和歡迎。積極主動參與和組織少先隊活動,活動富有特色,具有竭誠為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深受少年兒童、老師和家長的歡迎和愛戴,在區內有很好的社會影響。
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維權工作中業績突出。法制課受到學生、家長、老師的好評和歡迎。
讓花園里每一朵花都安全地開放
男 漢 1972.09 黨員 本科
交巡警支隊副支隊長
xx年至今,該同志一直擔任紅旗小學xx級6班的校外輔導員。
與消防部隊聯系,定期讓孩子們去一線與交警、消防官兵生活,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社會給予他們的關愛,架起了一座座學生與社會溝通的橋梁。
學校,仿佛成了他的第二個家,他心里常裝著成千兒女的安全,不是教師勝似教師。他說:花園里每一朵花都應像自己的女兒一樣安全地開放。多次到班級、學校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演練并積極為學校學生安全出行出謀劃策,xx年被評為學校優秀課外輔導員。
該同志多年來始終與班級、學校保持密切聯系,是學校的總課外輔導員之一。xx年,該同志被評為市十佳交巡警,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