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任事跡材料
,xx年6月出生,xx年1月參加工作,現任xx縣就業服務局托管中心主任。三十多年來,一直奮戰在工會和勞動人事代理托管服務崗位上,具有豐富的服務管理經驗,為做好社會管理工作,服務廣大職工群眾、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后榮獲全市就業服務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市勞動保障系統先進工作者、縣優秀工會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在連續任四屆縣政協委員期間,多次被評為“優秀提案委員”,其業績入選《政協委員風采錄》。
一、 奉獻從供銷社開始,做職工“貼心人”
從1997年任縣供銷社人事教育科長之日起,就與在崗職工的人事勞動與退休職工養老保險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理念,以服務職工為己任,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服務形象,努力為職工提供優質服務,被大家譽為職工的“貼心人”。
當時,全縣供銷系統離休老職工與退休職工養老金統籌底數不清,特別是一些下崗職工養老金的收繳、結算、核對等工作存在一些問題。為澄清底數、規范管理,他精心設計了10多套表,騎摩托車跑遍了各基層社,連續工作40多天建立起統一規范的新帳。隨著下崗職工的增多,下崗職工養老金收繳成了一大難點,XX年底,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對全系統統籌養老金進行排查摸底。由于職工在外打工和自謀職業占到70%,給摸查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他就不辭辛苦、不怕麻煩,利用電話或親戚關系通知找人,大干40天完成了460多人的摸查任務,建立起了新臺賬,補交養老金300多萬元,為理順縣社系統養老金統籌奠定了基礎,也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XX年,原鄧油坊供銷批發站離休老干部張郎頭,離休后到內蒙古通遼市居住,因患小腦萎縮行走不便,他代表縣社登門送去醫藥費和拖欠養老金7000多元,使全家人十分感動。再如,原縣社機關離休老干部王文魁,聽說調到縣就業服務局后,不顧患有腦癱病癥,讓老伴推著輪椅先后四次去門房找他敘述感激之情。據不完全統計,家訪離休老干部20多人次。
二、奉獻在托管中延伸,做群眾“知心人”
XX年5月,調任縣就業服務局托管中心主任。托管中心,即勞動人事代理,主要負責全縣改制企業職工養老金收繳、工齡連續、出據勞動關系、黨團關系、養老關系轉移、退休人員手續辦理等。這是黨和政府惠及民生的重要窗口,直接面對廣大職工群眾,事關職工切實利益、關乎社會穩定大局。作為主任,他深知責任重大,將自己的責任、熱情、智慧和心血無私奉獻在服務民生事業上,做職工群眾的“知心人”。
近年來,隨著社會養老體制的逐步建立,托管中心負責全縣2600多人的養老金統籌工作,其中企業失業人員1000多名、自由職業者1500多名。這兩種人涉及養老金收繳、工齡連續、證明收集等,工作難度大、服務對象多。他積極落實相關政策,認真跑辦各類手續,自行車就是他的代辦工具,從無怨言、默默奉獻。為了把工作做扎實,讓職工群眾滿意、領導放心,他針對退休人員涉及連續工齡問題,根據固定工、學徒工、長臨工三種類型,特別是固定工中的學徒工、長臨工,部分檔案中沒有記載。這些人急著連工齡,情緒都很激動,但又拿不出真憑實據,面對這種情況,他一方面耐心做解疑釋惑工作,一方面聯系相關部門幫助查找原始記錄。如,一名職工當年父親被打成“右派”,按政策規定16歲隨父下鄉期間應該連續工齡,可檔案沒有記載。就積極幫他想辦法,最后通過統戰部找到了依據,連續了工齡。原鞋廠職工李重生退休時,三年學徒工找不到有關資料,幫他從縣檔案局查到了資料。還有固定工中的長臨工,辦轉工手續沒有“長臨工”的時段記載,企業破產后無據可查。如,原螢石礦就涉及到10多人,工齡不好連續、情緒不好穩定。最后,從原經委的職工花名表上,找到這些人的名單,給辦理了連續工齡手續,他們激動地說:“你真是我們的知心人啊!”